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尤其涉及一種尿道擴張導尿管。
背景技術:
:
尿道狹窄是泌尿外科較棘手的常見疾病,行尿道擴張是一種檢查和治療的重要手段,目前,使用的導尿管既可以導尿又可以擴張尿道,對擴張尿道、治療尿道狹窄或前列腺肥大等有良好的效果,但是對于大多數尿道狹窄的患者都存在著膀胱炎癥等問題,單獨進行吃藥治療膀胱內炎癥作用形不大,不能直接作用于患處,因此,目前醫院對于尿道狹窄患者進行擴張治療后,還會對患者進行膀胱消炎治療,分兩次手術治療,手術次數多增加了患者的治療痛苦和經濟負擔。
技術實現要素: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尿道擴張導尿管,該結構設計合理、新穎,能夠在做尿道擴張的時候進行膀胱內炎癥的治療,膀胱內治療直接作用于患處,治療效果好,尿道擴張和膀胱內炎癥一次手術治療,手術次數少,減輕了患者的治療痛苦和治療帶來的經濟負擔,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尿道擴張導尿管,包括一導尿管,其特征在于:在導尿管前端連接有自然狀態呈螺旋狀的膀胱引流管,膀胱引流管表面均勻分散設置有引流孔;在導尿管外圍包裹有擴張氣囊,擴張氣囊的兩端與導尿管密封連接,擴張氣囊通過通氣管連接有充氣氣囊;一第一三通管的一接口與所述導尿管的尾端可拆卸連接,第一三通管的另兩個接口分別通過管路與負壓吸引器和輸藥袋相連接。
所述擴張氣囊包括位于前側的第一擴張氣囊和位于后側的第二擴張氣囊,第一擴張氣囊通過第一通氣管連接充氣氣囊,第二擴張氣囊通過第二通氣管連接充氣氣囊。
第一通氣管穿過第二擴張氣囊與一第二三通管的出氣口相連,第二通氣管的尾端與第二三通管的另一出氣口相連,第二三通管的進氣口與充氣氣囊相連,第一通氣管和第二通氣管尾端側部均設置有泄壓閥。
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結構,結構設計合理、新穎,能夠在做尿道擴張的時候進行膀胱內炎癥的治療,膀胱內治療直接作用于患處,治療效果好,尿道擴張和膀胱內炎癥一次手術治療,手術次數少,減輕了患者的治療痛苦和治療帶來的經濟負擔,另外,擴張氣囊分為前后兩個,能夠交替進行尿道擴張,緩解了長時間撐漲尿道對患者的痛苦,交替擴張還可以對尿道內表面進行擠壓按摩,交替治療增加了治療的舒適度,適于廣泛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中,1導尿管,2膀胱引流管,3引流孔,41第一擴張氣囊,42第二擴張氣囊,51第一通氣管,52第二通氣管,6充氣氣囊,7第一三通管,8負壓吸引器,9輸藥袋,10泄壓閥,11第二三通管。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清楚說明本方案的技術特點,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并結合其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闡述。
如圖1-2中所示,一種尿道擴張導尿管,包括一導尿管1,在導尿管1前端連接有自然狀態呈螺旋狀的膀胱引流管2,膀胱引流管2表面均勻分散設置有引流孔3;在導尿管1外圍包裹有擴張氣囊,擴張氣囊的兩端與導尿管1密封連接,擴張氣囊通過通氣管連接有充氣氣囊6;一第一三通管7的一接口與所述導尿管1的尾端可拆卸連接,第一三通管7的另兩個接口分別通過管路與負壓吸引器8和輸藥袋9相連接。
所述擴張氣囊包括位于前側的第一擴張氣囊41和位于后側的第二擴張氣囊42,第一擴張氣囊41通過第一通氣管51連接充氣氣囊6,第二擴張氣囊42通過第二通氣管52連接充氣氣囊6。
第一通氣管51穿過第二擴張氣囊42與一第二三通管11的一出氣口相連,第二通氣管52的尾端與第二三通管11的另一出氣口相連,第二三通管11的進氣口與充氣氣囊6相連,第一通氣管51和第二通氣管52尾端側部均設置有泄壓閥10,這樣第一擴張氣囊41和第二擴張氣囊42可以交替的對尿道進行擴張,能夠緩解尿道長時間擴張給患者帶來的痛苦,擴張氣囊還可以對尿道內表面進行按摩,緩解內部的張力,增加了擴張治療的舒適度。
采用本實用新型的尿道擴張導尿管,導尿管1內有置入導絲,能夠保證膀胱引流管2處于直線狀態,方便在膀胱鏡下置入膀胱引流管2和導尿管1,膀胱引流管2置入膀胱內后,邊置入膀胱引流管2邊抽出導絲,直到膀胱引流管2完全置入到膀胱內后,直接抽出導絲,膀胱引流管2內抽出導絲后彎曲呈螺旋狀,增加了膀胱引流管2與膀胱內液的接觸面積,能夠快速的將內部尿液吸出,在使用擴張氣囊對尿道進行擴張的同時,能夠將膀胱內沖入治療藥物,藥物直接作用于患處,治療效果好,治療一段時間后能夠通過負壓吸引器8將藥物吸出,這樣在做尿道擴張的時候便對膀胱進行了治療,能夠一次性的完成兩種治療,減少了手術的次數,減輕了患者的痛苦。
上述具體實施方式不能作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對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進或變換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本實用新型未詳述之處,均為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的公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