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具,具體涉及一種手術用皮瓣測量板。
背景技術:
皮瓣轉移移植術是燒傷整形科常見的手術之一,對于解決瘢痕切除、創傷、燒傷等引起的皮膚缺損和慢性潰瘍效果極佳。皮瓣由皮膚的全層及真皮下血管網組織組成,一般分為帶蒂皮瓣和游離皮瓣。除了血供來源之外,皮瓣的面積和長寬比是決定皮瓣移植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一般來講,皮瓣的面積應比創面大0.5-0.8cm2,長寬比一般不超過1.5:1。因此,術中需要對皮瓣的面積和長寬比進行測量。目前主要使用鋼尺來測量皮瓣的長寬比,用手掌或紙片來估算皮瓣的面積,存在操作繁瑣、測量不準確的缺點。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手術用皮瓣測量板,以解決皮瓣移植手術中皮瓣測量操作繁瑣、不準確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手術用皮瓣測量板,包括由透明柔性材料制成的板體,所述板體的表面印刷有網格區域,所述網格區域由若干條等間距的橫線和若干條等間距的縱線垂直相交而成,相鄰兩條縱線的間距等于相鄰兩條橫線的間距;所述板體的邊緣固定連接有至少四個向外延伸的拉條,所述拉條均勻分布在所述板體的邊緣。
進一步,所述板體的厚度為3mm。
進一步,所述拉條的一端粘貼在所述板體上,所述拉條的另一端的表面設有若干條起防滑作用的凸棱。
進一步,所述拉條遠離所述板體的一端向上彎曲。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網格區域包括7條所述橫線和7條所述縱線,相鄰兩條所述橫線間距為0.5cm,相鄰兩條所述縱線間距為0.5cm。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網格區域包括11條所述橫線和11條所述縱線,相鄰兩條所述橫線間距為0.5cm,相鄰兩條所述縱線間距為0.5cm。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網格區域包括11條所述橫線和11條所述縱線,相鄰兩條所述橫線間距為1cm,相鄰兩條所述縱線間距為1cm。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網格區域包括16條所述橫線和16條所述縱線,相鄰兩條所述橫線間距為1cm,相鄰兩條所述縱線間距為1cm。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網格區域包括21條所述橫線和21條所述縱線,相鄰兩條所述橫線間距為1cm,相鄰兩條所述縱線間距為1cm。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將板體貼在皮瓣區域,利用手術標記筆在板體上畫出皮瓣的輪廓線,通過位于輪廓線內的橫線和縱線交點的數量來算出皮瓣面積,通過輪廓線配合網格區域能夠直觀的得出皮瓣的長度和寬度,從而計算出皮瓣的長寬比,具有測量操作簡單、測量精度高和可重復使用的優點;通過設置拉條方便拿取板體和調整板體在皮瓣上的位置,方便將板體從皮瓣上揭取下來,提升了測量速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拉條的安裝示意圖;
圖3為測量面積與實際面積的對比圖。
圖中:1—板體;2—網格區域;3—拉條;4—凸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的一種手術用皮瓣測量板,包括由透明柔性材料制成的板體1,板體1的表面印刷有網格區域2,網格區域2由若干條等間距的橫線和若干條等間距的縱線垂直相交而成,相鄰兩條縱線的間距等于相鄰兩條橫線的間距;板體1的邊緣固定連接有至少四個向外延伸的拉條3,拉條3均勻分布在板體1的邊緣。
作為一種優選,板體1呈正方形,拉條3為四個,且四個拉條3分別設置在板體1的四個轉角處。
作為一種優選,板體1的厚度為3mm。板體1的厚度太厚會影響觀察皮瓣,板體1的厚度太薄會影響板體1的牢固性。
作為一種優選,透明柔性材料為PVC材料,具有成本低的優點。
進一步,拉條3的一端粘貼在板體1上,拉條3的另一端的表面設有若干條起防滑作用的凸棱4。
進一步,拉條3遠離板體1的一端向上彎曲,方便捏住拉條3,提升測量效率。
由于縱線或橫線的間距過小會降低測量速度,縱線或橫線的間距過大會影響測量精度,為了在不同測量面積下,能夠保證測量精度和測量速度,因此提出以下幾種優選方案以對應不同規格的手術用皮瓣測量板:
作為一種優選,網格區域2包括7條橫線和7條縱線,相鄰兩條橫線間距為0.5cm,相鄰兩條縱線間距為0.5cm。此時橫線長度和縱線長度均為3cm,網格區域2所圍成的面積為9cm2。
作為一種優選,網格區域2包括11條橫線和11條縱線,相鄰兩條橫線間距為0.5cm,相鄰兩條縱線間距為0.5cm。此時橫線長度和縱線長度均為5cm,網格區域2所圍成的面積為25cm2。
作為一種優選,網格區域2包括11條橫線和11條縱線,相鄰兩條橫線間距為1cm,相鄰兩條縱線間距為1cm。此時橫線長度和縱線長度均為10cm,網格區域2所圍成的面積為100cm2。
作為一種優選,網格區域2包括16條橫線和16條縱線,相鄰兩條橫線間距為1cm,相鄰兩條縱線間距為1cm。此時橫線長度和縱線長度均為15cm,網格區域2所圍成的面積為225cm2。
作為一種優選,網格區域2包括21條橫線和21條縱線,相鄰兩條橫線間距為1cm,相鄰兩條縱線間距為1cm。此時橫線長度和縱線長度均為20cm,網格區域2所圍成的面積為400cm2。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將板體1貼在皮瓣區域,利用手術標記筆在板體1上畫出皮瓣的輪廓線,通過位于輪廓線內的橫線和縱線交點的數量來算出皮瓣面積,通過輪廓線配合網格區域能夠直觀的得出皮瓣的長度和寬度,從而計算出皮瓣的長寬比。皮瓣面積的計算過程為:采用的網格區域2包括7條橫線和7條縱線這一優選方案為例,相鄰兩條橫線間距為0.5cm,相鄰兩條縱線間距為0.5cm,在計算時橫線和縱線的一個交點代表0.25cm2,輪廓線內的橫線和縱線交點的數量乘以0.25cm2即可得出皮瓣面積。
通過隨機設置5種規格的模擬皮瓣,對不同規格的模擬皮瓣選用對應規格的手術用皮瓣測量板進行測量,得出測量面積;使用ImageJ軟件進行測量,得出實際面積。其結果對比如附圖3所示,每種規格的模擬皮瓣得出的測量面積與實際面積均無統計學差異,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對皮瓣面積的測量精度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