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新型神經外科用引流裝置。
背景技術:
臨床上在給病人進行神經外科手術引流時要求引流管的最高點位于外耳道上方的15厘米處,確保引流時一定的腦室內壓力,防止腦脊液的反流,現有的設備操作起來不夠準確,且比較麻煩,增加了醫務人員的工作難度。為此,我們提出一種新型神經外科用引流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神經外科用引流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新型神經外科用引流裝置,包括積液倉,所述積液倉的頂部設置有控制器、顱內壓監護儀和引流泵,所述引流泵的出液端通過管道與連通積液倉連通,所述引流泵的頂部連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內部設置有引流管和導線,且套管的內部的空隙部分設置有加強金屬絲,所述套管遠離引流泵的一端固定連接有針頭,所述針頭遠離套管的一端設置有顱內壓檢測探頭,所述針頭的側壁上開有引流孔,所述引流泵通過引流管連通引流孔,所述顱內壓監護儀通過導線電性連接顱內壓檢測探頭,所述控制器分別電性連接引流泵和顱內壓監護儀。
優選的,所述積液倉的一側底端設置有出液管。
優選的,所述出液管上設置有閥門。
優選的,所述引流泵為伺服泵。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在給病人進行神經外科手術引流時,減輕了醫務人員的工作難度;通過顱內壓監護儀與顱內壓檢測探頭配合檢測顱內壓力,控制器根據顱內壓監護儀檢測的數據控制引流泵,可以控制引流的速度,不會出現虹吸、反流等現象;引流管設置在套管內,可以防止引流管彎折影響引流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針頭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套管截面示意圖。
圖中:1積液倉、2控制器、3顱內壓監護儀、4引流泵、5管道、6套管、7引流管、8導線、9加強金屬絲、10針頭、11顱內壓檢測探頭、12引流孔、13出液管、14閥門。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新型神經外科用引流裝置,包括積液倉1,積液倉1的一側底端設置有出液管13,出液管13上設置有閥門14,積液倉1的頂部設置有控制器2、顱內壓監護儀3和引流泵4,引流泵4為伺服泵,引流泵4的出液端通過管道5與連通積液倉1連通,引流泵4的頂部連接有套管6,套管6的內部設置有引流管7和導線8,且套管6的內部的空隙部分設置有加強金屬絲9,套管6遠離引流泵4的一端固定連接有針頭10,針頭10遠離套管6的一端設置有顱內壓檢測探頭11,針頭10的側壁上開有引流孔12,引流泵4通過引流管7連通引流孔12,顱內壓監護儀3通過導線8電性連接顱內壓檢測探頭11,控制器2分別電性連接引流泵4和顱內壓監護儀3。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在給病人進行神經外科手術引流時,減輕了醫務人員的工作難度;通過顱內壓監護儀3與顱內壓檢測探頭11配合檢測顱內壓力,控制器2根據顱內壓監護儀3檢測的數據控制引流泵4,可以控制引流的速度,不會出現虹吸、反流等現象;引流管7設置在套管6內,可以防止引流管7彎折影響引流效果。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