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宮頸麻醉管。
背景技術:
麻醉藥是指能使整個機體或機體局部暫時、可逆性失去知覺及痛覺的藥物。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麻醉藥的使用量在逐年增大。而麻醉藥的使用需要麻醉針和麻醉管,對于一些不能損壞的部分就需要用到麻醉管,比如在婦科診斷和治療過程中,需要對病人進行宮頸擴張,由于宮頸中含有許多神經末梢,在注射時很容易造成損傷,帶來一系列影響。針對上述問題,需要原有麻醉管的基礎上進行設計和改造。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宮頸麻醉管,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注射時很容易造成損傷,帶來一系列影響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宮頸麻醉管,包括推柄、輸液管和推進旋鈕,所述推柄的上端設置有手指槽,所述推柄的下端位置安裝有活塞桿,且活塞桿的外側固定有麻醉管體,所述推進旋鈕的左側連接有麻醉管體,且出麻醉管體的外側設置有刻度表,所述刻度表的下方安裝有鎖緊開關,且鎖緊開關的內側固定有鎖緊輪,所述鎖緊開關的下端連接有麻醉管頭,所述輸液管的上端固定有麻醉管頭,所述輸液管的外側設置有輸液孔,所述麻醉管頭的外側安裝有端帽。
優選的,所述麻醉管頭的外層為螺旋狀紋理。
優選的,所述輸液管的下端為圓弧狀。
優選的,所述輸液管的左右兩側和底部均設置有輸液孔。
優選的,所述端帽的上端與鎖緊輪的下端為同一水平線。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宮頸麻醉管,采用手推式注射,先進行大致的推進,然后通過旋轉推進旋鈕進行微推進,這樣的推進方式整體耗時較短,定位精準,且不會產生較大沖擊力,配合下端為圓弧狀的輸液管,不會給宮頸帶來損傷,輸液管同時對三個方向進行輸液,輸液的速度快,麻醉的效果好,螺旋狀紋理的麻醉管頭,便于端帽對其進行鎖緊,不易受到空氣污染,整體造型美觀,使用便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1、推柄,2、活塞桿,3、刻度表,4、鎖緊輪,5、麻醉管頭,6、輸液管,7、手指槽,8、推進旋鈕,9、麻醉管體,10、鎖緊開關,11、端帽,12、輸液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宮頸麻醉管,包括推柄1、活塞桿2、刻度表3、鎖緊輪4、麻醉管頭5、輸液管6、手指槽7、推進旋鈕8、麻醉管體9、鎖緊開關10、端帽11和輸液孔12,推柄1的上端設置有手指槽7,推柄1的下端位置安裝有活塞桿2,且活塞桿2的外側固定有麻醉管體9,推進旋鈕8的左側連接有麻醉管體9,且出麻醉管體9的外側設置有刻度表3,刻度表3的下方安裝有鎖緊開關10,且鎖緊開關10的內側固定有鎖緊輪4,鎖緊開關10的下端連接有麻醉管頭5,輸液管6的上端固定有麻醉管頭5,麻醉管頭5的外層為螺旋狀紋理,輸液管6的外側設置有輸液孔12,輸液管6的下端為圓弧狀,輸液管6的左右兩側和底部均設置有輸液孔12,麻醉管頭5的外側安裝有端帽11,端帽11的上端與鎖緊輪4的下端為同一水平線。
工作原理:在使用該宮頸麻醉管時,首先將該裝置放在滅菌箱中進行消毒,然后取出,將麻醉藥注入該裝置中,進行注射時,取下端帽11,之后將麻醉管頭5的前端放置在宮頸中,此時打開鎖緊開關10,手指放在手指槽7中,推動活塞桿2,輸液管6在活塞桿2的推動下,往宮頸的深處移動,當移動一段距離后,通過旋轉推進旋鈕8進行微推進,觀察刻度表3,當移動至適當位置后,關閉鎖緊開關10,進行鎖定,藥液在高壓的作用下從輸液孔12排出,送至宮頸壁上,進行麻醉,當藥液輸送完畢后,緩緩退出輸液管6即可,這就是該宮頸麻醉管的工作原理。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