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滲漏解剖操作袋,屬于解剖用具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學校在進行解剖試驗教學時,操作人員會將尸體直接從裹尸袋里抬上桌板進行解剖試驗,在試驗過程中尸體會滲出少量液體,這類液體會順桌板流向地面。因為學生和老師在進行解剖時會靠近桌板,所以學生和老師的衣服和鞋上也會經(jīng)常沾附上這種液體,這種液體氣味極大,也不易清洗,給學生和老師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因此,十分需要一種裝置,防止尸體滲液不會亂流,保護學生和老師操作時的衛(wèi)生。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防滲漏解剖操作袋,能防止尸體滲液不會亂流,保護學生和老師操作時的衛(wèi)生。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一種防滲漏解剖操作袋,由頂板、拉鎖、拉鎖頭、排液口、導管、滴液開關和底板組成,頂板和底板均為PVC材料制成的透明薄膜板,頂板和底板均為矩形板,且大小形狀相同,頂板的四周與底板的四周通過熱熔連接后形成密封袋體,在頂板上設有拉鎖,拉鎖形狀為頂板左右邊緣線和下邊緣線向內偏移后形成的連貫的呈“U”狀線型,拉鎖上設有拉鎖頭,在頂板和底板的左右兩側均設有與其內部通聯(lián)的排液口,排液口端部均連接有導管,導管上均設有滴液開關;其中,所述的頂板和底板的尺寸均為長220cm,寬100cm,拉鎖所形成的“U”狀線型與頂板邊緣處相距10c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目前解剖實驗過程中尸體滲液亂流和影響實驗衛(wèi)生的問題,提供了一種防滲漏解剖操作袋,將尸體裹入內部,直接放入裹尸袋中,使用時,直接將尸體連同該袋放于桌板上操作即可,設有拉鎖和排液口,即能防止尸體滲液不會亂流,也能保護學生和老師操作時的衛(wèi)生。輕薄透明,結構簡單,重量輕,方便使用,制作成本低廉。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后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拉鎖拉開后的俯視圖。
圖中標號:
1、頂板,2、拉鎖,3、拉鎖頭,4、排液口,5、導管,6、滴液開關,7、底板。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3所示,一種防滲漏解剖操作袋,由頂板1、拉鎖2、拉鎖頭3、排液口4、導管5、滴液開關6和底板7,頂板1和底板7均為PVC材料制成的透明薄膜板,頂板1和底板7均為矩形板,且大小形狀相同,頂板1的四周與底板7的四周通過熱熔連接后形成密封袋體,在頂板1上設有拉鎖2,拉鎖2形狀為頂板1左右邊緣線和下邊緣線向內偏移后形成的連貫的呈“U”狀線型,拉鎖2上設有拉鎖頭3,在頂板1和底板7的左右兩側均設有與其內部通聯(lián)的排液口4,排液口4端部均連接有導管5,導管5上均設有滴液開關6;其中,所述的頂板1和底板7的尺寸均為長220cm,寬100cm,拉鎖2所形成的“U”狀線型與頂板1邊緣處相距10cm。
使用時,將尸體放入該袋中,將該袋放置在解剖實驗專用的操作臺上,操作臺為長200cm寬80cm的矩形臺,該袋放置到操作臺上后,四周10cm的邊緣會向底面垂下,尸體滲出的液體即流入該袋內的邊緣處,調節(jié)滴液開關6,液體可通過排液口4從導管5端部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