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穿刺針。
背景技術:
乳腺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主要惡性腫瘤之一,占女性全部惡性腫瘤的百分之三十以上,高居首位。目前,乳腺癌的診斷方法很多,包括乳腺X線攝片、B超、乳腺導管內窺鏡等,但最終的確診仍然要依靠病理學診斷。活組織檢查(簡稱活檢)是獲得術前病理學診斷最常用的手段,它包括穿刺針活檢和手術活檢兩種方法。相對于手術活檢,穿刺針活檢對正常組織的破壞少,無疤痕,且費用也相對低廉。最重要的是,穿刺活檢可以使一部分乳腺良性病變的患者免去了不必要的手術。
雖然乳腺穿刺活檢具有如上多種優點,但是,由于活檢穿刺手術的操作方式所限,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風險。具體而言,腫瘤分為良性和惡性兩種。如果活檢穿刺的組織是良性病灶,那么無論如何也不會發生或促進其播散和轉移。如果活檢穿刺的組織是惡性病灶,當進行穿刺時,針頭必然會沾染腫瘤細胞,因此,腫瘤穿刺退針過程中也就必然會將針頭上沾染的腫瘤細胞帶入針道,發生腫瘤細胞種植,引發乳腺腫瘤細胞的針道轉移。腫瘤細胞的轉移是指惡性腫瘤細胞脫離其原發部位,通過血液循環和淋巴系統,游離到其他器官繼續繁殖生長,形成同樣性質的腫瘤。這就可能影響乳腺癌病人的復發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需解決的是現有腫瘤穿刺手術中,由于穿刺針的針頭沾染腫瘤細胞而帶來腫瘤針道轉移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提供一種穿刺針,包括一針體,所述針體包括:供電部;位于所述針體末端的第一組件;以及與所述第一組件可拆卸地連接的第二組件;所述第一組件包括一電極,所述供電部與所述電極電性連接,以向所述電極供電而改變所述第一組件的溫度。
可選地,所述針體內容設有導管導絲,所述第一組件的軸向長度為0.1cm至15cm。
可選地,所述第一組件還包括絕緣導熱層,所述絕緣導熱層涂覆于所述電極表面。
可選地,所述第一組件和所述第二組件螺紋連接,所述供電部包括至少兩個觸點,所述觸點位于所述第一組件和所述第二組件螺接處。
可選地,所述第一組件和所述第二組件卡接,所述供電部包括至少兩個觸點,所述觸點位于所述第一組件和所述第二組件螺接處。
可選地,所述供電部還包括連接于觸電的供電線,所述供電線穿經所述第二組件內。
可選地,所述穿刺針還包括至少一個溫度傳感器,用于獲取所述第一組件表面的溫度,并將所述第一組件表面的溫度發送于一處理單元。
可選地,所述處理單元連接于所述供電部,以控制所述供電部提供于所述電極的功率。
可選地,所述處理單元連接于一顯示單元,所述顯示單元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組件表面的溫度。
相對于現有的活檢穿刺針,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穿刺針具有一位于穿刺針末端且可拆卸的第一組件,該第一組件包括電極,穿刺針的供電部可以向該電極供電,以改變第一組件的溫度。當進行腫瘤穿刺手術后,可以通過供電部向第一組件供電,進而使得第一組件外表面溫度升高,而殺滅腫瘤細胞,避免了穿刺手術退針過程中針頭沾染腫瘤細胞而引導的腫瘤細胞針道轉移。降低了癌癥病人的復發率。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并結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穿刺針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穿刺針的第一組件及其局部放大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穿刺針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更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為達成預定發明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具體實施方式、結構、特征及功效,進行詳細說明。
如背景技術所述,現有腫瘤穿刺手術中,穿刺針的針頭沾染腫瘤細胞會帶來腫瘤針道轉移。
基于此,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提供一種穿刺針。參閱圖1,圖1是本實 用新型一實施例的穿刺針的結構示意圖。所述穿刺針包括一針體。所述針體包括供電部30、第一組件10和第二組件20。
所述第一組件10位于所述針體末端,所述第二組件20和所述第一組件10可拆卸地連接。所述第一組件10和所述第二組件20均為圓柱體,且直徑相同,這樣所述第一組件10和所述第二組件20即平滑地對接成一體。所述第一組件10的末端類似于現有穿刺針的末端,具有一針尖,可以執行穿刺操作。所述第二組件20可以由金屬材料制成,也可以由非金屬材料制成,本實用新型對此不做限定。
所述第一組件10包括一電極(如圖1中第一組件劃線陰影處所示),所述供電部30與所述電極電性連接,以向所述電極供電而改變所述第一組件10的溫度。
所述供電部30包括觸點和供電線,所述供電部30的供電線穿經所述第二組件內。若第二組件20由金屬材料制成,所述供電線外設有絕緣層,避免漏電。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觸點位于所述供電線的末端,當所述第一組件10和所述第二組件20連接時,所述觸點與所述第一組件10的電極接觸,繼而所述觸點能夠向所述第一組件10中的電極供電。所述第一組件10和所述第二組件20可以螺紋連接,例如圖1中所示,第一組件10具有外螺紋,第二組件20具有內螺紋,觸點位于第二組件20的內螺紋處,當第一組件10和第二組件20旋緊,該觸點即可與第一組件10的外螺紋(即電極)連接。
圖1所示實施例中,所述供電部包括兩個觸點,一個觸點用于提供正 電壓,另一個觸點用于提供負電壓。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供電部也可以包括三個或三個以上的觸點,可以通過一處理單元(下文詳述)調整各個觸點輸出的電壓,這樣,一方面,若有的觸點損壞,本實用新型的穿刺針可以提供備用供電部觸點;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據不同腫瘤或者不同穿刺部位,給不同觸點提供不同的電壓,以適應病情。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組件10和所述第二組件20可以卡接。例如,圖1中,第一組件10的電極連接部11可以設置一彈性突起(圖中未示出),第二組件20的針體連接部21的相應位置可以設置凹槽(圖中未示出)。在執行穿刺手術前,將第一組件10的電極連接部11推入第二組件20的針體連接部21,第一組件10即可與第二組件20卡接。第二組件20還可以包括一退出鍵,當穿刺手術完成后或者需要更換不同長度的第一組件10時,醫生或操作者按壓該退出鍵,該第一組件10即與該第二組件20分離。與前述實施例類似,所述供電部30包括觸點和供電線,所述觸點位于所述供電線的末端,當所述第一組件10和所述第二組件20連接時,所述觸點與所述第一組件10的電極接觸,繼而所述觸點能夠向所述第一組件10中的電極供電。
在又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組件10還包括絕緣導熱層12,所述絕緣導熱層12涂覆于所述電極表面。所述針體1內容設有導管導絲40。當執行穿刺手術時,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穿刺針插入病灶組織,導管導絲40經由第一組件10和第二組件組成的針體對病灶組織進行抓取或其他操作。當穿刺手術完成后,通過供電部30對第一組件10的電極供電以加熱第一組件,消滅腫瘤細胞。電極表面的絕緣導熱層12可以避免電極中的電流灼傷人體, 提高穿刺針使用的安全性。
所述第一組件10可以具有不同的軸向長度,以適應不同部位的穿刺手術。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一組件10的軸向長度為0.1cm至15cm。例如,可以是1cm、2cm、5cm、8cm、10cm或15cm等。同于相同軸向長度的第一組件10,其內部電極長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不同軸向長度的第一組件10中的電極長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參閱圖2,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穿刺針的第一組件及其局部放大圖。第一組件10中的電極形狀也可以根據不同的發熱需要而有所不同。例如,電極外表面可以布置多個散熱突起13,各個散熱突起13可以均勻布置,也可以在局部集中布置。
參閱圖3,圖3是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穿刺針的結構示意圖。本實施例中,所述穿刺針還包括至少一個溫度傳感器50,用于獲取所述第一組件10表面的溫度,并將所述第一組件表面的溫度發送于一處理單元(圖中未示出)。如圖2所示,多個溫度傳感器50可以分布于第一組件10和第二組件20的連接處,當第一組件10和第二組件20旋緊,溫度傳感器50可以獲取第一組件10的溫度。
在其他實施例中,多個溫度傳感器50也可以分布于第一組件10中,并在第二組件20與第一組件10連接處設置通信線路觸點。當第一組件10和第二組件20旋緊時,各個溫度傳感器50可以通過通信線路與處理單元通信。本實施例中,處理單元可以對各個溫度傳感器獲得的溫度取平均值,或者對各個溫度傳感器獲得的溫度加權平均,以得到更準確的溫度數據。
處理單元還可以連接于所述供電部30,以控制所述供電部30提供于所 述電極的功率。如前所述,對于不同的腫瘤,可以選取具有不同長度第一組件的穿刺針。若選用的穿刺針的第一組件較長,則可能需要供電部提供較大的功率,若選用的穿刺針的第一組件較短,則可能需要供電部提供較小的功率。另外,由于穿刺針的第一組件中電極的材料可以不同,對于不同材料的電極,即使長度相同,也可能需要供電部30提供不同的功率才能加熱至相同的溫度。處理單元可以根據所接入的第一組件的差異而輸出不同的功率。
處理單元還可以連接于一顯示單元,所述顯示單元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組件表面的溫度。當處理單元又溫度傳感器獲得第一組件表面的溫度后,可輸出至顯示單元,例如由一應用程序的界面展示給醫生或操作者。醫生或操作者還可以通過該顯示單元執行與穿刺針各個組件的交互。舉例來說,當需要取出病灶組織的樣本時,醫生或操作者可以點選顯示單元中的一控件,使穿刺針的導管導絲伸入病灶組織并去除樣本;當穿刺針更換不同的第一組件時,醫生或操作者可以點選顯示單元中的控件,以使供電部的輸出功率對應于當前安裝的第一組件;當穿刺針的第一組件表面溫度升高至預設值時,醫生或操作者可以手動切斷供電部的供電。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穿刺針具有一位于穿刺針末端且可拆卸的第一組件,該第一組件包括電極,穿刺針的供電部可以向該電極供電,以改變第一組件的溫度。當進行腫瘤穿刺手術后,可以通過供電部向第一組件供電,進而使得第一組件外表面溫度升高,而殺滅腫瘤細胞,避免了穿刺手術退針過程中針頭沾染腫瘤細胞而引導的腫瘤細胞針道轉移。降低了癌癥病人的復發率。
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