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具領域,具體是一種醫用多功能引流管。
背景技術:
臨床上應用的外科引流管種類很多,有的用于導尿,有的用于傷口,胸腔、腦腔、胃腸道、膽道等都有應用。外科引流為的是將人體組織間或體腔中積聚的膿、血、液體導引至體外,防止術后感染與影響傷口愈合。
而傳統的引流管功能比較單一,只具有引流的作用,而且引流管芯與主引流管是固定連接,且它們之間沒有空隙,形成一個密封空間,沒有空氣流通,這樣會導致引流效果較差,而且會使患者感覺不適。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較低的醫用多功能引流管。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醫用多功能引流管,包括主引流管和設置在其內部的引流管芯,其創新點在于:所述主引流管上設有四排平行設置的導流孔,所述主引流管的上下內壁預埋著注射內管,所述注射內管的前端設有出液孔,后端與注射外管的一端相連接,其另一端與注射口相連接,所述引流管芯上套有固定環,且通過固定環與主引流管活動連接,所述固定環為環形結構,且外部設有多個環形矩陣分布的棱邊,所述固定環與主引流管內壁之間形成空隙。
進一步的,所述每排導流孔的個數不少于8個。
進一步的,所述出液孔的個數不少于2個。
進一步的,所述內管和外管活動連接,所述內管和外管活動連接處形成環形口。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過本實用新型,不僅可以引流,而且可以注液,結構簡單合理,方便操作,制造成本較低,采用多個大孔徑的導流孔,能夠提高引流速度,通過固定環的棱邊結構,能夠使固定環與主引流管的內壁之間產生空隙,方便空氣流通,從而避免患者感覺不適,通過外管和內管的活動連接方便取出及通過適當旋轉取出減少創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引流管芯與固定環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固定環的側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固定環與主引流管的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4所述,一種醫用多功能引流管,包括主引流管1和設置在其內部的引流管芯2,所述主引流管1上設有四排平行設置的導流孔3,所述主引流管1的上下內壁預埋著注射內管4,所述注射內管4的前端設有出液孔5,后端與注射外管6的一端相連接,其另一端與注射口7相連接,所述引流管芯2上套有固定環8,且通過固定環8與主引流管1活動連接,所述固定環8為環形結構,且外部設有三個環形矩陣分布的棱邊9,所述固定環8與主引流管1內壁之間形成空隙10。
采用多個大孔徑的導流孔3,能夠提高引流速度,通過固定環8的棱邊結構,能夠使固定環8與主引流管1的內壁之間產生空隙10,方便空氣流通,從而避免患者感覺不適。
以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不能以此來限定本實用新型之權利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都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