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用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便于行走的膀胱沖洗管路。
背景技術:
密閉式膀胱沖洗方法:將沖洗藥液輸液瓶懸掛在床旁輸液架上,瓶高距病人骨盆1米左右,經輸液管下接三通管,再分別與沖洗管和引流管相接,三通管的高度略低于恥骨聯合平面,以利于膀胱內液體排空。在現有技術中若患者要起床移動需要手持輸液瓶,連瓶帶整根輸液管一起移動,該方法存在移動困難,不方便患者活動等問題。
專利公開號為CN 204815071 U、公開日為2015.12.02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膀胱沖洗器,包括進水管、出水管、沖洗管和三通管,所述進水管、出水管和沖洗管的一端分別連接三通管的三個接口,所述進水管的另一端連接有進水針頭和進氣管,進水管上設有進水管調節夾,所述沖洗管的另一端設有導尿管接口;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連接有盛水袋,出水管上設有出水管調節夾;所述沖洗管與三通管之間連接有加壓氣囊。
但是該實用新型存在使用舒適度不高,靈活性不強,患者移動難度大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便于行走的膀胱沖洗管路,其能在患者需要移動時斷開輸液管并方便的攜帶整個管路進行下地行走,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有效,沖洗效果好,便于患者移動,實用性、推廣性強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便于行走的膀胱沖洗管路,包括輸液管,沖洗管,引流管,三通管,設置在所述輸液管上的輸液管調節夾以及設置在所述引流管上的引流管調節夾,所述輸液管包括前端輸液管以及后端輸液管,所述前端輸液管以及后端輸液管通過輸液管接口連通。該設置中所述輸液管為可分離式,使得患者在需要下地行走時可將管路和輸液瓶、輸液架等裝置分離,保證了患者行走的方便性和實用性。
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在于:所述輸液管接口包括設置在所述前端輸液管上的第一接口環以及設置在所述后端輸液管上的第二接口環,所述第一接口環和所述第二接口環采用螺接的方式連接固定。
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在于:所述輸液管調節夾包括調節夾底座,一端固定在所述調節夾底座上的調節夾夾頭,所述調節夾底座的內測面上設有夾緊基部,所述調節夾夾頭的內測面上設有與所述夾緊基部相對應的夾緊凸起部。該設置中根據所述輸液管調節夾的“常開”特性,所述調節夾夾頭設置為更加靈活的一端固定形式,這樣進一步提高了所述輸液管調節夾以及整個膀胱沖洗管路的實用性。
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在于:所述夾緊基部包括基部凹槽以及設置在所述基部凹槽兩側的基部側邊,所述基部凹槽為弧形凹槽,所述基部側邊設有圓弧形頂部,所述夾緊凸起部為與所述基部凹槽相對應的圓弧形凸起部。
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在于:所述調節夾夾頭的活動端設有輔助夾緊螺絲,所述調節夾底座上設有用于所述夾緊螺絲螺接固定的盲孔。
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在于:所述調節夾底座的一側設有掛鉤。該設置中所述掛鉤可以將解除下來的管路扣在患者褲子口袋或者腰帶上,解放了患者的雙手,便于患者進行活動。
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在于:所述調節夾底座上異于所述掛鉤的一側設有用于防止所述第二接口環處被污染的接口環環蓋。
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在于:所述引流管調節夾包括調節夾主框架,設置在所述調節夾主框架下端面上的夾緊底部以及設置在所述調節夾主框架上端面上的旋轉夾緊部,所述旋轉夾緊部穿過并固定在所述調節夾主框架的上端面上。該設置中根據所述引流管調節夾的 “常關”特性,設置所述引流管調節為高密封性的框架形式,保證在輸液時藥液不會直接流掉,進一步提高了所述膀胱沖洗管路的沖洗效果。
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在于:所述夾緊底部上設有圓弧形凹槽。
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在于:所述旋轉夾緊部包括夾緊部主軸,設置在所述夾緊部主軸上端的旋轉鈕以及設置在所述夾緊部主軸下方的夾緊頭,所述夾緊頭設有與所述夾緊底部上圓弧形凹槽相對應的圓弧形凸起。
本實用新型能在患者需要移動時斷開輸液管并方便的攜帶整個管路進行下地行走,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有效,沖洗效果好,便于患者移動,實用性、推廣性強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輸液管調節夾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板實用新型中引流管調節夾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進行限定。
實施例:如附圖1、2以及附圖3所示,一種便于行走的膀胱沖洗管路,包括輸液管1,沖洗管2,引流管3,三通管4,設置在所述輸液管1上的輸液管調節夾5以及設置在所述引流管3上的引流管調節夾6,其特征在于:所述輸液管1包括前端輸液管101以及后端輸液管102,所述前端輸液管101以及后端輸液管102通過輸液管接口103連通,所述輸液管1為可分離式,使得患者在需要下地行走時可將管路和輸液瓶、輸液架等裝置分離,保證了患者行走的方便性和實用性。
所述輸液管接口103包括設置在所述前端輸液管101上的第一接口環10301以及設置在所述后端輸液管102上的第二接口環10302,所述第一接口環10301和所述第二接口環10302采用螺接的方式連接固定。
所述輸液管調節夾5包括調節夾底座501,一端固定在所述調節夾底座501上的調節夾夾頭502,所述調節夾底座501的內測面上設有夾緊基部503,所述調節夾夾頭502的內測面上設有與所述夾緊基部503相對應的夾緊凸起部504,根據所述輸液管調節夾5的“常開”特性,所述調節夾夾頭502設置為更加靈活的一端固定形式,這樣進一步提高了所述輸液管調節夾5以及整個膀胱沖洗管路的實用性。所述夾緊基部503包括基部凹槽50301以及設置在所述基部凹槽50301兩側的基部側邊50302,所述基部凹槽50301為弧形凹槽,所述基部側邊50302設有圓弧形頂部,所述夾緊凸起部504為與所述基部凹槽50301相對應的圓弧形凸起部。所述調節夾夾頭502的活動端設有輔助夾緊螺絲505,所述調節夾底座501上設有用于所述夾緊螺絲505螺接固定的盲孔。
所述調節夾底座501的一側設有掛鉤506,所述掛鉤506可以將解除下來的管路扣在患者褲子口袋或者腰帶上,解放了患者的雙手,便于患者進行活動。所述調節夾底座501上異于所述掛鉤506的一側設有用于防止所述第二接口環10302處被污染的接口環環蓋507。
所述引流管調節夾6包括調節夾主框架601,設置在所述調節夾主框架601下端面上的夾緊底部602以及設置在所述調節夾主框架601上端面上的旋轉夾緊部603,所述旋轉夾緊部603穿過并固定在所述調節夾主框架601的上端面上。根據所述引流管調節夾6的 “常關”特性,設置所述引流管調節為高密封性的框架形式,保證在輸液時藥液不會直接流掉,進一步提高了所述膀胱沖洗管路的沖洗效果。所述夾緊底部602上設有圓弧形凹槽。所述旋轉夾緊部603包括夾緊部主軸60301,設置在所述夾緊部主軸60301上端的旋轉鈕60302以及設置在所述夾緊部主軸60301下方的夾緊頭60303,所述夾緊頭60303設有與所述夾緊底部602上圓弧形凹槽相對應的圓弧形凸起。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所述技術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修改。這些都是不具有創造性的修改,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