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x光照射膝關節輔助支撐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膝關節側位調節裝置。
背景技術:
在臨床上,髕骨脫位、膝關節置換等患者通常需要拍攝“膝關節標準側位X光片”,即在拍攝膝關節側位時要求股骨外側髁和內側髁完全重疊。現在常規的方法是放射技師根據自己的經驗和手法對患者進行擺位,而由于患者身高、體態、穩定性等各方面差異很大,而且每個技師的經驗也有差異,通常需要重復拍攝、調整數十次才能得到完全重合的圖像。反復的X光攝影,對患者的健康和金錢都造成損失,也浪費了工作人員大量的時間。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針對不同人群的需求,根據膝關節處拍攝x光片要求,準確調節、固定膝關節到要求位置,以利于醫生對膝關節部位做出精確診斷的膝關節側位調節裝置,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膝關節側位調節裝置,包括底座(1)和支撐桿(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1)上安裝有所述支撐桿(2),在該支撐桿(2)頂端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一調節板(3)和第二調節板(6),該第一調節板(3)和第二調節板(6)的內端分別鉸接在所述支撐桿(2)上,外端分別鉸接有調節桿(7),兩根該調節桿(7)的下端分別滑動連接在所述支撐桿(2)的中部;在所述底座(1)上開設有滑槽(8),該滑槽(8)位于所述第二調節板(6)的下方,且該滑槽(8)與所述第二調節板(6)的下端平行,在所述滑槽(8)上滑動連接有腳掌轉動機構(5)。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患者將所需拍攝x光片的腿放置在第一調節板(3)和第二調節板(6)上,并將腳掌放置在腳掌轉動機構(5)上,針對不同患者通過調節可調支撐桿(2)的高度到拍攝x光所需位置高度,通過改變調節桿(7)調節第一調節板(3)和第二調節板(6)間的夾角,實現對膝關節彎曲角度的調節,通過腳掌轉動機構(5)在滑槽(8)上前后移動,可以調節所需水平位置,通過轉動腳掌轉動機構(5),可改變膝關節的姿勢,滿足X光拍攝要求。
為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可進一步為:
所述腳掌轉動機構(5)包括外殼(51),在該外殼(51)的中部設置有支撐塊(52),該支撐塊(52)通過限位彈簧(53)連接在所述外殼(51)的底壁上,在所述外殼(51)的上部設置腳掌支撐塊(56),在該腳掌支撐塊(56)的下表面分布設置有摩擦塊(55),且該摩擦塊(55)與所述支撐塊(52)的上表面摩擦連接,在所述腳掌支撐塊(56)上表面開設有腳掌固定腔(54)。在需要調節膝關節姿勢時,用力轉動腳掌支撐塊(56),當所施加的力量大于限位彈簧(53)的時候,便可使轉動腳掌支撐塊(56)相對支撐塊(52)轉動,實現對膝關節拍攝姿勢的調整。
所述腳掌轉動機構(5)的支撐塊(52)上表面環向安設有刻度盤(10),在外殼(51)上設置指針,便能通過刻度盤(10)讀出每次轉東的角度,方便調節作業。
所述腳掌轉動機構(5)的外殼(51)底部沿所述滑槽(8)軸向開有螺紋通孔,該螺紋通孔中穿設有絲桿(9),該絲桿(9)與滑槽(8)的內端旋轉連接,通過調節所述絲桿(9)實現所述腳掌轉動機構(5)在滑槽(8)中移動。通過絲桿(9)調節腳掌轉動機構(5)移動,結構簡單,調節輕松,且調節精度高。
所述底座(1)上安設有刻度尺,該刻度尺位于滑槽(8)邊緣,且與絲桿(9)軸向平行。可快速讀出調節位置的距離,方便調節作業。
在兩根所述調節桿(7)上均軸向開有調節通槽,在兩個該調節通槽中穿設有定位螺栓,該定位螺栓固定連接在所述支撐桿(2)的中部。結構簡單,調節方便,只需松動定位螺栓便可任意調節第一調節板(3)和第二調節板(6)的角度。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該設備為常用部件組裝,所以制作方便,成本低廉,整體易于操作調節,控制簡單,再加上整體尺寸較小,在醫療診斷系統中能夠有效的解決膝關節x光透片不精確,使其本實用新型應用適應性更強,能有效在各醫院內進行廣泛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組裝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腳掌轉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腳掌轉動機構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至圖3所示:一種膝關節側位調節裝置,包括底座1和支撐桿2,底座1為長方形塊狀,支撐桿2為橫截面為圓形的伸縮桿,根據拍攝需要以及患者的個體差異,通過調節支撐桿2的高度到拍攝x光所需位置高度,在該支撐桿2頂端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一調節板3和第二調節板6,第一調節板3和第二調節板6的內端分別通過銷軸鉸接在支撐桿2上,在第一調節板3和第二調節板6的外端分別通過銷軸鉸接有調節桿7,在兩根所述調節桿7上均軸向開有調節通槽,在兩個該調節通槽中穿設有定位螺栓,該定位螺栓固定連接在所述支撐桿2的中部。通過調節調節桿7在不同位置,用定位螺栓穿過兩個調節通槽來固定連接在支撐桿2的中部,來改變兩塊調節板6間的夾角,以滿足膝關節拍片所需角度;
在底座1上開設有滑槽8,該滑槽8位于第二調節板6的下方,且該滑槽8與第二調節板6的下端平行,在滑槽8上滑動連接有腳掌轉動機構5,其中腳掌轉動機構5包括外殼51,在該外殼51的中部設置有支撐塊52,該支撐塊52通過限位彈簧53連接在所述外殼51的底壁上,在所述外殼51的上部設置腳掌支撐塊56,在該腳掌支撐塊56的下表面分布設置有摩擦塊55,且該摩擦塊55與所述支撐塊52的上表面摩擦連接,在所述腳掌支撐塊56上表面開設有腳掌固定腔54,在支撐塊52上表面環向安設有刻度盤10,在外殼51底部沿所述滑槽8軸向開有螺紋通孔,該螺紋通孔中穿設有絲桿9,該絲桿9與滑槽8的內端旋轉連接,通過調節所述絲桿9實現所述腳掌轉動機構5在滑槽8中移動。所述底座1上安設有刻度尺,該刻度尺位于滑槽8邊緣,且與絲桿9軸向平行。
通過將腳掌放在腳掌轉動機構5上的固定腔54中,在對腳掌支撐塊56施加的力量大于限位彈簧53的彈力時,腳掌支撐塊56發生轉動,在腳掌轉動機構5的支撐塊52上表面安裝有刻度盤10,可以對旋轉角度進行精確調整。在腳掌轉動機構5外殼51底部沿滑槽8軸向開有螺紋通孔,該螺紋通孔中穿設有絲桿9,絲桿9一端通過軸承與滑槽8內端旋轉連接,另外一端固定連接有手柄。通過搖動手柄旋轉絲桿9實現所述腳掌轉動機構5在滑槽8前后方向移動,通過在底座1上設置刻度尺,該刻度尺位于滑槽8邊緣,且與絲桿9軸向平行,便可準確的調節前后移動的距離。通過第一調節板3和第二調節板6對膝關節的彎曲角度進行固定,腳掌轉動機構5對腳掌的平行和旋轉進行精準調節,滿足膝關節側位X光拍攝的各種體位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