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臨床護理用具,尤其涉及一種臨床護理用輪椅背加高裝置。
背景技術:
在臨床護理中,醫務人員需要將身體較虛弱的患者通過輪椅轉移到診斷、檢查的地方,或者推患者出病房呼吸新鮮空氣,現有技術的輪椅結構簡單,背部倚靠較低,不能給患者的后背上部、頭部和頸部足夠的倚靠,不適用于身體虛弱或頭、頸部不適的患者。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種臨床護理用輪椅背加高裝置,結構簡單那,拆裝方便,使用舒適度高。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臨床護理用輪椅背加高裝置,包括一對伸縮支撐桿、一對固定支撐桿、一對輪椅夾持部、一對連接合頁、一對鎖緊連接片、一對扣緊凸起、多個扣緊通孔、多根伸縮調節桿、多個調節桿連接銷軸、后背支撐墊、頸部支撐墊及頭部支撐墊;所述的一對伸縮支撐桿的下端分別與所述的一對固定支撐桿的上端同軸連接,所述的一對伸縮支撐桿上下伸縮并鎖緊;所述的一對輪椅夾持部分別對應設置在所述的一對固定支撐桿的下端,所述的一對輪椅夾持部為外側端開口的“C”形結構,所述的一對輪椅夾持部分別對稱夾持在輪椅的后端支撐桿上,使所述的一對伸縮支撐桿及一對固定支撐桿位于輪椅的后端支撐桿內側;所述的一對鎖緊連接片的一端分別通過所述的一對連接合頁對應連接在所述的一對輪椅夾持部的一側開口端上,所述的一對扣緊凸起分別對應設置在所述的一對輪椅夾持部的另一側開口端上,所述的多個扣緊通孔分別間隔設置在所述的一對鎖緊連接片的另一端,所述的一對扣緊凸起分別適配插入在所述的多個扣緊通孔內,使所述的一對鎖緊連接片分別包裹在所述的一對輪椅夾持部的開口端上;所述的多根伸縮調節桿通過多個調節桿連接銷軸交叉呈“X”形結構并連接在所述的一對伸縮支撐桿及一對固定支撐桿之間;所述的后背支撐墊設置在所述的一對伸縮支撐桿及一對固定支撐桿的前端面上,位于輪椅后背的上方,所述的頸部支撐墊及頭部支撐墊分別設置在所述的后背支撐墊的前端面上,位于所述的后背支撐墊的上部中央。
上述的臨床護理用輪椅背加高裝置,其中,所述的后背支撐墊的前端面上間隔設有多條背部承力條,位于所述的頸部支撐墊的下方。
上述的臨床護理用輪椅背加高裝置,其中,所述的一對鎖緊連接片的內壁上設有防滑墊,所述的一對鎖緊連接片通過所述的防滑墊套接在輪椅的后端支撐桿上。
上述的臨床護理用輪椅背加高裝置,其中,所述的一對固定支撐桿上分別對稱設有夾持部,位于所述的一對固定支撐桿的外側上部,所述的夾持部為外側端開口的圓環形結構。
上述的臨床護理用輪椅背加高裝置,其中,所述的一對鎖緊連接片上分別設有多條加強筋,位于所述的一對鎖緊連接片的外端面上。
本實用新型加裝在輪椅上,能用于頭部、頸部和背部的支撐,減少患者坐輪椅時的疲勞,減少醫務人員的護理不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臨床護理用輪椅背加高裝置的后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臨床護理用輪椅背加高裝置的鎖緊連接片的俯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臨床護理用輪椅背加高裝置的后背支撐墊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
請參見附圖1至附圖3所示,一種臨床護理用輪椅背加高裝置,包括一對伸縮支撐桿1、一對固定支撐桿2、一對輪椅夾持部3、一對連接合頁4、一對鎖緊連接片5、一對扣緊凸起6、多個扣緊通孔7、多根伸縮調節桿8、多個調節桿連接銷軸9、后背支撐墊10、頸部支撐墊11及頭部支撐墊12;所述的一對伸縮支撐桿1的下端分別與所述的一對固定支撐桿2的上端同軸連接,所述的一對伸縮支撐桿1上下伸縮并鎖緊;所述的一對輪椅夾持部3分別對應設置在所述的一對固定支撐桿2的下端,所述的一對輪椅夾持部3為外側端開口的“C”形結構,所述的一對輪椅夾持部3分別對稱夾持在輪椅的后端支撐桿上,使所述的一對伸縮支撐桿1及一對固定支撐桿2位于輪椅的后端支撐桿內側;所述的一對鎖緊連接片5的一端分別通過所述的一對連接合頁4對應連接在所述的一對輪椅夾持部3的一側開口端上,所述的一對扣緊凸起6分別對應設置在所述的一對輪椅夾持部3的另一側開口端上,所述的多個扣緊通孔7分別間隔設置在所述的一對鎖緊連接片5的另一端,所述的一對扣緊凸起6分別適配插入在所述的多個扣緊通孔7內,使所述的一對鎖緊連接片5分別包裹在所述的一對輪椅夾持部3的開口端上;所述的多根伸縮調節桿8通過多個調節桿連接銷軸9交叉呈“X”形結構并連接在所述的一對伸縮支撐桿1及一對固定支撐桿2之間;所述的后背支撐墊10設置在所述的一對伸縮支撐桿1及一對固定支撐桿2的前端面上,位于輪椅后背的上方,所述的頸部支撐墊11及頭部支撐墊12分別設置在所述的后背支撐墊10的前端面上,位于所述的后背支撐墊10的上部中央。
所述的后背支撐墊10的前端面上間隔設有多條背部承力條13,位于所述的頸部支撐墊11的下方,可用于承受背部倚靠的重量,防止后背支撐墊10變形或破裂。
所述的一對鎖緊連接片5的內壁上設有防滑墊14,所述的一對鎖緊連接片5通過所述的防滑墊14套接在輪椅的后端支撐桿上,可起到防滑的作用,確保本實用新型的加裝穩定。
所述的一對固定支撐桿2上分別對稱設有夾持部15,位于所述的一對固定支撐桿2的外側上部,所述的夾持部15為外側端開口的圓環形結構,可用于夾持拐杖等物件,取用更方便,掛賬大多較長,現有技術的輪椅無法攜帶,可夾持在固定支撐桿2上,使其隱藏于輪椅和本實用新型的后方,便于攜帶。
所述的一對鎖緊連接片5上分別設有多條加強筋16,位于所述的一對鎖緊連接片5的外端面上,可起到提高強度的作用,防止一對鎖緊連接片5破損斷裂。
使用時,將一對固定支撐桿2通過一對輪椅夾持部3夾持在輪椅的后端支撐桿上,一對鎖緊連接片5將一對輪椅夾持部3的開口端包裹封口,并通過一對扣緊凸起6扣緊,防止松脫,多個扣緊通孔7可用于調節一對鎖緊連接片5的鎖緊程度,以適用于不同管徑的輪椅的后端支撐桿,使其固定更牢靠;不同的輪椅的后端支撐桿之間的間距不同,多根伸縮調節桿8通過多個調節桿連接銷軸9旋轉來微調一對伸縮支撐桿1、一對固定支撐桿2之間的間距;后背支撐墊10能用于支撐背部,后背支撐墊10的高度可通過一對伸縮支撐桿1的伸縮來調節,頸部支撐墊11及頭部支撐墊12可為頭部、頸部提供支撐。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下端”、“上端”、“同軸”、“外側”、“后端”、“內側”、“上”、“下”、“一側”、“另一側”、“一端”、“另一端”、“內”、“之間”、“前端”、“上方”、“上部”、“中央”、“下方”、“外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設置”、“夾持”、“連接”、“固定”、“套接”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加裝在輪椅上,能用于頭部、頸部和背部的支撐,減少患者坐輪椅時的疲勞,減少醫務人員的護理不便。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附屬在其他相關產品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