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工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蝶式約束帶。
背景技術:
進入昏迷狀態或者頭部受到重創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會出現多發性狂躁不安,在臨床上多表現為,不斷試圖起身和上肢無意識揮舞抓取,不斷試圖起身會導致患者上軀干不穩定,極易造成二次傷害,如果顱內有積血,嚴重時會導致死亡,上肢揮舞抓取會造成輸液管和其他監測儀器的松亂,影響患者的治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蝶式約束帶,約束患者的體位。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蝶式約束帶,包括主體帶,以及間隔設置在主體帶上的第一固定帶和第二固定帶,第一固定帶和第二固定帶均與主體帶平行且位于主體帶的同側,所述第一固定帶和第二固定帶設置在主體帶的中部位置,所述第一固定帶自由端的正面設有魔術貼母面,第二固定帶自由端的背面設有魔術貼子面。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帶和第二固定帶以主體帶的中線對稱設置。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帶和第二固定帶均有兩條,兩條第一固定帶一字排布,兩條第二固定帶一字排布。
進一步的,所述主體帶的材質為棉布。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帶和第二固定帶均為腹帶。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帶和第二固定帶與主體帶縫合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主體帶長度為180cm,寬度為50cm;所述第一固定帶和第二固定帶長度均為90cm,寬度均為25cm。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帶與第二固定帶的間隔距離為50cm。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且操作方便,極大的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和降低了護理人員的勞動強度;主體帶與病床的固定不需要依靠其他裝置,節約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固定在病床上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主體帶、2-床架、3-第一固定帶、4-第二固定帶、5-魔術貼母面、6-魔術貼子面、7-床墊。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公開的蝶式約束帶,包括主體帶1,以及間隔設置在主體帶1上的第一固定帶3和第二固定帶4,第一固定帶3和第二固定帶4均與主體帶1平行且位于主體帶1的同側,第一固定帶3和第二固定帶4設置在主體帶1的中部位置,第一固定帶3自由端的正面設有魔術貼母面5,第二固定帶4自由端的背面設有魔術貼子面6。第一固定帶3和第二固定帶4以主體帶1的中線對稱設置。為了增加約束效果,第一固定帶3和第二固定帶4均有兩條,兩條第一固定帶3一字排布,兩條第二固定帶4一字排布。主體帶1的材質為棉布,第一固定帶3和第二固定帶4均為腹帶,第一固定帶3和第二固定帶4與主體帶1縫合連接。
如圖2所示,病床包括床架2和床墊7,使用時,先把主體,1攤在床墊7上,主體帶1的兩端夾入床墊7與床架2的縫隙中,從而使蝶式約束帶固定在病床上,然后病人躺在主體帶1的中部區域上,操作人員將第一固定帶3和第二固定帶4翻過來綁在患者身上,并通過魔術貼將第一固定帶3和第二固定帶4固定連接。
實施例2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的區別在于:主體帶1長度為180cm,寬度為50cm;第一固定帶3和第二固定帶4長度均為90cm,寬度均為25cm。第一固定帶3與第二固定帶4的間隔距離為50cm。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蝶式約束帶與病床的固定不需要依靠其他裝置,且操作方便,極大的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和降低了護理人員的勞動強度。
當然,本實用新型還可有其它多種實施方式,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及其實質的情況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根據本實用新型作出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但這些相應的改變和變形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