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醫用灌注泵。
背景技術:
灌注泵在腔鏡手術中,利用液體介質對患者內腔進行加壓膨脹以形成可視區間,并可清洗腔內血污,使醫生的觀察與手術視野清晰。公告號為CN202982244U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多功能醫用灌注泵。上述結構的多功能醫用灌注泵,傳感器與灌注嘴、壓塊及軟管均固定連接,該傳感器為膜片式傳感器,安裝過程中,實質上是按壓在軟管中的,對軟管的結構造成了一定的破壞。該膜片式傳感器不僅安裝復雜,并且長期使用過程中,軟管與膜片式傳感器連接的部位易發生漏液現象,進而導致測得的壓力數據不準確。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解決現有技術中膜片式傳感器安裝復雜、長期使用過程中易磨損產生漏液現象的缺陷。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灌注泵,包括滾輪、電機、壓塊以及用于流通灌注液的軟管,所述滾輪由電機驅動旋轉,所述軟管的一部分纏繞于滾輪上并通過壓塊固定于滾輪上,還包括用于測定軟管內壓力的傳感器,該傳感器為氣壓傳感器,所述傳感器通過氣壓管路與軟管連通。
進一步的,還包括機箱,所述電機設于機箱內,所述滾輪固定于機箱上。
進一步的,所述傳感器設于機箱內,所述機箱的表面設有傳感器接口,所述氣壓管路的一端與軟管連接,另一端與傳感器接口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機箱上還設有顯示屏及控制按鈕。
進一步的,所述軟管的一端連接灌注液儲存裝置,另一端連接鏡鞘,其中傳感器與滾輪和鏡鞘之間的軟管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灌注泵,將膜片式壓力傳感器替換為氣壓傳感器,簡化了壓塊與軟管連接處的結構,使得生產成本降低,同時氣壓傳感器對軟管的結構無任何不利影響,灌注泵的壽命較長,長期使用狀態下,保證測量的準確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施例灌注泵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施例灌注泵機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一種灌注泵,包括機箱1,該機箱1中設有電機7、傳感器以及其他所必需的的零部件,機箱的外殼上還設有顯示屏及控制按鈕。在機箱1的外殼上固定設置有滾輪2,該滾輪2與電機7連接并由電機7驅動旋轉。還包括用于流通灌注液的軟管4,該軟管4的一端與灌注液儲存裝置8連接,另一端與鏡鞘(圖中未示出)連接。其中軟管4的一部分纏繞于滾輪2上并通過壓塊3固定于滾輪2上,通過滾輪2的持續旋轉,源源不斷地將灌注液儲存裝置8中的灌注液輸送至患者內腔。
作為本實施例最大的改進,上述傳感器為氣壓傳感器,在機箱上設有傳感器接口5,并通過氣壓管路6與軟管4連通,用于實施測量軟管內的壓力。改進后的灌注泵,將現有技術中膜片式壓力傳感器替換為氣壓傳感器,簡化了壓塊與軟管連接處的結構,使得生產成本降低,同時氣壓傳感器對軟管的結構無任何不利影響,灌注泵的壽命較長,長期使用狀態下,保證測量的準確性。
總之,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