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用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鎖骨弧形鈦合金板。
背景技術:
鎖骨骨折是臨床上非常常見的骨折,目前手術治療方法主要是:骨折切開復位鋼板或髓內針內固定。手術過程中需切開骨膜,使用電鉆螺絲刀,可能會損傷臨近血管神經及肺尖,手術較復雜,術中術后并發癥較多。
現有技術的醫用鈦金屬板表面硬、與生物組織接觸不好、生物相溶性差、在日射下容易局部升溫,且固定困難。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鎖骨弧形鈦合金板。
本實用新型提供鎖骨弧形鈦合金板,包括與鎖骨形狀一致、采用醫用鈦合金制成呈S型的接骨板和將接骨板與鎖骨連接的固定爪,所述接骨板包括本體、丙烯酸樹脂骨水泥層及醫用硅橡膠層,所述本體包括多個通孔,所述醫用硅橡膠層環設于所述通孔的外周緣,所述丙烯酸樹脂骨水泥層覆蓋于所述本體除去所述通孔外周緣的剩余表面。
優選的,所述接骨板臨近所述固定爪一側的表面通過弧面過渡結構朝向所述本體的內部凹入。
優選的,所述接骨板的凹入面根據用戶鎖骨的尺寸設定不同的弧度。
優選的,多個所述通孔間隔形成于所述本體上。
優選的,還包括多個鈦螺釘,所述鈦螺釘與所述通孔數量相同且可通過所述通孔擰入鎖骨。
優選的,所述固定爪與所述本體為一體結構。
優選的,所述的固定爪與所述本體平面垂直。
相較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鎖骨弧形鈦合金板靠固定爪將接骨板夾緊在鎖骨骨折處,是將丙烯酸樹脂骨水泥、醫用硅橡膠及醫用鈦合金相結合形成的鎖骨弧形鈦合金板,植入人體內后患者感覺舒適,無熱感和冷感,操作簡單方便,術中術后并發癥少,更加貼近人體的同時更容易固定,且終身不用取出。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鎖骨弧形鈦合金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鎖骨弧形鈦合金板A-A的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1描述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
本實用型新公開鎖骨弧形鈦合金板,請同時參閱圖1和圖2,所述鎖骨弧形鈦合金板包括與鎖骨形狀一致、采用醫用鈦合金制成呈S型的接骨板1和將接骨板1與鎖骨連接的固定爪3。
所述接骨板1包括本體11、丙烯酸樹脂骨水泥層12及醫用硅橡膠層13,所述本體11包括多個通孔2,所述醫用硅橡膠層13環設于所述通孔2的外周緣,所述丙烯酸樹脂骨水泥層12覆蓋于所述本體除去所述通孔2外周緣的剩余表面。
所述接骨板1臨近所述固定爪3一側的表面通過弧面過渡結構朝向所述本體的內部凹入,進一步的,所述接骨板1的凹入面根據用戶鎖骨的尺寸設定不同的弧度。
多個所述通孔2間隔形成于所述本體11上,在本實施例中,還包括多個鈦螺釘(圖未視),所述鈦螺釘與所述通孔2數量相同且可通過所述通孔2擰入鎖骨。
優選的,所述固定爪3與所述本體11為一體結構;且所述的固定爪3與所述本體11平面垂直。
在手術時,只需將接骨板1置于鎖骨骨折處,用醫用鉗將固定爪3與鎖骨夾緊,即可將鋼板與鎖骨固定。免去了使用普通鋼板時,需要通過螺釘固定的過程,不需切開骨膜,不需用電鉆螺絲刀,不會損傷臨近血管神經及肺尖,術中術后并發癥少。另外由于接骨板1上仍設置有通孔2,在必要時,也可繼續加裝鈦螺釘固定,并在通孔2的周圍設置醫用硅橡膠層13,增加鈦螺釘的連接強度,進一步提高接骨板1的穩固性。
可以理解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接骨板1結構不僅僅局限于鎖骨形狀的S型接骨板,可以根據患者的不同患病部位,將接骨板制成不同的形狀和結構,進一步的,所述接骨板1優先選用TC4鈦合金一體成型。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鎖骨弧形鈦合金板靠固定爪將接骨板夾緊在鎖骨骨折處,是將丙烯酸樹脂骨水泥、醫用硅橡膠及醫用鈦合金相結合形成的鎖骨弧形鈦合金板,植入人體內后患者感覺舒適,無熱感和冷感,操作簡單方便,術中術后并發癥少,更加貼近人體的同時更容易固定,且終身不用取出。
上述實施例,只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實施范圍,故凡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所述內容所做的等效變化,均應包括在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