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用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關節腔積液抽取及藥物注射二合一的注射器。
背景技術:
骨關節炎或其他關節炎有關節腔積液時為明確診斷需要抽液檢查化驗,且大多數患者需要同時藥物注射、關節腔內封閉等治療。在這些操作中,通常是針頭留置在內,通過手動更換不同的針筒以減少重復創傷刺激,這種方法在操作的過程中容易出現關節液漏出、外界空氣進入、藥物流出、針筒接口污染等問題,還有的是通過連續扎兩針的方法來進行,大大的增加了患者痛苦及感染風險。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關節腔積液抽取及藥物注射二合一的注射器,它能有效地解決背景技術中所存在的問題。
為了解決背景技術中所存在的問題,它包含第一針筒1和第二針筒2,所述第一針筒1的端部設置有與其旋接配合的第一定位套3,第二針筒2的端部設置有與其旋接配合的第二定位套4,所述第一定位套3和第二定位套4的端部分別通過軟管5經過閥門6與針頭7相連。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簡化了操作步驟,能夠有效的避免關節液漏出、外界空氣進入、藥物流出、針筒接口污染等問題,大大了減少了患者的痛苦及感染風險。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下面將結合附圖對實施例作簡單的介紹。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參看圖1,本具體實施方式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它包含第一針筒1和第二針筒2,所述第一針筒1的端部設置有與其旋接配合的第一定位套3,第二針筒2的端部設置有與其旋接配合的第二定位套4,所述第一定位套3和第二定位套4的端部分別通過軟管5經過閥門6與針頭7相連。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具體實施方式中技術方案的使用方法及其原理進行進一步的闡述:
使用時,先在第二針筒2內吸入治療用的藥物,將針頭7買入到關節腔內,先利用第一針筒1從關節腔內抽取關節積液,當抽取完成后,立即關閉閥門6,將積液取出,換上新的針筒,換好后,打開閥門6,利用第二針筒2向關節腔內注射藥物,注射完成后關閉閥門6,取出針頭7即可。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本具體實施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簡化了操作步驟,能夠有效的避免關節液漏出、外界空氣進入、藥物流出、針筒接口污染等問題,大大了減少了患者的痛苦及感染風險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