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技術:
:神經內科患者大多伴有肢體不靈敏或偏癱等癥狀,適當的進行康復訓練可降低疾病帶來的后遺癥,保持肢體的正常機能。目前的康復訓練多由醫護人員攙扶進行,操作較為麻煩,給醫務工作帶來了負擔。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在神經內科患者能自行康復鍛煉且方便操作的神經內科康復訓練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康復床板和床腿,其特征是在康復床板下側設有L形固定板,L形固定板右側設有U形槽,L形固定板表面設有滑槽,滑槽內設有滑板,滑板左側設有復位彈簧,復位彈簧左側固定在滑槽內,滑板右側設有患者康復椅,患者康復椅右側設有靠背,患者康復椅下側設有支撐腿,支撐腿下側設有滾輪,滑板左側設有輔助板,輔助板前側設有擋臂A,擋臂A內設有掛環A,掛環A左側設有輔助拉簧A,輔助板后側設有擋臂B,擋臂B內設有掛環B,掛環B左側設有輔助拉簧B,輔助拉簧A和輔助拉簧B左側固定在L形固定板表面,康復床板右側設有固定套管,固定套管表面設有定位閥,固定套管下側設有升降板,升降板下側設有腳蹬板,腳蹬板表面設有防滑紋,康復床板表面設有右向開口的彈簧槽A和彈簧槽B,彈簧槽A后側設有拉力顯示屏,彈簧槽A內設有拉緊彈簧A,拉緊彈簧A右側設有康復繩A,康復繩A右側設有手環A,彈簧槽A前側設有彈簧松緊調節閥,彈簧槽B內設有拉緊彈簧B,拉緊彈簧B右側設有康復繩B,康復繩B右側設有手環B。
作為優選,所述靠背表面設有康復按摩輪。
作為優選,所述腳蹬板下側設有腳踝托。
作為優選,所述拉力顯示屏后側設有康復計時器。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功能齊全,在神經內科患者能自行康復鍛煉且方便操作,給醫務人員減輕了工作難度。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神經內科康復訓練裝置示意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輔助板的示意圖。
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固定套管的示意圖。
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彈簧槽A的示意圖。
附圖5為本實用新型彈簧槽B的示意圖。
圖中,1、康復床板,2、床腿,3、L形固定板,4、U形槽,5、滑槽,6、滑板,7、復位彈簧,8、患者康復椅,9、靠背,10、支撐腿,11、滾輪,12、輔助板,13、擋臂A,14、掛環A,15、輔助拉簧A,16、擋臂B,17、掛環B,18、輔助拉簧B,19、固定套管,20、定位閥,21、升降板,22、腳蹬板,23、防滑紋,24、彈簧槽A,25、彈簧槽B,26、拉力顯示屏,27、拉緊彈簧A,28、康復繩A,29、手環A,30、彈簧松緊調節閥,31、拉緊彈簧B,32、康復繩B,33、手環B,34、康復按摩輪,35、腳踝托,36、康復計時器。
具體實施方式:神經內科康復訓練裝置,包括康復床板1和床腿2,其特征是在康復床板1下側設有L形固定板3,L形固定板3右側設有U形槽4,L形固定板3表面設有滑槽5,滑槽5內設有滑板6,滑板6左側設有復位彈簧7,復位彈簧7左側固定在滑槽5內,滑板6右側設有患者康復椅8,患者康復椅8右側設有靠背9,患者康復椅8下側設有支撐腿10,支撐腿10下側設有滾輪11,滑板6左側設有輔助板12,輔助板12前側設有擋臂A13,擋臂A13內設有掛環A14,掛環A14左側設有輔助拉簧A15,輔助板12后側設有擋臂B16,擋臂B16內設有掛環B17,掛環B17左側設有輔助拉簧B18,輔助拉簧A15和輔助拉簧B18左側固定在L形固定板3表面,康復床板1右側設有固定套管19,固定套管19表面設有定位閥20,固定套管19下側設有升降板21,升降板21下側設有腳蹬板22,腳蹬板22表面設有防滑紋23,康復床板1表面設有右向開口的彈簧槽A24和彈簧槽B25,彈簧槽A24后側設有拉力顯示屏26,彈簧槽A24內設有拉緊彈簧A27,拉緊彈簧A27右側設有康復繩A28,康復繩A28右側設有手環A29,彈簧槽A24前側設有彈簧松緊調節閥30,彈簧槽B25內設有拉緊彈簧B31,拉緊彈簧B31右側設有康復繩B32,康復繩B32右側設有手環B33。在神經內科患者康復訓練時,患者坐在患者康復椅8上,根據需要調節升降板21的高度,患者雙腳蹬在腳蹬板22上用力做雙膝屈伸動作訓練,患者康復椅8左右移動,根據力量需要,調節輔助拉簧A15和輔助拉簧B18拉力,在上肢訓練時,患者雙手抓手環A29和手環B33進行伸拉,進行上肢關節肌肉康復訓練即可。
作為優選,所述靠背9表面設有康復按摩輪34。這樣設置,可以通過康復按摩輪34按摩患者背部。
作為優選,所述腳蹬板22下側設有腳踝托35。這樣設置,可以通過腳踝托35托住腳踝部位。
作為優選,所述拉力顯示屏26后側設有康復計時器36。這樣設置,可以通過康復計時器36記錄康復訓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