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護理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結構合理、可靠,使用方便,符合人體結構學,使用舒適的交叉翻轉式護理床。
背景技術:
護理床是一種針對危重病人和癱瘓病人的特殊需要而設計的,能隨意調節床的背部和腳部的角度,實現病人的坐起、曲腿動作。同時能幫助護理人員,實現病人的側翻身動作。我國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國,同時又是一個人口老齡化的大國,隨著人口老齡化增加,家用護理床的需求量和功能不斷增加。現市場上自動護理床多采用螺紋、螺桿裝置,用電機驅動或者采用推桿裝置,用液壓裝置驅動實現其功能,其結構可靠,但比較復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現有的護理床所具有的側翻身效果不好,使用不便,結構復雜的問題,而提供一種采用電機驅動,用絲杠升降實現床板舉升、翻折功能的,結構合理,翻身效果好,使用方便的交叉翻轉式護理床。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交叉翻轉式護理床,包括床框架,所述床框架的上方,沿床頭至床尾的方向依次設置有上部床板、中部床板和下部床板,其中上部床板包括沿床框架寬的方向依次設置的上床板A、上床板B和上床板C,中部床板包括沿床框架寬的方向依次設置的中床板A、中床板B和中床板C,下部床板包括沿床框架寬的方向依次設置的下床板A、下床板B和下床板C;所述上床板A與中床板A之間、上床板B與中床板B之間、上床板C與中床板C之間、中床板A與下床板A之間、中床板B與下床板B之間、中床板C與下床板C之間分別通過鉸鏈連接;所述上床板A與上床板B之間、中床板A與中床板B之間、下床板A與下床板B之間各設置有一組左翻轉板,所述左翻轉板之間等間隔、平行設置,且左翻轉板與床框架的寬邊平行;位于上床板A與上床板B之間的左翻轉板的一端通過鉸鏈與上床板A的左側邊連接,另一端通過鉸鏈與上床板B的左側邊連接;位于中床板A與中床板B之間的左翻轉板的一端通過鉸鏈與中床板A的左側邊連接,另一端通過鉸鏈與中床板B的左側邊連接;位于下床板A與下床板B之間的左翻轉板的一端通過鉸鏈與下床板A的左側邊連接,另一端通過鉸鏈與下床板B的左側邊連接;所述上床板C與上床板B之間、中床板C與中床板B之間、下床板C與下床板B之間各設置有一組右翻轉板,所述右翻轉板之間等間隔、平行設置,且右翻轉板與床框架的寬邊平行;位于上床板C與上床板B之間的右翻轉板的一端通過鉸鏈與上床板C的右側邊連接,另一端通過鉸鏈與上床板B的右側邊連接;位于中床板C與中床板B之間的右翻轉板的一端通過鉸鏈與中床板C的右側邊連接,另一端通過鉸鏈與中床板B的右側邊連接;位于下床板C與下床板B之間的右翻轉板的一端通過鉸鏈與下床板C的右側邊連接,另一端通過鉸鏈與下床板B的右側邊連接;所述床框架內、位于上部床板、中部床板的下方設置有橫梁,橫梁上設置有用于推動上床板A、中床板A和下床板A向上抬起左側翻組件、用于推動上床板C、中床板C和下床板C向上抬起右側翻組件,以及用于推動上部床板向上翻折的上坐起組件;所述中床板B與床框架之間為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左側翻組件包括設置在橫梁上的左側翻電機,設置在左側翻電機前端、與左側翻電機主軸連接的左側翻渦輪減速器,貫穿左側翻渦輪減速器設置的左側翻絲杠,所述左側翻絲杠能夠在左側翻渦輪減速器上做直線運動,所述左側翻絲杠的頂端設置有左側翻支撐軸,所述左側翻支撐軸固定設置在上床板A、中床板A和下床板A的內部。
進一步的,所述右側翻組件包括設置在橫梁上的右側翻電機,設置在右側翻電機前端、與右側翻電機主軸連接的右側翻渦輪減速器,貫穿右側翻渦輪減速器設置的右側翻絲杠,所述右側翻絲杠能夠在右側翻渦輪減速器上做直線運動,所述右側翻絲杠的頂端設置有右側翻支撐軸,所述右側翻支撐軸固定設置在上床板C、中床板C和下床板C的內部。
進一步的,所述上坐起組件包括設置在橫梁上的上坐起電機,設置在上坐起電機前端、與上坐起電機主軸連接的上坐起渦輪減速器,貫穿上坐起渦輪減速器設置的上坐起絲杠,所述上坐起絲杠能夠在上坐起渦輪減速器上做直線運動,上坐起絲杠的頂端與上床板B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上部床板和下部床板的下方均設置有支桿,所述支桿豎直設置,連接位于上部床板下方的支桿與位于下部床板下方的支桿設置有連桿,所述連接與支桿之間為活動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左翻轉板與右翻轉板之間為間隔設置。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采用家用電源(市電)驅動,帶動三套電機,電機連接渦輪減速器,使三根絲杠分別在相應的渦輪減速器上做直線運動,進而推動床板實現左側翻、右側翻及上坐起的功能;左、右翻轉板采用間隔、平行設置,使得床板之間連接更加平整,使用舒適;有連桿連接上部床板和下部床板,使得在上部床板向上翻折時,下部床板能夠通過連桿隨之運動向下翻折,實現曲腿動作,也使得使用舒適。
總之,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交叉翻轉式護理床具有結構簡單,工作可靠,使用方便,符合人體結構學,使用舒適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交叉翻轉式護理床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交叉翻轉式護理床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交叉翻轉式護理床的左翻狀態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交叉翻轉式護理床的左翻狀態下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交叉翻轉式護理床的右翻狀態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交叉翻轉式護理床的右翻狀態下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交叉翻轉式護理床的上坐起狀態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 1、床框架;2、上床板A;3、上床板B; 4、上床板C;5、中床板A;6、中床板B;7、中床板C;8、下床板A;9、下床板B;10、下床板C;11、鉸鏈;12、左翻轉板;13、右翻轉板;14、橫梁;15、左側翻電機;16、左側翻渦輪減速器;17、左側翻絲杠;18、右側翻電機、19、右側翻渦輪減速器;20、右側翻絲杠;21、上坐起電機;22、上坐起渦輪減速器;23、上坐起絲杠;24、支桿;25、連桿。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種交叉翻轉式護理床。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內容作進一步說明,下面描述中所涉及到的前后左右的方位均為參照圖1,從圖1的右側視角,即從床頭位置看各結構之間的位置關系:
一種交叉翻轉式護理床,如圖1~7所示,包括床框架1,在床框架1的上方,沿床頭至床尾的方向依次設置有上部床板、中部床板和下部床板,其中上部床板包括沿床框架1寬的方向依次設置的上床板A2、上床板B3和上床板C4,中部床板包括沿床框架1寬的方向依次設置的中床板A5、中床板B6和中床板C7,下部床板包括沿床框架1寬的方向依次設置的下床板A8、下床板B9和下床板C10;上床板A2與中床板A5之間、上床板B3與中床板B6之間、上床板C4與中床板C7之間、中床板A5與下床板A8之間、中床板B6與下床板B9之間、中床板C7與下床板C10之間分別通過鉸鏈11連接;中床板B6與床框架1之間為固定連接。上床板A2與上床板B3之間、中床板A5與中床板B6之間、下床板A8與下床板B9之間各設置有一組左翻轉板12,左翻轉板12之間等間隔、平行設置,且左翻轉板12與床框架1的寬邊平行;位于上床板A2與上床板B3之間的左翻轉板12的一端通過鉸鏈11與上床板A2的左側邊連接,另一端通過鉸鏈11與上床板B3的左側邊連接;位于中床板A5與中床板B6之間的左翻轉板12的一端通過鉸鏈11與中床板A5的左側邊連接,另一端通過鉸鏈11與中床板B6的左側邊連接;位于下床板A8與下床板B9之間的左翻轉板12的一端通過鉸鏈11與下床板A8的左側邊連接,另一端通過鉸鏈11與下床板B9的左側邊連接;上床板C4與上床板B3之間、中床板C7與中床板B6之間、下床板C10與下床板B9之間各設置有一組右翻轉板13,所述右翻轉板13之間等間隔、平行設置,且右翻轉板13與床框架1的寬邊平行;位于上床板C4與上床板B3之間的右翻轉板13的一端通過鉸鏈11與上床板C4的右側邊連接,另一端通過鉸鏈11與上床板B3的右側邊連接;位于中床板C7與中床板B6之間的右翻轉板13的一端通過鉸鏈11與中床板C7的右側邊連接,另一端通過鉸鏈11與中床板B6的右側邊連接;位于下床板C10與下床板B9之間的右翻轉板13的一端通過鉸鏈11與下床板C10的右側邊連接,另一端通過鉸鏈11與下床板B9的右側邊連接;左翻轉板12與右翻轉板13之間為間隔設置。在床框架1內、位于上部床板、中部床板的下方設置有橫梁14,橫梁14上設置有用于推動上床板A2、中床板A5和下床板A8向上抬起左側翻組件、用于推動上床板C4、中床板C7和下床板C10向上抬起右側翻組件,以及用于推動上部床板向上翻折的上坐起組件;上述左側翻組件包括設置在橫梁14上的左側翻電機15,設置在左側翻電機15前端、與左側翻電機15主軸連接的左側翻渦輪減速器16,貫穿左側翻渦輪減速器16設置的左側翻絲杠17,左側翻絲杠17能夠在左側翻渦輪減速器16上做直線運動,左側翻絲杠17的頂端設置有左側翻支撐軸,左側翻支撐軸固定設置在上床板A2、中床板A5和下床板A8的內部;上述右側翻組件包括設置在橫梁14上的右側翻電機18,設置在右側翻電機18前端、與右側翻電機18主軸連接的右側翻渦輪減速器19,貫穿右側翻渦輪減速器19設置的右側翻絲杠20,右側翻絲杠20能夠在右側翻渦輪減速器19上做直線運動,右側翻絲杠20的頂端設置有右側翻支撐軸,右側翻支撐軸固定設置在上床板C4、中床板C7和下床板C10的內部;上述上坐起組件包括設置在橫梁14上的上坐起電機21,設置在上坐起電機21前端、與上坐起電機21主軸連接的上坐起渦輪減速器22,貫穿上坐起渦輪減速器22設置的上坐起絲杠23,上坐起絲杠23能夠在上坐起渦輪減速器22上做直線運動,上坐起絲杠23的頂端與上床板B3連接。在上部床板和下部床板的下方均設置有兩組支桿24,支桿24豎直設置,連接相對的位于上部床板下方的支桿24與位于下部床板下方的支桿24設置有一根連桿25,連接與支桿24之間為活動連接。在左側翻絲杠17、右側翻絲杠20和上坐起絲杠23的外部均套裝有防護罩。
具體使用時,若需要實現左側翻功能,啟動左側翻電機15,帶動左側翻渦輪減速器16,推進左側翻絲杠17上升,進而推動上床板A2、中床板A5、下床板A8上升,帶動左翻轉板12圍繞其與上床板B3、中床板B6和下床板B9之間的鉸鏈11旋轉,實現左側翻功能;若需要實現右側翻功能,啟動右側翻電機18,帶動右側翻渦輪減速器19,推進右側翻絲杠20上升,進而推動上床板C4、中床板C7、下床板C10上升,帶動右翻轉板13圍繞其與上床板B3、中床板B6和下床板B9之間的鉸鏈11旋轉,實現右側翻功能;若需要實現上坐起功能,啟動上坐起翻電機,帶動上坐起渦輪減速器22,推進上坐起翻絲杠上升,進而推動上部床板整體圍繞其與中部床板之間的鉸鏈11向上翻折,同時,下部床板在連桿25的帶動下,圍繞其與中部床板之間的鉸鏈11向下翻折,實現上坐起功能。在具體操作時,上坐起絲杠23垂直方向上移動0-55mm,上部床板向上翻折角度為0-70°,下部床板向下曲腿角度為0-70°,左側翻絲杠17或右側翻絲杠20垂直方向上移動0-300mm,左翻轉板12或右翻轉板13側翻角度為0-50°。
根據上述具體實施方式可見,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交叉翻轉式護理床具有結構簡單,工作可靠,使用方便,符合人體結構學,使用舒適的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