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特別涉及一種俯沖臥位體位墊。
背景技術:
臨床上,許多患者術后需要俯沖臥位,由于這種臥位比較特殊,醫院的病床不能完全地輔助患者保持標準的姿勢,而臨床上又缺乏一種專用的俯沖臥位體位墊供患者使用,于是,患者只能通過使用衣服、枕頭、被褥等方式墊高自己的腹部,以達到俯沖姿勢,然而效果都不盡理想,難以長時間保持。
因此,就需要一種俯沖臥位體位墊,便于患者使用,有助于疾病的恢復,減輕患者痛苦。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俯沖臥位體位墊,便于患者使用,有助于疾病的恢復,減輕患者痛苦。
本實用新型的俯沖臥位體位墊,包括用于與床體貼合的床貼部、用于支撐人體胸腹部的俯沖部和用于連接床貼部與俯沖部的支撐部,所述床貼部、俯沖部及支撐部首尾相連并形成楔形塊結構;所述床貼部與俯沖部之間具有10°-50°的夾角,所述俯沖部上設有用于定位手臂的臂環;所述臂環以可拆卸方式連接于俯沖部;所述臂環包括弧形的環體,所述環體的兩端設有連接桿;所述俯沖部上設有用于與連接桿配合固定的臂環孔;所述連接桿穿過臂環孔并通過緊固件固定。
進一步,所述床貼部、俯沖部與支撐部由彈性材料一體成型。
進一步,所述彈性材料為海綿。
進一步,所述俯沖部與支撐部之間圓滑過渡連接。
進一步,所述床貼部與俯沖部之間具有15°-45°的夾角。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俯沖臥位體位墊,按照臨床標準的俯沖臥位姿勢設計,床貼部、俯沖部與支撐部形成的楔形塊結構給患者提供支撐的同時使患者舒適地保持體位姿勢,臂環的設置也使患者的手臂得到舒適放置,便于患者使用,有助于疾病的恢復,減輕患者痛苦;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實用性強,適于臨床各個科室的使用。
附圖說明
下部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沖部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臂環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沖部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臂環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的俯沖臥位體位墊,包括用于與床體貼合的床貼部1、用于支撐人體胸腹部的俯沖部2和用于連接床貼部1與俯沖部2的支撐部3,所述床貼部1、俯沖部2及支撐部3首尾相連并形成楔形塊結構;所述床貼部1與俯沖部2之間具有10°-50°的夾角α,所述俯沖部2上設有用于定位手臂的臂環4;所述床貼部1、俯沖部2與支撐部3可由彈性材料一體成型,彈性材料為海綿,便于加工、制造,降低生產成本,形成柔性支撐,提高患者使用的舒適度;所述俯沖部2與支撐部3之間圓滑過渡連接,避免出現尖角結構而使患者感到不適;床貼部1與俯沖部2之間的夾角α可進一步縮小至15°-45°,使用時可根據需要選擇不同的型號,提高適用范圍;本實施例中,所述臂環4以可拆卸方式連接于俯沖部2;便于安裝和拆卸;所述臂環4包括弧形的環體41,所述環體41的兩端設有連接桿42;所述俯沖部2上設有用于與連接桿42配合固定的臂環孔21;所述連接桿42穿過臂環孔21并通過緊固件5固定;環體41上套有柔性套;連接桿42上可設置螺紋,緊固5件可為螺母。
本實施例的俯沖臥位體位墊,按照臨床標準的俯沖臥位姿勢設計,床貼部1、俯沖部2與支撐部3形成的楔形塊結構給患者提供支撐的同時使患者舒適地保持體位姿勢,臂環4的設置也使患者的手臂得到舒適放置,便于患者使用,有助于疾病的恢復,減輕患者痛苦。
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