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用品,具體地說是一種能控制病人尿袋的智能開關。
背景技術:
在醫院里,處于昏迷狀態下不能自理的病人,小便時需要插導尿管,按醫生要求,導尿管應處于常閉狀態,由于病人輸液較多,一個半小時或兩個小時開一次放尿,這樣對病人有好處,假如導尿管常開狀態時間長了,病人有可能喪失閉尿能力,所以平時要關閉導尿管,按時開啟導尿管放尿。醫生交待兩個小時開啟一次放尿,放完尿再關上,這樣有利于病人恢復,目前開關放尿都是由人工操作,這樣做需要護理人員時刻守著,以便及時放尿,對于護理人員來說精神上是一種負擔,一旦忘記按時開啟導尿管對病人來說十分危險,對于長期需要插導尿管的病人來說這也是一項很重的精神負擔。
技術實現要素:
根據上述情況,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尿袋智能開關,可以輕松解決這個問題。本實用新型中所設置的智能模塊按照預定設置好的時間可自動啟動開關,放尿完畢會自動關上,使護理人員不用時刻關注按時放尿的時間了,只需要看看尿袋是否尿滿就可以了,這樣對于病人也是一種安全的保障。
本新型是由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尿袋智能開關,由掛鉤(1)、導尿管接口(2)、外體殼(3)、電源線(6)、按鍵(7)、顯示屏(8)和報警燈(13)組成,其特征在于外體殼(3)為長方體空殼,外體殼(3)的上表面依次固定有掛鉤(1)、導尿管接口(2)、 顯示屏(8)、報警燈(13),外體殼(3)的側面固定有按鍵(7),電源線(6)穿過外體殼(3)的側面與固定于外體殼(3)內一側的智能控制模塊(11)相連;外體殼(3)內部的底面上固定有壓力傳感器(10)和電磁閥(12),壓力傳感器(10)通過導管和下尿管(9)連通,下尿管(9)的一端連接導尿管接口(2),另一端通過電磁閥(12)和位于外體殼(3)的底面的下尿管(4)連通。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實用,智能控制模塊(11)可按照預定時間控制電磁閥(12)自動開關,減少了護理人員的查看次數和時間,增加了臥床病人的安全保障。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原理示意圖。
圖中代碼分別表示:
1,掛鉤 2,導尿管接口 3,外體殼 4、9,下尿管 5,尿袋 6,電源線 7,按鍵 8,顯示屏 10,壓力傳感器 11,智能控制模塊 12,電磁閥 13,報警燈
具體實施方案
下面結合附圖1,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說明。
一種尿袋智能開關,由掛鉤(1)、導尿管接口(2)、外體殼(3)、電源線(6)、按鍵(7)、顯示屏(8)和報警燈(13)組成,其特征在于外體殼(3)為長方體空殼,外體殼(3)的上表面依次固定有掛鉤(1)、導尿管接口(2)、顯示屏(8)、報警燈(13),外體殼(3)的側面固定有按鍵(7),電源線(6)穿過外體殼(3)的側面與固定于外體殼(3)內一側的智能控制模塊(11)相連;外體殼(3)內部的底面上固定有壓力傳感器(10)和電磁閥(12),壓力 傳感器(10)通過導管和下尿管(9)連通,下尿管(9)的一端連接導尿管接口(2),另一端通過電磁閥(12)和位于外體殼(3)的底面的下尿管(4)連通。
使用的時候,先把本實用新型(尿袋智能開關)的掛鉤(1)吊掛在距離病人合適的位置,插上電源線(6),再把病人導尿管的接頭和導尿管接口(2)連接上,把尿袋(5)掛在本實用新型的外體殼(3)下方的掛鉤上,尿袋(5)和下尿管(4)接通,然后看著顯示屏(8),用按鍵(7)預定時間,預定時間要根據病人實際情況和護理人員的經驗確定。等預定時間一到,智能控制模塊(11)就控制著電磁閥(12)自動打開下尿管(9)開始下尿,這時報警燈(13)也開始亮起來,下尿完畢,電磁閥(12)會自動關閉,報警燈(13)也同時關閉。
壓力傳感器(10)連通下尿管(9),可感知下尿管(9)內的尿液壓力,通過電信號把數據傳送給智能控制模塊(11),一旦下尿管(9)內的壓力超過預定壓力就會通過電信號啟動電磁閥(12)進行放尿,這樣就可以保證病人的尿多時,由于所設定的時間未到,系統不會打開電磁閥(12)所帶來的缺陷。直接測下尿管(9)內尿液的壓力可同步知道病人需要放尿的具體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