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靠背高度可調的輪椅。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現代科技的不斷進步,也使得輪椅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各種功能的輪椅層出不窮,滿足了更多人的不同需求,但是,目前的輪椅靠背均不能移動,因而導致身材過于高大或者矮小的病人,在使用一般輪椅時,靠背位置不合適,給人們帶來了很大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靠背高度可調的輪椅,以解決普通輪椅靠背不可調、使用不方便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靠背高度可調的輪椅,包括座位,座位后側向上豎直設置兩個伸縮桿,兩個伸縮桿之間豎直并列設置有上靠背和下靠背,兩個伸縮桿之間、且位于上靠背的上方連接有水平設置的支撐桿,支撐桿上設置有用于支撐使用者頸部和頭底部的頸托,頸托內部設置有若干個用于按摩頸部和頭部的按摩柱。
進一步的,座位、上靠背和下靠背上均開設有若干個透氣孔。
進一步的,每個伸縮桿,均包括固定于座位上方的外套管,每個外套管內均套裝有內管,每個內管上設置有彈性突起,每個外套管上并列設置有多個供彈性突起露出的孔。
進一步的,還包括安全帶,安全帶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兩個伸縮桿上,安全帶上還設置有打開或閉合安全帶的插扣。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設置有伸縮桿,可方便調節靠背的高度,使輪椅適應不同身高的患者乘坐,通過設置有帶突起的頸托,以對頸部和頭部進行有效支撐,避免頸部受傷的使用者再次傷到頸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靠背高度可調的輪椅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頸托,2.上靠背,3.插扣,4.安全帶,5.座位,6.外套管,7.內管,8.下靠背。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靠背高度可調的輪椅,如圖1所示,包括座位5,座位5后側向上豎直設置兩個伸縮桿,兩個伸縮桿之間豎直并列設置有上靠背2和下靠背8。每個伸縮桿,均包括固定于座位5上方的外套管6,每個外套管6內均套裝有內管7,每個內管7上設置有彈性突起,每個外套管6上并列設置有多個供彈性突起露出的孔。通過在內管7上設置彈性突起和在外套管6上設置有多個與彈性突起相配合的孔,可以分檔次的調節伸縮桿的長度,進而調節靠背高度,形成不同的高度,可適用于不同身高的使用者使用。
通過伸縮桿可以對輪椅的靠背高度進行升降,以適應不同身高的人群。將靠背設計為分離式的上靠背2和下靠背8,可以在伸縮桿升高之后,依然對人體背部的頂部和底部均進行支撐,使得可以提供給使用者更舒適的乘坐體驗。
同時,在兩個伸縮桿之間、且位于上靠背的上方連接有水平設置的支撐桿,支撐桿上設置有用于支撐使用者頸部和頭底部的頸托1,頸托1內部設置有若干個用于按摩頸部和頭部的按摩柱。本實用新型的使用過程為:
對于一些頸部受傷,頸部不能動的使用者,在輪椅的上方設計一個頸托1是十分必要的,該頸托1可以很好的限制及托住使用者的頸部,并且通過頸托1內部的按摩柱,還可以對使用者的頸部進行放松和按摩,更大的發揮了輪椅的作用。
通常在座位5、上靠背2和下靠背8上均開設若干個透氣孔,避免長期坐在輪椅上,身體出現褥瘡的風險。同時增加使用者的使用體驗,乘坐更加舒適,特別是在夏天,使之透氣效果顯著增加。
還可以在輪椅上設計安全帶4,安全帶4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兩個伸縮桿上,安全帶4上還設置有打開或閉合安全帶4的插扣3。通過設置安全帶4,增加了安全性,使用者不會由于慣性而在下坡或者轉彎時被拋出輪椅,安全帶連接在伸縮桿6上可更加方便調節,以適應不同的使用者。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過程為:使用者正常使用輪椅,如果使用者的身材比較高大或者矮小,可以通過調整伸縮桿來調整上靠背2和下靠背8之間的間距,從而使其更適合使用者。同時,使用者可以將頸部后側靠在頸托1上,以對頸部和頭部進行有效支撐,避免頸部受傷的使用者再次傷到頸部。還可以根據需要,通過頸托1內部的按摩柱,還可以對使用者的頸部進行放松和按摩,健腦安神,聰耳明目,按摩同時還改善腦部的血液回流,提高大腦的攝氧量,有益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