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相關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血液凈化系統。
背景技術:
血漿置換(TPE)屬于一種臨床治療方法,即通過體外循環或者手工的方法去除患者血漿,而保留其他有用的血液成分,同時補充健康獻血員的血漿,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血漿交換作為一種特殊的治療手段,在許多疾病的治療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治療效果已經得到了肯定。針對某些疾病,例如,TTP、重癥肌無力和格林-巴列綜合癥等,血漿交換治療已經納入一線治療方案中。目前血漿分離技術主要分為離心法和血漿濾過法。
在雙重濾過血漿置換療法中,使用的是模型血漿分離器分離出來的血漿,再利用血漿成分分離器進行濾過,將含有致病物質的免疫球蛋白亞型及高分子量蛋白從血漿中清除,而白蛋白等低分子量蛋白與血細胞成分以及置換液的血液制劑一起回輸體內的治療方法。這樣使用模型血漿分離器,存在幾個問題:1、利用模型血漿分離器進行血液凈化治療后,研究發現會造成患者紅細胞、血紅蛋白、血小板和白細胞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失。2、利用模型血漿分離器進行血液凈化治療,有7.7%的幾率發生破膜而造成治療提前停止或需要更換新的血漿分離器繼續治療,這不僅增加了患者的醫療費用和工作人員的工作量,而且會影響患者的預后。
目前有利用離心法的血細胞采集機進行血漿置換治療,其可以利用離心重力把血液分開成不同成分的原理來達到分離血漿的方法去除患者血漿,而保留其他有用的血液成分,同時補充健康獻血員的血漿,以達到血漿置換治療的治療目的。其優點在于:1、用離心法分離血漿從而避免了膜型血漿分離器帶來的破膜反應;2、與膜型血漿分離器相比,治療后造成患者紅細胞、血紅蛋白、血小板和白細胞的損失更少。3、單針操作,可以減少患者痛苦 ,減少醫護人員負擔 ,采集過程中患者更自如。其缺點在于: 1、不加選擇的清除了患者的血漿,在清除有害物質的同時去掉了患者血液中的有益成分;2、治療過程中補充健康獻血員的血漿,回輸異體血漿也存在一定幾率的輸血的不良反應,影響患者的預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血液凈化系統。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按照以下技術方案實施的:
一種血液凈化系統,包括血漿分離系統和血漿過濾系統,所述血漿分離系統包括離心杯,所述血漿過濾系統包括血漿過濾器。
進一步的,包括血液流通管和血泵,所述血泵的一端與血液流通管連接,所述血泵的另一端與離心杯的入口連通,所述離心杯的出口與血漿過濾器的進血口連通,所述血漿過濾器上設有廢液出口,所述廢液出口連接有廢液袋,所述血漿過濾器的出血口與濾過液泵連通,所述濾過液泵的另一端與血漿袋的進口連通,所述血漿袋的出口與血漿中轉袋的進口連通,所述血漿中轉袋的出口連接有血漿泵,所述血漿泵的另一端與血泵連通。
進一步的,所述血液流通管上連接有抗凝劑泵,所述抗凝劑泵與抗凝劑袋的出口連通。
進一步的,所述離心杯的出口處設有空氣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本新型將血細胞采集機的離心技術和血漿成分分離器的過濾技術相結合,達到單針操作減輕患者的痛苦、減少患者治療后紅細胞、血紅蛋白、血小板和白細胞的損失,避免膜型血漿分離器帶來的破膜反應,大大提高了血液凈化治療的治療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在此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以及說明用來解釋本實用新型,但并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如圖1所示的一種血液凈化系統,包括血漿分離系統和血漿過濾系統,所述血漿分離系統包括離心杯2,所述血漿過濾系統包括血漿過濾器4。該血液凈化系統包括血液流通管12和血泵1,所述血泵1的一端與血液流通管12連接,所述血泵1的另一端與離心杯2的入口連通,所述離心杯2的出口與血漿過濾器4的進血口連通,所述離心杯2的出口處設有空氣袋3,所述血漿過濾器4上設有廢液出口,所述廢液出口連接有廢液袋5,所述血漿過濾器4的出血口與濾過液泵6連通,所述濾過液泵6的另一端與血漿袋7的進口連通,所述血漿袋7的出口與血漿中轉袋8的進口連通,所述血漿中轉袋8的出口連接有血漿泵9,所述血漿泵9的另一端與血泵1連通,所述血液流通管12上連接有抗凝劑泵11,所述抗凝劑泵11與抗凝劑袋10的出口連通。
本新型將血細胞采集機的離心技術和血漿成分分離器的過濾技術相結合,達到單針操作減輕患者的痛苦、減少患者治療后紅細胞、血紅蛋白、血小板和白細胞的損失,避免膜型血漿分離器帶來的破膜反應,大大提高了血液凈化治療的治療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不限于上述具體實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出的技術變形,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