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家用護理裝置,具體是一種氣切家庭護理箱。
背景技術:
急氣管插管技術已成為心肺復蘇及伴有呼吸功能障礙的急危重癥患者搶救過程中的重要措施。氣管插管術是急救工作中常用的重要搶救技術,是呼吸道管理中應用最廣泛、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之一,是醫務人員必須熟練掌握的基本技能,對搶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且能夠及時吸出氣管內分泌物或異物,防止異物進入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暢,進行有效的人工或機械通氣,防止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氣管插管是否及時直接關系著搶救的成功成否、患者能否安全轉運及患者的預后情況。
對于經歷過氣管切開術的患者來說,即使出院后也需要對且開口位置進行長期的消毒治療,傳統的方式采用擦拭的形式,但這種形式患者痛苦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氣切家庭護理箱,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氣切家庭護理箱,包括箱體,所述箱體的上方通過合頁連接有上蓋;所述箱體的內壁上設有凸出的搭板,且所述搭板上活動安裝有試劑插板,試劑插板上開設有多個插口,通過試劑插板實現消毒試劑以及相關藥物的放置;所述箱體的內側底面上固定安裝有藥罐,藥罐的內側活動安裝有內膽;所述內膽通過管道連接微型泵入口,微型泵的出口通過管道與霧化盒相連通;所述霧化盒安裝有霧化片,且霧化盒還通過導霧管連接箱體外壁上的出霧接口,通過微型泵將藥罐內膽中添加的藥液抽入霧化盒內,此時在霧化片的作用下,將藥液霧化,藥霧經過導霧管從出霧接口噴出,通過出霧接口連接噴管,這樣便可對患者的切口位置進行噴霧給藥,從而降低患者的痛苦感覺。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箱體的內壁上安裝有紫光燈,利用紫光燈對整個箱體內部進行長效殺菌,這樣保證整個箱體內部的安全衛生。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箱體內設有與霧化片相配合的電源模塊,且霧化片連接電源模塊。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上蓋的頂面上安裝有提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使用操作方便,整體不僅效率高,同時患者整體痛苦小,不會出現過于疼痛的情況,同時整體具有有效的殺菌作用,不會出現意外感染的情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氣切家庭護理箱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箱體、2-上蓋、3-合頁、4-提手、5-紫光燈、6-試劑插板、7-搭板、8-藥罐、9-微型泵、10-電源模塊、11-霧化盒、12-霧化片、13-導霧管、14-出霧接口、15-插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氣切家庭護理箱,包括箱體1,所述箱體1的上方通過合頁3連接有上蓋2;所述箱體1的內壁上設有凸出的搭板7,且所述搭板7上活動安裝有試劑插板6,試劑插板6上開設有多個插口15,通過試劑插板6實現消毒試劑以及相關藥物的放置;所述箱體1的內側底面上固定安裝有藥罐8,藥罐8的內側活動安裝有內膽;所述內膽通過管道連接微型泵9入口,微型泵9的出口通過管道與霧化盒11相連通;所述霧化盒11安裝有霧化片12,且霧化盒11還通過導霧管13連接箱體1外壁上的出霧接口14,通過微型泵9將藥罐8內膽中添加的藥液抽入霧化盒11內,此時在霧化片12的作用下,將藥液霧化,藥霧經過導霧管13從出霧接口14噴出,通過出霧接口14連接噴管,這樣便可對患者的切口位置進行噴霧給藥,從而降低患者的痛苦感覺。
所述箱體1的內壁上安裝有紫光燈5,利用紫光燈5對整個箱體1內部進行長效殺菌,這樣保證整個箱體內部的安全衛生。
所述箱體1內設有與霧化片12相配合的電源模塊10,且霧化片12連接電源模塊10。
所述上蓋2的頂面上安裝有提手4。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過微型泵9將藥罐8內膽中添加的藥液抽入霧化盒11內,此時在霧化片12的作用下,將藥液霧化,藥霧經過導霧管13從出霧接口14噴出,通過出霧接口14連接噴管,這樣便可對患者的切口位置進行噴霧給藥,從而降低患者的痛苦感覺。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