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脈象儀。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脈象儀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存在的缺陷是:一,傳感器在寸、關、尺不好定位,從而因定位不準確導致測量的可重復性太差;二,傳感器都是單觸點,每個部位僅采集一路信號,無法測量脈寬,而脈寬測不出來,28脈中至少18部脈無法識別。即使使用能夠比較準確定位的脈象儀也存在如下問題:
1.找到被測量部位后,一方面由于沒有腕托,被測量者手腕彎曲,導致探測信號失真而重新采集信號,浪費時間;另一方面將傳感器移動至被測量部位用時較長,浪費時間。
2.有些脈象儀采用激光定位,由于長時間操作,使用者會因激光而造成視覺疲勞。
3.傳統的脈象儀成本高且體積較大,不適用于家庭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脈象儀,包括:底座;支架,設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支架上設有至少一個貫穿于所述支架的第一穿孔;連接件,所述連接件上設有至少一個貫穿于所述連接件的第二穿孔;至少一個軸,所述至少一個軸與所述至少一個第一穿孔及所述至少一個第二穿孔一一對應地穿設于所述至少一個第一穿孔及所述至少一個第二穿孔,且所述連接件能夠隨著所述至少一個第二穿孔沿著所述至少一個軸的往復運動而在第一方向上往復運動,且所述連接件能夠同時隨著所述至少一個軸沿著所述至少一個第一穿孔的往復運動而在第二方向上往復運動;支撐臂,設置在所述連接件上,且所述支撐臂能夠隨著所述連接件在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上往復運動;定位裝置,設置在所述連接件上,且所述定位裝置能夠隨著所述連接件在所述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上往復運動;及壓力傳感器組件,設置在所述支撐臂上;其中所述壓力傳感器組件進一步包括: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設置在所述支撐臂上;及至少一個壓力傳感器探頭,設置在所述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上;其中所述定位裝置的定位點能夠位于所述至少一個壓力傳感器探頭的下方。
上述的脈象儀,還包括:腕托,設置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腕托位于所述第二方向在所述底座上的投影的延長線上。
上述的脈象儀,所述至少一個第一穿孔的形狀為長條形。
上述的脈象儀,所述至少一個第二穿孔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形狀為弧形。
上述的脈象儀,所述連接件上設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限制所述支撐臂和/或所述定位裝置在所述第一方向往復運動的極限位置。
上述的脈象儀,所述至少一個軸的至少其中之一設有固定裝置,所述固定裝置固定所述連接件在所述支架上的位置。
上述的脈象儀,所述支架能夠在所述底座上沿著所述底座往復運動。
上述的脈象儀,所述支架為U型,且在所述支架兩側的對稱位置設有至少一個第一穿孔。
上述的脈象儀,所述壓力傳感器組件還包括;限位開關,所述限位開關限制所述壓力傳感器探頭移動的極限位置。
所述定位裝置進一步包括:定位部;及連接部;所述定位部連接所述連接部的一端,所述連接部的另一端連接所述連接件,且所述定位部為C型,所述定位部兩端的連線中點為定位點。
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通過定位裝置的設定,避免了傳統脈象儀使用激光定位而容易對患者產生傷害的情況。另外,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通過將腕托設置在支架的移動方向,保證了患者的手腕與壓力傳感器始終在一條直線上,減少了壓力傳感器在定位時的調整維度,增加了準確性。
附圖說明
圖1為依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的脈象儀的整體示意圖;
圖2為依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的脈象儀的整體示意圖;
圖3為依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的脈象儀的透視示意圖;
圖4為依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的脈象儀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5為依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的脈象儀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其中,附圖標記:
1:底座
2:支架
21:第一穿孔
3:連接件
31:第二穿孔
32:限位部
4:軸
41:固定裝置
5:支撐臂
6:定位裝置
61:定位部
62:連接部
7:壓力傳感器組件
71: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
72:壓力傳感器
73:限位開關
8:腕托
具體實施方式
圖1為依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的脈象儀的整體示意圖。圖2為依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的脈象儀的整體示意圖。請參考圖1-圖2,本實施例中,脈象儀包括:底座1、支架2、連接件3、軸4、支撐臂5、定位裝置6及壓力傳感器組件7。其中支架2設置在底座1上,且支架2上設有至少一個貫穿于支架2的第一穿孔21。連接件3上設有至少一個貫穿于連接件3的第二穿孔31。至少一個軸4與至少一個第一穿孔21及至少一個第二穿孔31一一對應地穿設于至少一個第一穿孔21及至少一個第二穿孔31。連接件3能夠隨著至少一個第二穿孔31沿著至少一個軸4的往復運動而在第一方向上往復運動,且連接件3能夠同時隨著至少一個軸4沿著至少一個第一穿孔21的往復運動而在第二方向上往復運動。支撐臂5設置在連接件3上,且支撐臂5能夠隨著連接件3在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上往復運動。定位裝置6設置在連接件3上,且定位裝置6能夠隨著連接件3在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上往復運動。壓力傳感器組件7設置在支撐臂3上。其中壓力傳感器組件7進一步包括: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71及至少一個壓力傳感器探頭72。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71設置在支撐臂5上,至少一個壓力傳感器探頭72設置在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71上。其中定位裝置6的定位點能夠位于至少一個壓力傳感器探頭72的下方。
當使用該脈象儀時,首先調節連接件3。由于至少一個軸4與至少一個第一穿孔21及至少一個第二穿孔31一一對應地穿設于至少一個第一穿孔21及至少一個第二穿孔31。即一個軸4同時穿過一個第二穿孔31及一個第一穿孔21,另一個軸4同時穿過另一個第二穿孔31及另一個第一穿孔21。因此軸4可在第一穿孔21內沿著第二方向往復移動,即連接件隨著此軸4可在第一穿孔21內沿著第二方向往復移動。此時,第一穿孔21不動,軸移動。同時由于軸4只能在第二方向上移動,不能在其他方向上移動。因此,當連接件3在異于第二方向的第一方向上運動時,軸4被卡在第一穿孔21內。此時,軸不動而第二穿孔移動。進一步地,支撐臂5以及定位裝置6隨著連接件3在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上移動。經過移動,使得定位裝置6的定位點位于被測部位上方,即完成定位。然后移動支撐臂5,使得位于支撐臂5上的壓力傳感器探頭72位于被測部位上方。最后移動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71,使得壓力傳感器探頭71接觸被測量部位。
其中第一方向與第二方向的設定與第二穿孔31及第一穿孔21的形狀有關。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穿孔21的形狀為長條形,第二穿孔31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形狀為弧形。然而并不以此為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根據實際需要改變第一穿孔21及第二穿孔31的形狀和數量。
為了減少定位時的調節維度,作為一種選擇,本申請一實施例中,脈象儀還包括:腕托8。腕托8設置在底座1上,且腕托8位于第二方向在底座上的投影的延長線上。如此,無論壓力傳感器探頭72怎樣移動,其始終會與腕托8在一條直線上。因此也就免去了調節壓力傳感器探頭72,使其與被測量部位在x軸方向對齊的步驟。
作為一種選擇,本申請一實施例中,至少一個軸4的至少其中之一設有固定裝置41。固定裝置41用于固定連接件3在支架2上的位置。
圖3為依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的脈象儀的透視示意圖。請參考圖3,作為一種選擇,在本申請一實施例中,定位裝置6進一步包括:定位部61及連接部62。其中定位部61連接連接部62的一端,連接部62的另一端連接連接件3。且定位部61為C型,定位部61兩端的連線中點為定位點。在本申請其他實施例中,定位部的形狀以及定位點的選取可以根據實際需求而改變。
圖4為依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的脈象儀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5為依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的脈象儀的局部放大示意圖。請參照圖4-圖5,作為一種選擇,本申請一實施例中,連接件3上設有限位部32,用于限制支撐臂5和/或定位裝置6在第一方向往復運動的極限位置。其中圖4為支撐臂5及定位裝置6在運動到最高點時,與連接件3的相對位置。圖5為支撐臂5及定位裝置6在運動到最低點時,與連接件3的相對位置。
作為一種選擇,本申請一實施例中,支架2能夠在底座1上沿著底座往復運動。
作為一種選擇,本申請一實施例中,支架2為U型,且在支架2兩側的對稱位置設有至少一個第一穿孔21。
作為一種選擇,本申請一實施例中,壓力傳感器組件7還包括限位開關73。限位開關73用于限制壓力傳感器驅動裝置71的極限位置。從而進一步限制壓力傳感器探頭72的極限位置。本領域技術人員可根據實際需求設定限位開關73的數量以及位置。
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通過定位裝置的設定,避免了傳統脈象儀使用激光定位而容易對患者產生傷害的情況。另外,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通過將腕托設置在支架的移動方向,保證了患者的手腕與壓力傳感器始終在一條直線上,減少了壓力傳感器在定位時的調整維度,增加了準確性。同時本實用新型中所提供的脈象儀不但成本較低,并且體積相對較小,能夠進行家用的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