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生物工程設備領域,是一種對冷凍干燥機的摻氣管道滅菌的系統。
背景技術:
冷凍干燥機廣泛的應用于藥品與食品的生產中。且在大部分產品的冷凍干燥工藝中,要求在冷凍干燥的后段對凍干機箱體適量的摻入空氣,以打破凍干機箱體內的真空度,提高干燥的效率。而很多產品的生產都對潔凈度要求比較高,若摻入空氣是不潔凈的則會影響產品質量。而現有技術中的冷凍工藝中的摻氣管道是一段無法在線滅菌的管道,容易產生死角,不能滅菌,有影響產品質量的風險。
因此,現有技術中急需一種能夠在對真空冷凍干燥機滅菌的同時能對摻氣管道與空氣濾器進行同步滅菌的設備,以便解決摻氣管道不能滅菌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主要目的是針對現有的真空冷凍干燥機的摻氣管道與空氣濾器不能滅菌的問題進行改進,從而實現對摻氣管道與濾器的同步滅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真空冷凍干燥機摻氣管道滅菌系統,所述滅菌系統包括真空冷凍干燥機、第一主管道、第二主管道、支路管道、純蒸汽進氣管道,所述第一主管道一端連通無菌空氣,另一端連接所述真空冷凍干燥機;所述第一主管道上設有疏水濾器、壓力變送器及兩個閥體;所述第一主管道上設有連通純蒸汽的分支管道,所述分支管道上設有一閥體;所述第二主管道一端連通第一主管道,另一端排水排氣;所述第二主管道上設有一閥體,所述第二主管道上設有連通真空冷凍干燥機的分支管道,該分支管道上設有一閥體;所述支路管道一端連通第一主管道,另一端連通第二主管道,該支路管道上設有一閥體;所述純蒸汽進氣管道連通所述真空冷凍干燥機。
優選的,所述第一主管道上還設有溫度探頭。
優選的,所述第二主管道上設有真空泵。
優選的,所述真空泵設于所述第二主管道的排水排氣端的一側。
優選的,所述第一主管道、第二主管道及各分支管道上設的閥體均是氣動隔膜閥。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真空冷凍干燥機摻氣管道滅菌系統,從純蒸汽端對真空冷凍干燥機箱體進行在線滅菌的同時,用純蒸汽從該系統的管道內進入真空冷凍干燥機摻氣管道與濾器,經由幾個閥門的關閉與開啟,同時通過壓力變送器與溫度探頭對該管道的溫度與壓力進行控制,對摻氣管道以及空氣過濾器進行在線滅菌。
通過上述方式,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1、摻氣管道與空氣濾器能夠在對真空冷凍干燥機在線滅菌的同時進行同步滅菌。使真空冷凍干燥機的摻氣管道的潔凈度得到保障;
2、通過對空氣濾器的在線滅菌,不需要對濾器的濾芯進行離線滅菌,杜絕了在更換該濾芯的過程中對管道的潔凈造成污染的風險。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真空冷凍干燥機摻氣管道滅菌系統一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如下:
一種真空冷凍干燥機摻氣管道滅菌系統,所述滅菌系統包括真空冷凍干燥機5、第一主管道1、第二主管道2、支路管道3、純蒸汽進氣管道4,第一主管道1一端連通無菌空氣,另一端連接真空冷凍干燥機5;第一主管道1上設有疏水濾器12、壓力變送器13及閥體10、閥體15;第一主管道1上設有連通純蒸汽的分支管道11,分支管道11上設有一閥體11;第二主管道2一端連通第一主管道1,另一端排水排氣;第二主管道2上設有一閥體20,第二主管道2上設有連通真空冷凍干燥機5的分支管道,該分支管道上設有一閥體21;支路管道3一端連通第一主管道1,另一端連通第二主管道2,該支路管道3上設有一閥體30;純蒸汽進氣管道4連通真空冷凍干燥機5。
本實施例中,第一主管道1上還設有溫度探頭14。
本實施例中,第二主管道2上設有真空泵22。
本實施例中,真空泵22設于第二主管道2的排水排氣端的一側。
本實施例中,第一主管道1、第二主管道2及各分支管道上設的閥體均是氣動隔膜閥。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真空冷凍干燥機摻氣管道滅菌系統當對真空冷凍干燥機滅菌時,該系統閥體10關閉,閥體11打開,閥體30打開,排光管道內的冷凝水。當排光管道內的冷凝水后,關閉閥體30,開啟閥體15,則純蒸汽經由摻氣管道通過疏水濾器12到達真空冷凍干燥機5的箱體內。在進蒸汽進箱體的過程中,通過壓力變送器13與溫度探頭14控制該系統的壓力與溫度,當壓力與溫度達到設定滅菌數值時關閉閥體11,當壓力與溫度低于設定值時開啟閥體11。在滅菌的過程中,間斷性的開啟與關閉閥體30與閥體20(不能同時開啟)以排掉管道內新產生的冷凝水。當到達滅菌時間后,關閉閥體11、閥體15,同時開啟閥體30、閥體20以排掉管道內的壓力。關閉閥體21,然后開啟真空泵22對該段管道進行抽干。待抽干后開啟閥體10對管道進氣破除管道內的真空狀態。經由上述過程達到對真空冷凍干燥機的摻氣管道與疏水濾器12的在線滅菌的目的。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