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輸液設備,尤其涉及一種自動換藥的輸液設備。
背景技術:
輸液,是醫院一種極為常見的治療方式,其主要是將各種藥液通過針管向人體內輸送。現有技術中所采用的輸液裝置基本上都只有是一個輸液瓶對應一根輸液管進行輸液,在一瓶藥業輸完之后需要人工更換瓶子,這樣就必須要有醫生或護士在旁邊監督,不能疏忽大意造成醫療事故。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動換藥的輸液設備,解決現有的輸液設備和方式都僅能逐瓶更換的一一輸液,需要醫生或護士在旁監督,容易出現失誤,造成醫療事故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自動換藥的輸液設備,包括由上至下依次連接的上蓋、外殼和輸液管接頭,其中所述上蓋的頂部設置有至少兩個輸液口,上蓋內安裝有線路板以及均和線路板相連接的電源、壓力感應板、控制開關和電動開關閥,所述壓力感應板上設置有至少兩個傳感器,傳感器設置的位置在輸液口的下端出口處,所述電動開關閥設置在輸液口內,所述外殼的頂端中部設置有滴液管,滴液管的上端連接至壓力感應板的下方。
進一步的,所述控制開關為由設置上蓋中部的斷路針構成,斷路針的底部插入電源和線路板的供電線路中,插入時電源和線路板接通,上移時電源和線路板斷開。
進一步的,所述線路板還連接有用于提示工作狀態的工作指示燈和用于提醒護士或醫生的報警器。
進一步的,所述工作指示燈與輸液口一一對應。
進一步的,所述輸液口、傳感器和電動開關閥均有四個,并且相互一一對應。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能夠同時安裝兩個以上的輸液瓶,并且自動檢測輸液瓶是否輸完,輸完后會自動轉成下一瓶繼續輸液,整個過程無線人工更換,無需職守,完全避免了人工更換輸液瓶容易因遺忘、失誤等造成輸液瓶更換不及時出現醫療事故的情況。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自動換藥的輸液設的外部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自動換藥的輸液設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種自動換藥的輸液設的結構分解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圖1、圖2和圖3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一種自動換藥的輸液設備的一個實施例:一種自動換藥的輸液設備,包括由上至下依次連接的上蓋1、外殼2和輸液管接頭3,其中所述上蓋1的頂部設置有至少兩個輸液口8,上蓋1內安裝有線路板4以及均和線路板4相連接的電源5、壓力感應板6、控制開關7和電動開關閥,所述壓力感應板6上設置有至少兩個傳感器9,傳感器9設置的位置在輸液口8的下端出口處,所述電動開關閥設置在輸液口8內,所述外殼2的頂端中部設置有滴液管10,滴液管10的上端連接至壓力感應板6的下方。
根據本實用新型一種自動換藥的輸液設備的另一個實施例:一種自動換藥的輸液設備,包括由上至下依次連接的上蓋1、外殼2和輸液管接頭3,其中所述上蓋1的頂部設置有至少兩個輸液口8,上蓋1內安裝有線路板4以及均和線路板4相連接的電源5、壓力感應板6、控制開關7和電動開關閥,所述壓力感應板6上設置有至少兩個傳感器9,傳感器9設置的位置在輸液口8的下端出口處,所述電動開關閥設置在輸液口8內,所述外殼2的頂端中部設置有滴液管10,滴液管10的上端連接至壓力感應板6的下方;所述控制開關7為由設置上蓋1中部的斷路針構成,斷路針的底部插入電源5和線路板4的供電線路中,插入時電源5和線路板4接通,上移時電源5和線路板4斷開。
本實施例的工作方式是,初始狀態時,斷路針是插入在電源5和線路板4的供電線路中實現短路的狀態是,而當需要滴液時,輸液瓶連接完畢后,將斷路針相互桑提,則源5和線路板4的供電線路接通,實現了開始能夠自動更換輸液瓶的輸液工作。
根據本實用新型一種自動換藥的輸液設備的另一個實施例:一種自動換藥的輸液設備,包括由上至下依次連接的上蓋1、外殼2和輸液管接頭3,其中所述上蓋1的頂部設置有至少兩個輸液口8,上蓋1內安裝有線路板4以及均和線路板4相連接的電源5、壓力感應板6、控制開關7和電動開關閥,所述壓力感應板6上設置有至少兩個傳感器9,傳感器9設置的位置在輸液口8的下端出口處,所述電動開關閥設置在輸液口8內,所述外殼2的頂端中部設置有滴液管10,滴液管10的上端連接至壓力感應板6的下方;所述線路板4還連接有用于提示工作狀態的工作指示燈11和用于提醒護士或醫生的報警器12。
根據本實用新型一種自動換藥的輸液設備的另一個實施例:一種自動換藥的輸液設備,包括由上至下依次連接的上蓋1、外殼2和輸液管接頭3,其中所述上蓋1的頂部設置有至少兩個輸液口8,上蓋1內安裝有線路板4以及均和線路板4相連接的電源5、壓力感應板6、控制開關7和電動開關閥,所述壓力感應板6上設置有至少兩個傳感器9,傳感器9設置的位置在輸液口8的下端出口處,所述電動開關閥設置在輸液口8內,所述外殼2的頂端中部設置有滴液管10,滴液管10的上端連接至壓力感應板6的下方;所述線路板4還連接有用于提示工作狀態的工作指示燈11和用于提醒護士或醫生的報警器12。
根據本實用新型一種自動換藥的輸液設備的另一個實施例:一種自動換藥的輸液設備,包括由上至下依次連接的上蓋1、外殼2和輸液管接頭3,其中所述上蓋1的頂部設置有至少兩個輸液口8,上蓋1內安裝有線路板4以及均和線路板4相連接的電源5、壓力感應板6、控制開關7和電動開關閥,所述壓力感應板6上設置有至少兩個傳感器9,傳感器9設置的位置在輸液口8的下端出口處,所述電動開關閥設置在輸液口8內,所述外殼2的頂端中部設置有滴液管10,滴液管10的上端連接至壓力感應板6的下方;所述線路板4還連接有用于提示工作狀態的工作指示燈11和用于提醒護士或醫生的報警器12;所述工作指示燈11與輸液口8一一對。
根據本實用新型一種自動換藥的輸液設備的另一個實施例:一種自動換藥的輸液設備,包括由上至下依次連接的上蓋1、外殼2和輸液管接頭3,其中所述上蓋1的頂部設置有至少兩個輸液口8,上蓋1內安裝有線路板4以及均和線路板4相連接的電源5、壓力感應板6、控制開關7和電動開關閥,所述壓力感應板6上設置有至少兩個傳感器9,傳感器9設置的位置在輸液口8的下端出口處,所述電動開關閥設置在輸液口8內,所述外殼2的頂端中部設置有滴液管10,滴液管10的上端連接至壓力感應板6的下方;所述輸液口8、傳感器9和電動開關閥均有四個,并且相互一一對應。
盡管這里參照本實用新型的多個解釋性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描述,但是,應該理解,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設計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實施方式,這些修改和實施方式將落在本申請公開的原則范圍和精神之內。更具體地說,在本申請公開、附圖和權利要求的范圍內,可以對主題組合布局的組成部件和/或布局進行多種變型和改進。除了對組成部件和/或布局進行的變形和改進外,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其他的用途也將是明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