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基于脛骨和股骨的截骨導板組件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014068閱讀:409來源:國知局
一種基于脛骨和股骨的截骨導板組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基于脛骨和股骨的截骨導板組件,包括通過力線相連接的脛骨導板和股骨導板,脛骨導板包括首尾依次連接的第一貼合部、第一連桿部和第一導向部;第一貼合部為與脛骨相貼合的弧形面;第一貼合部上靠近骨干端設置有2?4個第一克氏針孔,第一克氏針孔與第一導向部相連通,第一貼合部上還設置有第一鋸片導向槽,第一鋸片導向槽將第一貼合部分成兩個部分;第一導向部上設置有能夠容納擺鋸鋸片通過第二鋸片導向槽,第二鋸片導向槽為弧形槽;第一導向部上且與第一鋸片導向槽相垂直的方向設置有第一力線導向孔。本裝置減少手術損傷、縮短手術時間、提高復雜膝關節疾病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的成功率和普及率。
【專利說明】
一種基于脛骨和股骨的截骨導板組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基于脛骨和股骨的截骨導板組件。
【背景技術】
[0002]目前,膝關節的疾病發病率很高,特別是膝骨性關節炎,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仍然是目前最佳的治療方法,該手術有許多優點,但是該手術的手術量巨大。
[0003]但是,目前對于許多患者,尤其是膝關節畸形復雜、病情嚴重的患者;或者對于許多經驗尚淺的關節科醫生。在手術中往往遇到了許許多多的麻煩和難點:比如:難以判斷股骨遠端截骨量、脛骨平臺截骨量。這些難點往往導致:手術時間長(如尋找最準確的截骨位置)。手術損傷大(反復截骨),導致出血量大等并發癥。醫生往往無法擬定精準個性化的手術方案。
[0004]因此,復雜膝關節疾病的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的成功率不理想,并且手術治療難以普及;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成為了目前亟待解決的難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的問題,提供了一種基于脛骨和股骨的截骨導板組件。
[0006]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基于脛骨和股骨的截骨導板組件,包括通過力線相連接的脛骨導板和股骨導板,脛骨導板包括首尾依次連接的第一貼合部、第一連桿部和第一導向部;
[0007]第一貼合部為與脛骨相貼合的弧形面;第一貼合部上靠近骨干端設置有2-4個第一克氏針孔,第一克氏針孔與第一導向部相連通,第一貼合部上還設置有第一鋸片導向槽,第一鋸片導向槽將第一貼合部分成兩個部分;
[0008]第一導向部上設置有能夠容納擺鋸鋸片通過第二鋸片導向槽,第二鋸片導向槽為弧形槽;第一導向部上且與第一鋸片導向槽相垂直的方向設置有第一力線導向孔,第一力線導向孔內設置有力線。
[0009]進一步地,股骨導板包括首尾依次連接的第二貼合部、第二連桿部和第二導向部;
[0010]第二貼合部包括貼合在人體股骨內側髁的第二貼合部a和貼合在人體股骨外側髁的第二貼合部b;
[0011]第二導向部上設置有2-4個第二克氏針孔;第二導向部上設置有能夠容納擺鋸鋸片通過第三鋸片導向槽,第三鋸片導向槽為弧形槽;第二貼合部a和貼合在人體股骨外側髁的第二貼合部b設置于第三鋸片導向槽的兩側;第二導向部上且與第三鋸片導向槽相垂直的方向設置有第二力線導向孔,力線穿過第一力線導向孔和第二力線導向孔將脛骨導板和股骨導板相連接。
[0012]進一步地,第一連桿部上設置有患者信息標識。
[0013]進一步地,第二連桿部上設置有患者信息標識。
[0014]進一步地,該基于脛骨和股骨的截骨導板組件通過3D打印制作而成。
[0015]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可以獲得包括以下技術效果:
[0016]I)本裝置減少手術損傷、縮短手術時間、提高復雜膝關節疾病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的成功率和普及率。
[0017]2)在手術中,本裝置可以快速的確定股骨遠端截骨和脛骨平臺截骨的位置、角度等。
[0018]當然,實施本實用新型的任一產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時達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術效果O
【附圖說明】

[0019]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20]圖1是本實用新型基于脛骨和股骨的截骨導板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1 ]圖2是本實用新型脛骨導板正面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3是本實用新型股骨導板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中,1.力線,2.腔骨導板,3.股骨導板,4.第一貼合部,5.第一連桿部,6.第一導向部,7.第一克氏針孔,8.第一鋸片導向槽,9.第二鋸片導向槽,10.第一力線導向孔,11.患者信息標識,12.第二貼合部,13.第二連桿部,14.第二導向部,15.第二貼合部a,16.第二貼合部b,17.第三鋸片導向槽,18.第二力線導向孔,19.第二克氏針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以下將配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藉此對本實用新型如何應用技術手段來解決技術問題并達成技術功效的實現過程能充分理解并據以實施。
[0025]本實用新型基于脛骨和股骨的截骨導板組件,如圖1所示,包括通過力線I相連接的脛骨導板2和股骨導板3,如圖2所示,脛骨導板2包括首尾依次連接的第一貼合部4、第一連桿部5和第一導向部6;
[0026]第一貼合部4為與脛骨相貼合的弧形面;第一貼合部4上靠近骨干端設置有2-4個第一克氏針孔7,第一克氏針孔7與第一導向部6相連通,第一貼合部4上還設置有第一鋸片導向槽8,第一鋸片導向槽8將第一貼合部4分成兩個部分;
[0027]第一導向部6上設置有能夠容納擺鋸鋸片通過第二鋸片導向槽9,第二鋸片導向槽9為弧形槽;第一導向部6上且與第一鋸片導向槽8相垂直的方向設置有第一力線導向孔10,第一力線導向孔10內設置有力線I。
[0028]如圖3所示,股骨導板3包括首尾依次連接的第二貼合部12、第二連桿部13和第二導向部14;
[0029]第二貼合部12包括貼合在人體股骨內側髁的第二貼合部al5和貼合在人體股骨外側髁的第二貼合部bl6;
[0030]第二導向部14上設置有2-4個第二克氏針孔19,第二導向部14上設置有能夠容納擺鋸鋸片通過第三鋸片導向槽17,第三鋸片導向槽17為弧形槽;第二貼合部al5和貼合在人體股骨外側髁的第二貼合部bl6設置于第三鋸片導向槽17的兩側;第二導向部14上且與第三鋸片導向槽17相垂直的方向設置有第二力線導向孔18,力線I穿過第一力線導向孔10和第二力線導向孔18將脛骨導板2和股骨導板3相連接。
[0031]第一連桿部I和第二連桿部13上均設置有患者信息標識11。該基于脛骨和股骨的截骨導板組件通過3D打印制作而成。
[0032]本實用新型基于脛骨和股骨的截骨導板組件是通過以下方式制備得到的:將患者術前的膝關節三維CT數據進行加工后建立數據模型,后進行相關設計,分為股骨部分(股骨導板設計)和脛骨部分(脛骨導板設計);
[0033]I)股骨導板設計:
[0034]1.1)三維重建雙下肢;
[0035]1.2)通過軟件,確定股骨機械軸;
[0036]1.3)通過軟件,確定垂直股骨機械軸,確定股骨遠端截骨面;
[0037]1.4)通過軟件,模擬出股骨遠端截骨后的狀態;
[0038]1.5)通過軟件,計算出手術中“股骨導板”與“股骨課”貼合的部位范圍,生成術中股骨導板貼面;
[0039]1.6)依據上述預設的股骨遠端截骨面,做模擬鋸片,根據鋸片切跡做擺鋸扇形限位槽第二鋸片導向槽9;
[0040]1.7)平行股骨機械軸,預留參考克氏針孔位;
[0041]1.8)克氏針固定,打印患者信息標識11,完成導板和股骨(或股骨骨性模型)的貼合;制備得到脛骨導板2。
[0042]2)脛骨導板設計:
[0043 ] 2.1)軟件模擬出脛骨遠端(踝關節)冠狀面中心;
[0044]2.2)軟件計算并找到“內踝尖”(位于脛骨遠端);
[0045]2.3)以上述兩步驟為基礎,軟件計算出脛骨機械軸,具體的:過距骨中心,髓腔走形,靠近外側皮質、脛骨平臺中心幾個因素綜合考慮得到脛骨機械軸
[0046]2.4)以步驟2.1)和步驟2.2)為基礎,軟件計算出脛骨機械軸;
[0047 ] 2.5)軟件計算出脛骨平臺中心;
[0048]2.6)垂直連接脛骨結節內三分之一與脛骨平臺中心的連線,結合兩髁的運行軌跡,得到脛骨平臺旋轉軸;
[0049]2.7)按手術計劃設計并得到脛骨平臺截骨平面:例如,在患者脛骨平臺內側最低點下降4MM得到初始截面,再向后傾5°得到最終截面。
[0050]2.8)通過軟件,計算出手術中“脛骨導板”與“脛骨平臺”貼合的部位范圍,生成術中脛骨平臺截骨導板貼面第二貼合部12;
[0051]2.9)依據上述預設的脛骨平臺截骨面,做模擬鋸片,根據鋸片切跡做擺鋸扇形第四鋸片導向槽17;
[°°52] 2.10)設計體外克氏針參考孔位;
[0053]2.11)克氏針固定,打印患者信息標識11,完成導板和脛骨骨(或脛骨骨性模型)的貼合;制備得到股骨導板3。
[0054]將上述材料制備完成后,合格的產品進行消毒后投入手術;將第一貼合部4與脛骨相貼合,其內部表面能與骨表面完美結合;在脛骨導板的截骨線平面有第一鋸片導向槽8,能剛好容納擺鋸鋸片通過;在脛骨導板靠近骨干端有2-4個第一克氏針孔7,能剛好容納克氏針穿過導板到骨骼里,從而將脛骨導板固定在骨骼上;第一導向部6是脛骨導板控制截骨位置、角度、平面等參數部分;第一導向部6選材規則、厚實,能很好的對鋸片方向和位置進行引導;在第一導向部6截骨線平面有較深的第二鋸片導向槽9,能剛好容納擺鋸鋸片通過,該槽兩端設計成弧形,使得鋸片所到達的區域呈扇形,即在水平方向上擺動靈活;在第一導向部6靠近骨干端有第一克氏針孔7,能剛好容納克氏針穿過脛骨導板到骨骼里,從而將脛骨導板固定在骨骼上。股骨導板3的使用方法同脛骨導板2,此時,用力線I將脛骨導板2和股骨導板3相連接,使穿過脛骨導板2和股骨導板3的鋸片平行設置,將截骨保持平行。
[0055]上述說明示出并描述了實用新型的若干優選實施例,但如前所述,應當理解實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應看作是對其他實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種其他組合、修改和環境,并能夠在本文所述實用新型構想范圍內,通過上述教導或相關領域的技術或知識進行改動。而本領域人員所進行的改動和變化不脫離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則都應在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基于脛骨和股骨的截骨導板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過力線(I)相連接的脛骨導板(2)和股骨導板(3),所述脛骨導板(2)包括首尾依次連接的第一貼合部(4)、第一連桿部(5)和第一導向部(6); 所述第一貼合部(4)為與脛骨相貼合的弧形面;所述第一貼合部(4)上靠近骨干端設置有2-4個第一克氏針孔(7),所述第一克氏針孔(7)與第一導向部(6)相連通,所述第一貼合部(4)上還設置有第一鋸片導向槽(8),所述第一鋸片導向槽(8)將第一貼合部(4)分成兩個部分; 所述第一導向部(6)上設置有能夠容納擺鋸鋸片通過第二鋸片導向槽(9),所述第二鋸片導向槽(9)為弧形槽;所述第一導向部(6)上且與第一鋸片導向槽(8)相垂直的方向設置有第一力線導向孔(10),所述第一力線導向孔(10)內設置有力線(I)。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脛骨和股骨的截骨導板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股骨導板(3)包括首尾依次連接的第二貼合部(12)、第二連桿部(13)和第二導向部(14); 所述第二貼合部(12)包括貼合在人體股骨內側髁的第二貼合部a(15)和貼合在人體股骨外側髁的第二貼合部b( 16); 所述第二導向部(14)上設置有2-4個第二克氏針孔(19),所述第二導向部(14)上設置有能夠容納擺鋸鋸片通過第三鋸片導向槽(17),所述第三鋸片導向槽(17)為弧形槽;所述第二貼合部a(15)和貼合在人體股骨外側髁的第二貼合部b(16)設置于第三鋸片導向槽(17)的兩側;所述第二導向部(14)上且與第三鋸片導向槽(17)相垂直的方向設置有第二力線導向孔(18),所述力線(I)穿過第一力線導向孔(10)和第二力線導向孔(18)將脛骨導板(2)和股骨導板(3)相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脛骨和股骨的截骨導板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桿部(5)上設置有患者信息標識(11)。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脛骨和股骨的截骨導板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連桿部(13)上設置有患者信息標識(11)。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基于脛骨和股骨的截骨導板組件,其特征在于,該基于脛骨和股骨的截骨導板組件通過3D打印制作而成。
【文檔編號】A61B17/15GK205697912SQ201620586108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15日
【發明人】鐘達, 王成功, 胡念, 廖前德, 楊序程
【申請人】中南大學湘雅醫院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邵县| 广汉市| 平昌县| 黔东| 万山特区| 浪卡子县| 鄂托克旗| 子洲县| 明星| 鹿邑县| 科尔| 克什克腾旗| 苍山县| 乐东| 朝阳市| 共和县| 阳泉市| 寿光市| 桓仁| 托里县| 绥芬河市| 类乌齐县| 武乡县| 闻喜县| 调兵山市| 汶上县| 浠水县| 昌宁县| 西畴县| 密云县| 霍林郭勒市| 鹤岗市| 沭阳县| 沈丘县| 长岭县| 寿阳县| 荃湾区| 阿合奇县| 和静县| 广河县| 岑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