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醫藥學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模型構建中的大鼠束縛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大鼠是常用的實驗動物,在醫學生物中廣泛應用于藥物學,心血管疾病,腫瘤學,營養學和行為學等方面的研究。在這些實驗中對大鼠的固定是后續一系列操作(例如注射、采血)的前提條件。傳統上對大鼠的固定方法主要是手抓法或使用卵圓鉗固定。這些方法存在諸多不足,如容易造成實驗人員被抓傷咬傷以及引起動物強烈的應急反應。已有文獻報道,大鼠對外界刺激反應敏感,且垂體-腎上腺系統功能發達。若大鼠產生強烈的應激反應,激素水平將迅速產生強烈的動態變化,直接影響相關實驗結果的準確性。特別是對于缺乏動物實驗操作經驗的人而言,傳統操作方法的缺陷更加明顯。而現有的一些簡易自制裝置(例如使用輸液瓶改造的固定裝置等),雖然也可以有效減少大鼠對實驗人員的傷害,但也存在暴露位點少,制作成本高,操作不便等缺點。
某些大鼠實驗需要先將大鼠進行麻醉處理,由于大鼠體型較大、牙齒鋒利,在麻醉注射時稍有不慎,就會被大鼠咬傷。CN201275157Y公開了一種用于麻醉實驗白鼠的持鼠裝置,該裝置包括用于夾持鼠身的透明塑料鼠筒、筒蓋,所述的筒蓋緊套于鼠筒開口端的外壁,所述鼠筒的筒身上設有若干個用于麻醉注射針插入的通孔,該用于麻醉實驗白鼠的持鼠裝置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安全性高的優點。但是,在將大鼠裝入這種裝置時,大鼠不會主動向鼠筒內爬,并且鼠頭會左右閃躲,需要人為調整鼠筒口位置或鼠頭的方向,使大鼠鉆入鼠筒內,比較費力,在調整的過程中如不小心就會被大鼠咬到,給操作帶來危險,目前的整體固定裝置移動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模型構建中的大鼠束縛裝置,旨在解決裝鼠不方便且速度慢,設備不規范導致的導致試驗結果不準確、效率低等問題。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模型構建中的大鼠束縛裝置,該用于模型構建中的大鼠束縛裝置設置有透明束縛裝置、裝鼠裝置、固定裝置;所述透明束縛裝置設置有透明束縛裝置外體、透明束縛裝置內體、透明束縛裝置外體套環、透明束縛裝置入口、調節螺栓、透明束縛裝置前端旋轉板閥、取樣孔;裝鼠裝置設置有裝鼠裝置入口、裝鼠裝置前端固定環、裝鼠裝置后端固定圈;固定裝置設置有固定裝置第一支架、套環螺栓、底板、固定裝置第二支架;
所述透明束縛裝置內體嵌套在透明束縛裝置外體內,調節螺栓通過透明束縛裝置外體上開設的螺孔與透明束縛裝置內體連接,透明束縛裝置外體套環套在透明束縛裝置外體上并通過套環螺栓與固定裝置第一支架連接,取樣孔開設在透明束縛裝置外體上,透明束縛裝置前端旋轉板閥設置在透明束縛裝置外體外部并位于取樣孔前端,透明束縛裝置入口位于透明束縛裝置前端旋轉板閥前端,透明束縛裝置入口穿過裝鼠裝置后端固定圈、裝鼠裝置前端固定環與裝鼠裝置入口連接;
所述裝鼠裝置后端固定圈連接在透明束縛裝置入口外部,裝鼠裝置后端固定圈連接裝鼠裝置前端固定環,裝鼠裝置前端固定環連接在裝鼠裝置入口外部并固定在底板上,裝鼠裝置入口通過固定裝置第二支架與底板連接;固定裝置第一支架連接底板。
進一步,所述固定裝置還設置有位于底板下部的滾輪。
進一步,透明束縛裝置入口通過連接桿與裝鼠裝置后端固定圈連接。
進一步,所述透明束縛裝置內體上開有通孔。
進一步,所述透明束縛裝置外體上還開有滑槽,調節螺栓位于滑槽上。用于調節透明束縛裝置外體與透明束縛裝置內體相對位置。
進一步,所述透明束縛裝置入口直徑小于裝鼠裝置入口的直徑,裝鼠裝置前端固定環直徑大于裝鼠裝置后端固定圈的直徑。
進一步,所述透明束縛裝置、裝鼠裝置均采用透明塑料材料,便于觀察。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模型構建中的大鼠束縛裝置,改善了現有固定裝置,方便相關教學和教研工作;該裝置制作簡單、使用方便,可減少對鼠的損傷,減少鼠的應激反應,使實驗結果準確可靠;
在透明束縛裝置外體上開設取樣孔便于對大鼠提取化驗的血液和對其注射麻醉劑等,方便實驗進行,
透明束縛裝置外體與透明束縛裝置內體配合可為制作大鼠抑郁和慢性應激等模型提供實驗方便,裝鼠裝置利用大鼠具有受刺激后喜鉆洞的特性,可一手戴著手套輕輕抓住大鼠尾巴中部并提起,使大鼠的前爪接觸裝鼠裝置入口,在大鼠欲逃跑時,放開大鼠尾巴,通過透明束縛裝置入口的通道進入透明束縛裝置體,進入后即可旋轉關閉透明束縛裝置前端旋轉板閥,禁止大鼠逃逸;裝鼠裝置解決了使大鼠鉆入鼠筒內,比較費力,在調整的過程中如不小心就會被大鼠咬到,給操作帶來危險的問題;
透明束縛裝置內體設置的通孔可為大鼠呼吸方便,固定裝置可有效地對整個裝置提供穩定,而且通過滾輪方便移動和全方位旋轉,便于從各個角度便于觀察大鼠的實時狀態。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用于模型構建中的大鼠束縛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中:1、透明束縛裝置外體;2、透明束縛裝置內體;3、透明束縛裝置外體套環;4、透明束縛裝置入口;5、裝鼠裝置入口;6、裝鼠裝置前端固定環;7、裝鼠裝置后端固定圈;8、透明束縛裝置前端旋轉板閥;9、固定裝置第一支架;10、套環螺栓;11、取樣孔;12、底板;13、滾輪;14、固定裝置第二支架;15、連接桿;16、調節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發明內容、特點及功效,茲例舉以下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請參閱圖1:一種用于模型構建中的大鼠束縛裝置,該用于模型構建中的大鼠束縛裝置設置有透明束縛裝置、裝鼠裝置、固定裝置;所述透明束縛裝置設置有透明束縛裝置外體1、透明束縛裝置內體2、透明束縛裝置外體套環3、透明束縛裝置入口4、調節螺栓16、透明束縛裝置前端旋轉板閥8、取樣孔11;裝鼠裝置設置有裝鼠裝置入口5、裝鼠裝置前端固定環6、裝鼠裝置后端固定圈7;固定裝置設置有固定裝置第一支架9、套環螺栓10、底板12、固定裝置第二支架14;
所述透明束縛裝置內體2嵌套在透明束縛裝置外體1內,調節螺栓16通過透明束縛裝置外體1上開設的螺孔與透明束縛裝置內體2連接,透明束縛裝置外體套環3套在透明束縛裝置外體1上并通過套環螺栓10與固定裝置第一支架9連接,取樣孔11開設在透明束縛裝置外體1上,透明束縛裝置前端旋轉板閥8設置在透明束縛裝置外體1外部并位于取樣孔11前端,透明束縛裝置入口4位于透明束縛裝置前端旋轉板閥8前端,透明束縛裝置入口4穿過裝鼠裝置后端固定圈7、裝鼠裝置前端固定環6與裝鼠裝置入口5連接;
所述裝鼠裝置后端固定圈7連接在透明束縛裝置入口4外部,裝鼠裝置后端固定圈7連接裝鼠裝置前端固定環6,裝鼠裝置前端固定環6連接在裝鼠裝置入口5外部并固定在底板12上,裝鼠裝置入口5通過固定裝置第二支架14與底板12連接;固定裝置第一支架9連接底板12。
進一步,所述固定裝置還設置有位于底板12下部的滾輪13。
進一步,透明束縛裝置入口4通過連接桿15與裝鼠裝置后端固定圈7連接。
進一步,所述透明束縛裝置內體2上開有通孔。
所述透明束縛裝置外體1上還開有滑槽,調節螺栓16位于滑槽上。用于調節透明束縛裝置外體1與透明束縛裝置內體2相對位置。
進一步,所述透明束縛裝置入口4直徑小于裝鼠裝置入口5的直徑,裝鼠裝置前端固定環6直徑大于裝鼠裝置后端固定圈7的直徑。
進一步,所述透明束縛裝置、裝鼠裝置均采用透明塑料材料,便于觀察。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模型構建中的大鼠束縛裝置,改善了現有固定裝置,方便相關教學和教研工作;該裝置制作簡單、使用方便,可減少對鼠的損傷,減少鼠的應激反應,使實驗結果準確可靠;
在透明束縛裝置外體1上開設取樣孔11便于對大鼠提取化驗的血液和對其注射麻醉劑等,方便實驗進行,
透明束縛裝置外體1與透明束縛裝置內體2配合可為制作大鼠抑郁和慢性應激等模型提供實驗方便,裝鼠裝置利用大鼠具有受刺激后喜鉆洞的特性,可一手戴著手套輕輕抓住大鼠尾巴中部并提起,使大鼠的前爪接觸裝鼠裝置入口5,在大鼠欲逃跑時,放開大鼠尾巴,通過透明束縛裝置入口4的通道進入透明束縛裝置體,進入后即可旋轉關閉透明束縛裝置前端旋轉板閥8,禁止大鼠逃逸;裝鼠裝置解決了使大鼠鉆入鼠筒內,比較費力,在調整的過程中如不小心就會被大鼠咬到,給操作帶來危險的問題;
透明束縛裝置內體2設置的通孔可為大鼠呼吸方便,固定裝置可有效地對整個裝置提供穩定,而且通過滾輪13方便移動和全方位旋轉,便于從各個角度便于觀察大鼠的實時狀態。
以上所述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