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心臟輔助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501005閱讀:394來源:國知局
心臟輔助裝置的制作方法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心臟輔助裝置。



背景技術:

“主動脈內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作為一種臨時性心臟輔助裝置,廣泛應用于臨床,主要用于患者在進行心臟外科術后出現的低心排綜合癥或急性心肌梗塞,以增加冠脈血供,降低心臟氧耗,達到氧供與氧需的平衡。其工作原理為:在心臟收縮期,球囊回縮,左心室后負荷下降,減輕心臟耗氧量;在心臟舒張期,球囊膨脹,提高舒張壓,增加冠脈血供,從而增加心臟氧供。但是,就嚴格的意義來說,IABP并不能稱為心臟輔助裝置(尤其是左心輔助裝置),IABP球囊的膨脹導致血流雙向運動,在改善冠脈灌注方面有出色的表現,但不能形成生理性單向血流,因此在輔助心臟做功方面,效率較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用于輔助心臟做功的心臟輔助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提供一種心臟輔助裝置,包括:

彼此獨立的第一球囊、第二球囊和第三球囊,所述第一球囊與所述第三球囊之間形成中間腔,所述第二球囊置于所述中間腔內;

彼此獨立的第一氣管、第二氣管和第三氣管,所述第一氣管的一端連通所述第一球囊,所述第二氣管的一端連通所述第二球囊,所述第三氣管的一端連通所述第三球囊;

第一驅動裝置,所述第一驅動裝置連接所述第一氣管的另一端,用以對所述第一球囊充氣或抽氣,使所述第一球囊膨脹或收縮;

第二驅動裝置,所述第二驅動裝置連接所述第二氣管的另一端,用以對所述第二球囊充氣或抽氣,使所述第二球囊膨脹或收縮;

第三驅動裝置,所述第三驅動裝置連接所述第三氣管的另一端,用以對所述第三球囊充氣或抽氣,使所述第三球囊膨脹或收縮;及

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驅動裝置、所述第二驅動裝置以及所述第三驅動裝置,使所述心臟輔助裝置循環實現第一狀態和第二狀態,所述第一狀態為所述第一球囊和所述第二球囊收縮、所述第三球囊膨脹,流體流入所述中間腔,所述第二狀態為所述第一球囊膨脹、所述第三球囊膨脹或收縮、所述第二球囊逐漸膨脹以推動所述流體流出所述中間腔。

其中,所述心臟輔助裝置還包括:

第一導管,所述第一導管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球囊遠離所述第二球囊的一側;

第二導管,所述第二導管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球囊與所述第二球囊之間或者所述第二球囊與所述第三球囊之間;

第三導管,所述第三導管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三球囊遠離所述第二球囊的一側;

第一測壓裝置,所述第一測壓裝置連接所述第一導管的另一端,用以檢測所述第一導管的一端的壓力;

第二測壓裝置,所述第二測壓裝置連接所述第二導管的另一端,用以檢測所述第二導管的一端的壓力;及

第三測壓裝置,所述第三測壓裝置連接所述第三導管的另一端,用以檢測所述第一導管的一端的壓力;

所述第一測壓裝置、所述第二測壓裝置以及所述第三測壓裝置均連接所述控制裝置。

其中,所述心臟輔助裝置還包括中心管,所述第一球囊、所述第二球囊和所述第三球囊各自圍繞所述中心管設置,所述第一氣管、所述第二氣管、所述第三氣管、所述第一導管、所述第二導管以及所述第三導管均設置在所述中心管的內部。

其中,所述第一球囊在第一方向上的長度為第一長度,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中心管的軸線,所述第一球囊在第二方向上的外徑長度為第一外徑,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外徑大于所述第一長度;

所述第二球囊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長度為第二長度,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外徑長度為第二外徑,所述第二外徑小于所述第二長度;

所述第三球囊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長度為第三長度,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外徑長度為第三外徑,所述第三外徑大于所述第三長度。

其中,所述第一長度大于等于3mm且小于等于10mm,所述第一外徑大于等于10mm且小于等于25mm;

所述第二長度大于等于200mm且小于等于350mm,所述第二外徑大于等于10mm且小于等于25mm;

所述第三長度大于等于3mm且小于等于10mm,所述第三外徑大于等于10mm且小于等于25mm。

其中,所述中心管的外表面設置顯影線,所述顯影線沿所述中心管的軸線方向延伸。

其中,所述中心管開設有彼此獨立的多個連通孔,所述第一氣管的一端、所述第二氣管的一端、所述第三氣管的一端、所述第一導管的一端、所述第二導管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三導管的一端一一對應地固定至所述多個連通孔。

其中,所述中心管開設有相互獨立的多個通孔,所述第一氣管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氣管的另一端、所述第三氣管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導管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導管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三導管的另一端一一對應地穿過所述多個通孔。

其中,所述第一驅動裝置包括相連接的第一氣泵和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氣泵連接所述第一氣管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控制器連接所述控制裝置,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以控制所述第一氣泵提供的充氣量或抽氣量;

所述第二驅動裝置包括相連接的第二氣泵和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氣泵連接所述第二氣管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控制器連接所述控制裝置,所述第二控制器用以控制所述第二氣泵提供的充氣量或抽氣量;

所述第三驅動裝置包括相連接的第三氣泵和第三控制器,所述第三氣泵連接所述第三氣管的另一端,所述第三控制器連接所述控制裝置,所述第三控制器用以控制所述第三氣泵提供的充氣量或抽氣量。

其中,所述控制裝置包括處理器,所述處理器接收、處理所述第一測壓裝置形成的第一壓力值、所述第二測壓裝置形成的第二壓力值以及所述第三測壓裝置形成的第三壓力值,并形成控制信號;

所述信號處理裝置傳送所述控制信號至所述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以及所述第三控制器,用以調節所述第一球囊、所述第二球囊和所述第三球囊內的氣體體積相較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所述心臟輔助裝置通過所述第一球囊、所述第二球囊以及所述第三球囊的配合動作,使所述心臟輔助裝置循環實現第一狀態和第二狀態,進而輔助患者自體心臟完成以下動作:患者血液自其心臟(通常為左心室)流向所述中間腔,而后由所述第二球囊的膨脹動作提供血液流動的動力,使所述中間腔內的血液繼續流向患者身體的其他部位。簡而言之,患者自體心臟(通常為左心室)提供第一動力使血液自其心臟流向所述中間腔,所述心臟輔助裝置提供第二動力使所述中間腔內的血液繼續流向患者身體的其他部位,患者自體心臟與所述心臟輔助裝置循環地依次做功,以使患者體內的血液進行正常地循環流動。因此,本實施例所述心臟輔助裝置可以輔助患者心臟進行做功,避免產生由于患者自體心臟做功的不足而產生患者身體的其他部分得不到充足血供的問題。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如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心臟輔助裝置的正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心臟輔助裝置的后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心臟輔助裝置的部分結構安裝至患者動脈內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心臟輔助裝置的中心管的正視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4所示中心管的C-C處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心臟輔助裝置的中心管的仰視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心臟輔助裝置的部分信號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一并參閱圖1至圖3、圖5以及圖7,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心臟輔助裝置,包括:彼此獨立的第一球囊1、第二球囊2和第三球囊3,彼此獨立的第一氣管41、第二氣管42和第三氣管43,第一驅動裝置11、第二驅動裝置12、第三驅動裝置13以及控制裝置6。其中,所述第一球囊1與所述第三球囊3之間形成中間腔20,所述第二球囊置于所述中間腔20內。所述第一氣管41的一端411連通所述第一球囊1,所述第二氣管42的一端421連通所述第二球囊2,所述第三氣管43的一端431連通所述第三球囊3。所述第一驅動裝置11連接所述第一氣管41的另一端412,用以對所述第一球囊1充氣或抽氣,使所述第一球囊1膨脹或收縮;所述第二驅動裝置12連接所述第二氣管42的另一端422,用以對所述第二球囊2充氣或抽氣,使所述第二球囊2膨脹或收縮;所述第三驅動裝置13連接所述第三氣管43的另一端432,用以對所述第三球囊3充氣或抽氣,使所述第三球囊3膨脹或收縮。所述控制裝置6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驅動裝置11、所述第二驅動裝置12以及所述第三驅動裝置13,使所述心臟輔助裝置循環實現第一狀態和第二狀態,所述第一狀態為所述第一球囊1和所述第二球囊2收縮、所述第三球囊3膨脹,流體流入所述中間腔20,所述第二狀態為所述第一球囊1膨脹、所述第三球囊1膨脹或收縮、所述第二球囊2逐漸膨脹以推動所述流體流出所述中間腔20。

具體而言,當本實施例所述心臟輔助裝置使用時,所述第一球囊1、所述第二球囊2以及所述第三球囊3安裝至患者的主動脈100內,所述第一球囊1靠近患者心臟設置、所述第三球囊3遠離患者心臟設置,所述第二球囊2置于所述第一球囊1與所述第三球囊3之間,且所述第一球囊1與所述第三球囊3在膨脹狀態下均可隔斷主動脈100內的流道,并形成靠近心臟的近心腔101、遠離心臟的遠心腔103以及所述近心腔101與所述遠心腔103之間的過渡腔102(此時,所述過渡腔102即為所述中間腔20),所述第一球囊1收縮時,所述近心腔101連通所述過渡腔102,所述第三球囊3收縮時,所述遠心腔103連通所述過渡腔102。所述第一氣管41、所述第二氣管42和所述第三氣管43自患者體內延伸到患者體外,所述第一驅動裝置11、所述第二驅動裝置12以及所述第三驅動裝置13放置于患者體外,一一對應地對所述第一球囊1、所述第二球囊2以及所述第三球囊3充氣或抽氣。所述控制裝置6也置于患者體外,連接并控制所述第一驅動裝置11、所述第二驅動裝置12以及所述第三驅動裝置13,使所述心臟輔助裝置循環實現第一狀態和第二狀態,所述第一狀態為所述第一球囊1和所述第二球囊2收縮、所述第三球囊3膨脹,流體流入所述過渡腔102(也即所述中間腔20),所述第二狀態為所述第一球囊1膨脹、所述第三球囊3膨脹或收縮、所述第二球囊2逐漸膨脹以推動所述流體流出所述過渡腔102(也即所述中間腔20)。

舉例而言:本實施例所述心臟輔助裝置配合患者自體心臟的心動周期進行工作。當心臟開始收縮時,所述心臟輔助裝置處于所述第一狀態:所述第三球囊3保持膨脹狀態以隔斷所述過渡腔102和所述遠心腔103,所述第一球囊1與所述第二球囊2逐漸縮小(防止因過快縮小而導致非心臟血液的逆向流動、例如頭部血液),使心臟(通常為左心室)流出的血液流經所述近心腔101后逐漸進入所述過渡腔102。當心臟收縮結束后,所述心臟輔助裝置處于所述第二狀態:所述第一球囊1膨脹以隔斷所述近心腔101以及所述過渡腔102,所述第二球囊2逐漸膨脹以使所述過渡腔102內的血液流出。此時,如果所述第三球囊3保持膨脹狀態,則所述過渡腔102內的血液流向連通所述過渡腔102的血管;如果所述第三球囊3收縮,則所述過渡腔102內的血液部分流向連通所述過渡腔102的血管、部分流向連通所述遠心腔103的血管,因此可以通過控制所述第三球囊3的動作時間和狀態來調節所述過渡腔102內的血液的分配情況。以上即為所述心臟輔助裝置的一個工作周期的動作,依此不斷循環實現所述第一狀態和所述第二狀態。

綜上所述,本實施例所述心臟輔助裝置通過所述第一球囊1、所述第二球囊2以及所述第三球囊3的配合動作,使所述心臟輔助裝置循環實現第一狀態和第二狀態,進而輔助患者自體心臟完成以下動作:患者血液自其心臟(通常為左心室)流向所述過渡腔102(也即所述中間腔20),而后由所述第二球囊2的膨脹動作提供血液流動的動力,使所述過渡腔102(也即所述中間腔20)內的血液繼續流向患者身體的其他部位。簡而言之,患者自體心臟(通常為左心室)提供第一動力使血液自其心臟流向所述過渡腔102(也即所述中間腔20),所述心臟輔助裝置提供第二動力使所述過渡腔102(也即所述中間腔20)內的血液繼續流向患者身體的其他部位,患者自體心臟與所述心臟輔助裝置循環地依次做功,以使患者體內的血液進行正常地循環流動。因此,本實施例所述心臟輔助裝置可以輔助患者心臟進行做功,避免產生由于患者自體心臟做功的不足而產生患者身體的其他部分得不到充足血供的問題。

進一步地,所述心臟輔助裝置還可以包括第三狀態,所述第三狀態處于所述第二狀態與所述第一狀態之間,所述第三狀態為:當所述第二球囊2完全膨脹后,所述第三球囊3完全膨脹,此時所述第一球囊1仍保持膨脹狀態,使所述近心腔101保持較高和較長時間的高舒張壓狀態,以保證心肌血供。所述第一狀態、所述第二狀態以及所述第三狀態共同形成所述心臟輔助裝置的一個工作周期。

應當理解的是,本實施例所述心臟輔助裝置主要用于輔助患者的左心室進行做功,因此本實施例所述心臟輔助裝置也可稱為左心輔助裝置。

同時,應當注意到,本實施例所述心臟輔助裝置在輔助患者心臟做功時,不僅可以進行部分輔助,當患者的左心室無法做功時,也可以進行完全輔助。具體地說:如果患者的心臟可以進行部分做功,當心臟開始收縮時,所述心臟收縮的正壓(主要動力)和所述第二球囊2收縮后產生的負壓(輔助動力)同時使心臟內血液流向所述過渡腔102,所述心臟輔助裝置進行部分輔助;如果患者的心臟無法進行做功,當心臟開始收縮時,所述第二球囊2收縮后產生的負壓(主要動力)使心臟內血液流向所述過渡腔102,所述心臟輔助裝置進行完全輔助。當所述心臟輔助裝置進行完全輔助時,應當使所述第二球囊2的可膨脹或收縮的體積盡可能地大,使其做功越大。

當然,本實施例所述心臟輔助裝置也可以完成類似于現有技術中主動脈100內球囊反搏裝置的動作,以增加冠脈血供,降低心臟氧耗,達到氧供與氧需的平衡。例如:在心臟收縮期,所述第一球囊1、所述第二球囊2以及所述第三球囊3均保持收縮狀態,左心室后負荷下降,減輕心臟耗氧量;在心臟舒張期,所述第一球囊1膨脹,提高所述近心腔101處舒張壓,增加冠脈血供,從而增加心臟氧供。進一步的,所述心臟輔助裝置也可以交替地進行輔助心臟做功和增加冠脈血供的動作。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驅動裝置11、第二驅動裝置12以及第三驅動裝置13的充氣動作和充氣量是可以按照比例進行調節的,也即所述第一球囊1、所述第二球囊2以及所述第三球囊3的收縮或膨脹動作均可以是完全的或者部分的。所述近心腔101、所述過渡腔102與所述遠心腔103之間的連通關系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實施例所述情況,可以通過調節所述第一球囊1、所述第二球囊2以及所述第三球囊3在患者體內的安裝位置,以及所述近心腔101、所述過渡腔102與所述遠心腔103之間的連通關系(也即所述第一球囊1、所述第二球囊2以及所述第三球囊3的收縮或膨脹動作),使得所述心臟輔助裝置能夠適用于不同的患者的各身體部位的血供需求情況。例如,可以通過調節所述第二球囊2與所述第三球囊3的位置,使患者的腎和腹腔臟器連通所述過渡腔102,患者的下肢連通所述遠心腔103,通過調節所述第三球囊3的膨脹時間點和膨脹程度,以適當犧牲下肢血供,換取腎血供和腹腔臟器血供的保證。

進一步地,請一并參考圖1至圖5和圖7,所述心臟輔助裝置還包括:第一導管44、第二導管45、第三導管46、第一測壓裝置51、第二測壓裝置52以及第三測壓裝置53。其中,所述第一導管44的一端441位于所述第一球囊1遠離所述第二球囊2的一側,也即所述第一導管44的一端441位于所述近心腔101,使所述第一導管44連通所述近心腔101;所述第二導管45的一端451位于所述第一球囊1與所述第二球囊2之間或者所述第二球囊2與所述第三球囊3之間,也即所述第二導管45的一端451位于所述過渡腔102,使所述第二導管45連通所述過渡腔102;所述第三導管46的一端461位于所述第三球囊3遠離所述第二球囊2的一側,也即所述第三導管46的一端461位于所述遠心腔103,使所述第三導管46連通所述遠心腔103。同時,所述第一測壓裝置51連接所述第一導管44的另一端442,用以檢測所述第一導管44的一端441的壓力,也即通過所述第一導管44檢測所述近心腔101的壓力;所述第二測壓裝置52連接所述第二導管45的另一端452,用以檢測所述第二導管45的一端451的壓力,也即通過所述第二導管45檢測所述過渡腔102的壓力;所述第三測壓裝置53連接所述第三導管46的另一端462,用以檢測所述第一導管44的一端441的壓力,也即通過所述第三導管46檢測所述遠心腔103的壓力。所述第一測壓裝置51、所述第二測壓裝置52以及所述第二測壓裝置52均連接所述控制裝置6,以傳遞對應的數據信號給所述控制裝置6。

本實施例所述心臟輔助裝置可以檢測所述近心腔101、所述過渡腔102以及所述遠心腔103的血液壓力,從而提供數據以輔助控制所述第一驅動裝置11、所述第二驅動裝置12以及所述第三驅動裝置13的動作,使所述第一球囊1、所述第二球囊2以及所述第三球囊3的配合動作(膨脹或收縮)能夠滿足患者的具體需求,得到實時跟蹤與反饋。

進一步地,請一并參閱圖1至圖5,所述心臟輔助裝置還包括中心管4,所述第一球囊1、所述第二球囊2和所述第三球囊3各自圍繞所述中心管4設置,所述第一氣管41、所述第二氣管42、所述第三氣管43、所述第一導管44、所述第二導管45以及所述第三導管46均設置在所述中心管4的內部。上述結構的位置關系使得所述第一球囊1、所述第二球囊2和所述第三球囊3的膨脹或收縮動作靈敏且平穩,同時所述第一測壓裝置51、所述第二測壓裝置52以及所述第三測壓裝置53能夠得到較為準確的檢測數據。

應當理解的是,所述第一氣管41、所述第二氣管42、所述第三氣管43、所述第一導管44、所述第二導管45以及所述第三導管46可以由所述中心管4的不同腔室形成(如圖5所示),也可以是由多個管子插入所述中心管4形成。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氣管41、所述第二氣管42、所述第三氣管43、所述第一導管44、所述第二導管45以及所述第三導管46的形狀包括但不限于圓形、橢圓形、方形、扇形等。

進一步地,請一并參閱圖1和圖2,所述第一球囊1在第一方向X上的長度為第一長度L1,所述第一方向X平行于所述中心管4的軸線40,所述第一球囊1在第二方向Y上的外徑長度為第一外徑D1,所述第二方向Y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X,所述第一外徑D1大于所述第一長度L1。所述第二球囊2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的長度為第二長度L2,且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的外徑長度為第二外徑D2,所述第二外徑D2小于所述第二長度L2。所述第三球囊3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的長度為第三長度L3,且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的外徑長度為第三外徑D3,所述第三外徑D3大于所述第三長度L3。也即,所述第一球囊1與所述第三球囊3大致呈扁平囊狀,主要起到一個類似閥門的作用,以阻斷或者連通所述近心腔101與所述過渡腔102、所述遠心腔103與所述過渡腔102;所述第二球囊2大致呈圓柱狀,所述膨脹或者收縮的體積較大,以使所述過渡腔102可以容納更多血液,使所述心臟輔助裝置做功更大、效率更高。

舉例而言,所述第一球囊1的所述第一長度L1大于等于3mm且小于等于10mm,所述第一外徑D1大于等于10mm且小于等于25mm。所述第二球囊2的所述第二長度L2大于等于200mm且小于等于350mm,所述第二外徑D2大于等于10mm且小于等于25mm。所述第三球囊3的所述第三長度L3大于等于3mm且小于等于10mm,所述第三外徑D3大于等于10mm且小于等于25mm。

進一步地,請參閱圖4,所述中心管4的外表面設置顯影線47,所述顯影線47沿所述中心管4的軸線40的方向延伸。舉例而言,所述中心管4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面401和第二面402以及連接所述第一面401和所述第二面402的管壁405。所述管壁405的外表面設置顯影線47,所述顯影線47自所述第一面401延伸至所述第二面402。所述顯影線47為X光顯影線,使所述第一球囊1、所述第二球囊2以及所述第三球囊3的位置可以通過X光片或透視得到確定。優選的,可以所述顯影線47進行不同寬度的分段顯示,從而進一步區分置于患者體內的所述心臟輔助裝置的各部分的位置。

進一步地,請一并參閱圖1、圖2、圖4和圖6,所述中心管4開設有多個連通孔403和多個通孔404,所述第一氣管41的一端411、所述第二氣管42的一端421、所述第三氣管43的一端431、所述第一導管44的一端441、所述第二導管45的一端451以及所述第三導管46的一端461一一對應地固定至所述多個連通孔403。所述第一氣管41的另一端412、所述第二氣管42的另一端422、所述第三氣管43的另一端432、所述第一導管44的另一端442、所述第二導管45的另一端452以及所述第三導管46的另一端462一一對應地穿過所述多個通孔404。所述多個連通孔403通常開設在所述管壁405上,所述多個通孔404通常開設在所述第二面402或所述管壁405。

進一步的,請一并參閱圖1、圖2和圖7,所述第一驅動裝置11包括相連接的第一氣泵112和第一控制器111,所述第一氣泵112連接所述第一氣管41的另一端412,所述第一控制器111連接所述控制裝置6,所述第一控制器111用以控制所述第一氣泵112提供的充氣量或抽氣量。所述第二驅動裝置12包括相連接的第二氣泵122和第二控制器121,所述第二氣泵122連接所述第二氣管42的另一端422,所述第二控制器121連接所述控制裝置6,所述第二控制器121用以控制所述第二氣泵122提供的充氣量或抽氣量。所述第三驅動裝置13包括相連接的第三氣泵132和第三控制器131,所述第三氣泵132連接所述第三氣管43的另一端432,所述第三控制器131連接所述控制裝置6,所述第三控制器131用以控制所述第三氣泵132提供的充氣量或抽氣量。所述第一控制器111、所述第二控制器121以及所述第三控制器131可以是彼此獨立的,也可以一體集成。

進一步地,請一并參閱圖1、圖2和圖7,所述控制裝置6還包括處理器,所述處理器接收、處理所述第一測壓裝置51形成的第一壓力值S1、所述第二測壓裝置52形成的第二壓力值S2以及所述第三測壓裝置53形成的第三壓力值S3,并形成控制信號S4。所述處理器傳送所述控制信號S4至所述第一控制器111、所述第二控制器121以及所述第三控制器131,用以調節所述第一球囊1、所述第二球囊2和所述第三球囊3內的氣體體積。

本實施例所述心臟輔助裝置可以實時調節所述第一球囊1、所述第二球囊2以及所述第三球囊3的配合動作(膨脹或收縮)以滿足患者的具體需求,使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時,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梁山县| 壤塘县| 长汀县| 交城县| 永靖县| 渭源县| 霍山县| 南皮县| 灵宝市| 呼图壁县| 饶阳县| 常熟市| 长顺县| 汽车| 颍上县| 边坝县| 天气| 双桥区| 绩溪县| 西畴县| 玉屏| 阿鲁科尔沁旗| 营口市| 宜兴市| 巴南区| 吉首市| 无为县| 丹东市| 营口市| 晋州市| 临湘市| 兴业县| 壤塘县| 桐柏县| 安图县| 福鼎市| 凤城市| 五家渠市| 宜丰县| 烟台市| 文登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