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頭部減壓枕。
背景技術:
目前神經外科臨床使用的枕頭一般都是普通的棉枕,缺陷如下:
①患者頭部敷料滲血后不易清理,清洗后易變形;清洗周期長;
②污染的枕頭是術后傷口感染的一大殺手;終末處理不到位易致交叉感染;
③當患者術后頭部有減壓窗或有難以愈合傷口時應避免受壓,此種枕頭無法達到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申請人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點,進行研究和改進,提供一種神經外科頭部減壓枕。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一種神經外科頭部減壓枕,包括枕頭本體,所述枕頭本體內為空腔,所述枕頭本體一側設有與所述空腔連通的充氣孔及充水孔,所述枕頭本體充氣或充水后膨脹呈長方體狀,所述枕頭本體的上表面中部設有圓形空缺,所述枕頭本體的下表面上設有多個貫穿圓形空缺及后側面的淺槽,所述多個淺槽整體呈放射形;所述空腔內中還安裝有制冷片,制冷片與外接電源連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
所述枕頭本體的上表面上設有多個間隔相等的蜂窩狀分布的凹陷。
所述枕頭本體由抗菌防水材料制成。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中間有一個圓形空缺,適用于頭部有減壓窗或傷口的患者,避免受壓,同時設有放射形分布的淺槽幫助通風透氣,促進愈合;可以充氣或充水兩用,一來可以減壓,二來可以降溫,降低腦部血供減輕腦水腫,并且充氣(充水)量可以根據患者個性化調節;利用一種抗菌防水材料制成,表面易擦洗,風干即可繼續使用;終末處理簡便,減少感染風險;枕頭表面是多個間隔相等的蜂窩狀凹陷,增加受力面積,達到減壓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另一方向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圖中:1、枕頭本體;2、空腔;3、充氣孔;4、充水孔;5、圓形空缺;6、淺槽;7、制冷片;8、凹陷。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神經外科頭部減壓枕,包括由抗菌防水材料制成的枕頭本體1,其上表面上設有多個間隔相等的蜂窩狀分布的凹陷8,枕頭本體1內為空腔2,枕頭本體1一側設有與空腔2連通的充氣孔3及充水孔4,使用時醫護人員可根據需要將適量空氣或水充入空腔2,枕頭本體1充氣或充水后為長方體,枕頭本體1的上表面中間設有圓形空缺5,避免頭部有減壓窗或傷口的患者頭部傷口受壓,枕頭本體1的下表面上設有多個貫穿圓形空缺5及后側面的淺槽6,有利于傷口的通風透氣,促進傷口愈合,多個淺槽6整體呈放射形;空腔2內安裝有制冷片7,制冷片7與外接電源連接,制冷片7連接電源后,對枕頭本體1內部降溫,可幫助患者的頭部散熱。
以上所舉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僅用來方便說明本實用新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所提技術特征的范圍內,利用本實用新型所揭示技術內容所作出局部改動或修飾的等效實施例,并且未脫離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內容,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特征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