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輔助用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PICC上臂支撐架。
背景技術:
在現有的臨床治療過程中,尤其是針對于需要長期靜脈輸液,但外周淺靜脈條件差,不易穿刺成功,或需反復輸入藥物的患者,PICC置管是一種常用的治療手段。但是在置管使用過程中,患者因為長時間保持同一體位,從而引起的肢體麻木等不適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PICC上臂支撐架,該結構設計新穎,實用性強,能夠避免患者因為長時間保持同一體位而造成的不適感。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PICC上臂支撐架,它包括支撐架和活動塊,所述支撐架由橫板與縱板構成的L型結構,L型結構的表面中部開設有凹槽,橫板的底部設有活動塊,活動塊可沿著橫板的底部向外滑出,活動塊的上表面開設有通槽;所述凹槽和通槽的內部均設有棉墊,棉墊與凹槽之間及棉墊與通槽之間均通過魔術貼連接。
根據上述的PICC上臂支撐架,所述橫板的底部設有兩條滑軌,活動塊的上端設有與兩條滑軌相匹配的滑槽。
根據上述的PICC上臂支撐架,在靠近所述橫板自由端的活動塊的側面上設有拉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
1. 本實用新型結構包括支撐架和活動塊,所述支撐架由橫板與縱板構成的L型結構,L型結構的表面中部開設有凹槽,橫板的底部設有活動塊,活動塊可沿著橫板的底部向外滑出,活動塊的上表面開設有通槽;所述凹槽和通槽的內部均設有棉墊,棉墊與凹槽之間及棉墊與通槽之間均通過魔術貼連接;由于L型結構的表面中部開設有凹槽,可以將手臂置于其中而是手臂不至于滑落或者發生位移;由于凹槽和通槽的內部均設有棉墊,棉墊與凹槽之間及棉墊與通槽之間均通過魔術貼連接,該結構便于將棉墊拆卸下來清洗;由于滑動塊的設計可以根據人的上臂長度不同拉長縮短,凹槽及通槽的深度以能放入手臂不會滑掉為宜;總之該結構能夠避免患者因為長時間保持同一體位而造成的不適感。
2. 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簡單、合理,成本低廉,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活動塊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參照圖1和圖2所示,一種PICC上臂支撐架,它包括支撐架1和活動塊2,所述支撐架1由橫板11與縱板12構成的L型結構,L型結構的表面中部開設有凹槽3,橫板11的底部設有活動塊2,活動塊2可沿著橫板11的底部向外滑出,活動塊2的上表面開設有通槽4,在靠近所述橫板11自由端的活動塊的側面上設有拉手5;所述凹槽3和通槽4的內部均設有棉墊6,棉墊與凹槽之間及棉墊與通槽之間均通過魔術貼7連接。
根據實際的生產需要,橫板11的底部可設有兩條滑軌8,活動塊2的上端設有與兩條滑軌相匹配的滑槽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