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醫學、法醫學解剖器械領域,具體為一種尸體開顱固定器械。
背景技術:
在法醫鑒定工作中,有時需要對尸體進行開顱檢驗,以明確尸體的死亡原因等。目前常用的開顱器械多采用手鋸或電鋸,手鋸采用傳統的來回推拉式工作,顱骨缺乏行之有效的固定措施,有時會需要有人幫忙手動固定,使用不便;電鋸工作快速,但電鋸工作時氣味與尸體氣味混合極易引起人們反感,且切割帶出的骨粉及肉糜碎屑容易濺到人身上,給進行開顱鑒定的法醫等相關工作人員帶來極大的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醫用尸體開顱固定器,以解決上述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技術方案為:
醫用尸體開顱固定器,包括手柄和夾持部,所述夾持部為圓弧形,兩端分別設置有夾緊裝置,所述手柄固定連接在夾持部的中部。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手柄與夾持部的連接處設置有定位凸板,以固定在頭顱的眼眶及鼻梁處的凹陷,便于操作時頭顱能夠被穩定操縱。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夾緊裝置包括頂緊片和與夾持部螺接的螺栓,頂緊片設置在夾持部的圓弧形內側,通過螺栓向夾持部圓弧形內側頂緊和松開。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夾緊裝置與定位凸板配合固定頭顱。
進一步的,所述夾緊裝置的頂緊片及定位凸板內側面上均布有凸點,防止頭顱在控制時滑動。
進一步的,所述夾緊裝置在夾持部設定有若干個固定位置,具體為在夾持部上設置多個固定點或長條形固定孔,以適應不同大小不同頭型的頭顱。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手柄中部向一側扭曲彎折,將另一側的區域作為手鋸開顱的工作面,并與之保留一定距離,以方便操作,防止影響開顱工作。
進一步的,所述手柄的末端設置為中間帶孔的橢圓環狀,環狀斜置,使之更符合人手掌的人體工程力學。
在本實用新型中,還包括與夾持部配合使用的支撐座,用于放置頭顱,為中部凹陷的長方體,凹陷內均布有凸點,防止頭顱滑動。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有部件均為不銹鋼構件。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與手鋸配合使用,操作的穩定性和精準性都有了顯著的提高,節省人力。
附圖說明
圖1 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 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側視圖;
圖3 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支撐座截面圖。
圖中:手柄1、定位凸板2、夾持部3、螺栓4、頂緊片5。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優選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參見圖1-3所示的醫用尸體開顱固定器,包括手柄1、夾持部3和支撐座,夾持部3為圓弧形,兩端分別設置有夾緊裝置,手柄1固定連接在夾持部3的中部,連接處設置有定位凸板2,夾緊裝置包括頂緊片5和與夾持部3螺接的螺栓4,頂緊片5設置在夾持部3的圓弧形內側,所述頂緊片5與定位凸板2內側面上均布有凸點;所述手柄1的末端設置為中間帶孔的橢圓環狀,環狀斜置,手柄1中部向一側扭曲彎折,將另一側作為手鋸開顱的工作面;所述支撐座為中部凹陷的長方體,凹陷內均布有凸點。
本實用新型應用于法醫進行尸體開顱時,將頭顱面朝上放置在支撐座的凹陷內,將夾持部3的夾緊裝置夾在頭顱太陽穴處,定位凸板2固定在頭顱的眼眶及鼻梁處的凹陷處,旋轉螺栓4頂進頂緊片5,以牢牢固定住頭顱,然后即可手握手柄1進行開顱工作,通過手柄1可隨意將頭顱轉動,以方便開顱的進程。
因此,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與手鋸配合使用,操作的穩定性和精準性都有了顯著的提高,節省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