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醫用管路設備,尤其涉及一種注水套管。
背景技術:
在現代臨床醫療手術中,超聲外科手術設備已經逐漸應用在骨科、神經外科、燒傷科、眼科等各個領域。超聲手術設備在進行手術的過程中會與機體組織進行摩擦,進而產生熱量。在手術的個別應用中,摩擦產生的熱量會起到積極的治療效果,例如對被切割開的機體組織進行止血治療,但是在大部分情況下,摩擦生熱會損害細胞組織,造成術后并發癥,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在使用超聲手術設備進行手術時,通常會配有液流系統,通過注水套管為刀頭的摩擦熱點降溫。
現有技術中使用的注水套管分為硬質注水套管和軟質注水套管兩種。硬質注水套管通體結構為硬質材料,使用該硬質注水套管進行創口降溫時,注水套管的外形會遮擋醫生視線,而且在切割某些精細部位時,由于其不可彎曲的特性,會對手術產生阻礙,不便于醫生進行手術操作。軟質注水套管通常為可彎曲的柔性材料,使用軟質注水套管具有良好的手術操作視野,且不會產生手術操作阻礙,但是,同樣是因為軟質注水套管外形柔軟的原因,使得醫生無法對其進行握持,特別是使用加長刀頭進行手術時,通過軟質注水套管握持到手術刀柄部位,刀柄部位的振動與注水套管產生摩擦生熱,這些熱量會導致手部產生灼熱感甚至被燙傷。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注水套管,包括注水套管主體、位于注水套管主體后部并用于與超聲設備連接的注水套管尾以及位于注水套管主體前部的注水套管頭,注水套管主體以及注水套管尾為硬質材料,注水套管主體與注水套管頭為可分離結構。
注水套管主體是硬質材料,方便了醫生在手術中握持注水套管主體進行降溫操作。注水套管尾是硬質材料,更加有利于將注水套管牢固地連接到超聲設備上。注水套管主體與注水套管頭的可分離結構,使得醫生在進行手術時,可以根據需要選用不同結構的注水套管頭,以便具有更好的手術視野,更舒適的操作體驗,提高手術安全性,降低患者手術風險和痛苦。同時這種分離結構也方便對其進行加工。
優選地,注水套管主體外形呈錐臺結構,錐臺的大端與注水套管尾相接,錐臺的小端向前延伸并形成用于連接注水套管頭的連接嘴。
優選地,注水套管頭為軟質套管。
優選地,連接嘴上設有用于防止注水套管頭從注水套管主體上滑脫的防滑結構。
優選地,防滑結構為沿注水套管主體端部周向平行設置的多條防滑環。
優選地,注水套管頭的軟質套管材料為醫用橡膠。
優選地,注水套管頭的軟質套管材料為透明材料。
優選地,注水套管尾設置有用于與超聲設備連接的內螺紋。
優選地,注水套管主體上開設有用于灌注液體的沖洗嘴。
優選地,沖洗嘴的軸線方向傾斜于注水套管的軸線方向,沖洗嘴的開口傾向注水套管尾方向。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優點在于:本實用新型中的注水套管其注水套管主體與注水套管頭為可分離結構,使得醫生在進行手術時,可以根據需要選用不同結構的注水套管頭,以便具有更好的手術視野,更舒適的操作體驗,提供手術安全性,降低患者手術風險和痛苦。本實用新型的注水套管結構簡單,方便,耐用,便于加工,成本低廉,使用操作靈活,可根據手術需要采用不同形式。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注水套管的一個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注水套管的一個實施例的注水套管頭與注水套管主體分離的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注水套管的另一個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注水套管的另一個實施例的注水套管頭與注水套管主體分離的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注水套管的一個實施例的帶有沖洗嘴的注水套管立體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注水套管的一個實施例的帶有沖洗嘴的注水套管頭與注水套管主體分離的示意圖。
附圖標記:
1~注水套管主體; 2~注水套管尾; 3~注水套管頭;
4~連接嘴; 5~防滑環; 6~沖洗嘴。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子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參見圖1以及圖3,本實用新型的注水套管包括注水套管主體1、位于注水套管主體1后部并用于與超聲設備連接的注水套管尾2以及位于注水套管主體1前部的注水套管頭3,注水套管主體1以及注水套管尾2為硬質材料,注水套管主體1與注水套管頭3為可分離結構。
注水套管主體1和注水套管尾2可以是一體成型結構。注水套管主體1是硬質材料,該硬質材料可以為醫用金屬材料、醫用硬質樹脂材料等具有較小變形度的材料,其主要功能是利用材料的剛性,方便醫生對注水套管進行握持,以便在手術中更好地對超聲骨刀進行降溫。注水套管尾2是硬質材料,該硬質材料可以為醫用金屬材料、醫用硬質樹脂材料等具有較小變形度的材料,其主要功能是更加有利于將注水套管牢固地連接到超聲設備上。優選地,在注水套管尾2外圓周面上設置有便于旋擰的防滑面或夾持面,當操作人員把注水套管安裝在超聲主機上時,可以握持防滑面將注水套管擰緊,也可以采用專用工具夾持夾持面,將注水套管擰緊。
參照圖2和圖4,注水套管主體1與注水套管頭3的可分離結構,使得醫生在進行手術時,可以根據需要選用不同結構的注水套管頭3,以便具有更好的手術視野,更舒適的操作體驗,提高手術安全性,降低患者手術風險和痛苦。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注水套管主體1的外形呈錐臺結構,錐臺的大端與注水套管尾2相接,錐臺的小端向前延伸并形成用于連接注水套管頭3的連接嘴4。連接嘴4伸出的長度以方便連接注水套管頭3為宜。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注水套管頭3為軟質套管。軟質材料的套管具有可變形特性,醫生進行手術時,可以根據需要隨意扭動軟質套管,使其彎曲變形,露出其變形前遮擋的手術視野,方便醫生觀察手術情況,從而提高手術安全性,提升手術效率,降低手術風險,減輕醫生疲勞。同時,軟質材料的套管還具有易于剪裁的特性,注水套管頭3可以是具有無限制長度的軟管,其可以成卷儲備,在進行手術時,根據手術情況的不同,從儲備軟管上剪下不同長度的軟管安裝到注水套管頭3上,即可方便地滿足手術需要。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連接嘴4上設有用于防止注水套管頭3從注水套管主體1上滑脫的防滑結構。為了提高手術的安全性,必須保證手術器械在進行手術的過程中不出現意外,這就要求可拆卸手術器械的連接安裝要安全、可靠。因為注水套管主體1和注水套管頭3為分離結構,因此,在其連接安裝部位增設防滑結構可以進一步提高二者的連接可靠性,從而進一步降低手術風險。
如圖2、圖4所示,優選地,防滑結構為沿注水套管主體1端部周向平行設置的多條防滑環5。防滑環5的縱切面為波浪線,有凸峰有凹谷,當具有形變特性的軟質注水套管頭3套接在防滑環5外面時,防滑環5突起的凸峰將注水套管頭3撐開,由于注水套管頭3的形變能力,在防滑環5的凸峰側面產生較大的彈性收縮力,其在軸線方向的分解力可以有效地防止注水套管頭3從連接嘴4上滑脫。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注水套管頭3的軟質套管材料為醫用橡膠。醫用橡膠具有很好的變形能力,可以用作注水套管頭3。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注水套管頭3的軟質套管材料為透明材料。透明材料具有良好的可視性,極大地方便了醫生在進行手術時觀察手術情況,提高了手術安全性。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注水套管尾2設置有用于與超聲設備連接的部件,優選地為內螺紋。當然也可以是外螺紋或是卡扣結構,只要是能將注水套管尾2以多次可拆卸的方式有效地連接到超聲設備上的任何連接結構都可以作為連接部件。
參見圖5和圖6,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注水套管主體1上開設有用于灌注液體的沖洗嘴6,沖洗液可以從注水套管主體1的沖洗嘴6中直接注入,在某些超聲外科應用,如超聲吸引器的應用中,手柄用于進行液體的吸引,沖洗嘴6提供一個新的灌注通道。
優選地,沖洗嘴6的軸線方向傾斜于注水套管的軸線方向,沖洗嘴6的開口傾向注水套管尾2方向,更加方便了液體的注入。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優點在于:本實用新型中的注水套管其注水套管主體1與注水套管頭3為可分離結構,使得醫生在進行手術時,可以根據需要選用不同結構的注水套管頭3,以便具有更好的手術視野,更舒適的操作體驗,提供手術安全性,降低患者手術風險和痛苦。本實用新型的注水套管結構簡單,方便,耐用,便于加工,成本低廉,使用操作靈活,可根據手術需要采用不同形式。同時這種分離結構也方便對其進行加工。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