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中醫針灸器械的撳針。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帶膠布撳針(撳針:由金屬絲盤繞成較小的圖畫釘形),是采用膠布固定撳針并同時將帶膠布的撳針安置于固定裝置上,使用時治療者用手或鑷子取用帶有膠布的撳針,例如:專利號為201520631644.0的《一種高效自發電化學電流聯動的撳針》可以用手“在其方便剝離膠布的缺口處取用”(這種結構簡潔、使用快捷方便的黏貼結構類型的帶膠布撳針,很受具有熟練操作技能的治療者的歡迎);又如:專利號為201520741816X《一種埋置即貼型撳針》則“[0039]使用時揭去透析紙片6,用攝子夾住離型紙片的側向外凸部分14向上提起,由于離型紙片具有切斷線13,離型紙片的側向外凸部分14與主體部分13分離,外膠片2邊緣即離開離型紙片主體部分,順勢方便輕松地將內、外膠片連同撳針本體取出,離型紙片的主體部分11粘留于泡罩的凹臺511,避免離型紙片該部分散落,不利于環保及衛生要求。”(由于這種離型紙片的側向外凸部分14是與黏貼固定撳針于人體皮膚的外膠片2粘附的,因此在具體的實施中,施術者一方面需要用手將外膠片2的一部分黏貼固定撳針于人體皮膚,另一方面還需要剝離離型紙片的側向外凸部分14黏貼于外膠片2的另一部分黏貼面、才能進一步將該外膠片2全部黏貼覆蓋固定撳針于人體皮膚;該從外膠片2黏貼面粘附的離型紙片的側向外凸部分14的技術方案既不夠科學又復雜且不方便——顯然如果“離型紙片”既能夠粘附固定撳針于人體皮膚膠片的背面,又能便于分離,這才能使操作更為簡潔方便);前述帶膠布撳針的技術方案因采用了目前常規厚度的醫用膠布(該膠布一般采用棉布或無紡布等作為膠布基帶材質,其基膜厚度≥100-300微米)在與其粘附的“離型紙片的主體部分11”分離時或與其粘附的固定裝置分離時不易變形或卷曲;但是前述帶膠布撳針技術方案對于厚度較薄的醫用膠布(如棉布、聚氨酯或無紡布等為膠布基帶材質,其基膜厚度<100微米)則無法確保醫用膠布與其粘附的“離型紙片的主體部分11”分離時或與其粘附的固定裝置分離時的醫用膠布不變形或不卷曲,如專利號為201520741816X《一種埋置即貼型撳針》當用攝子夾住離型紙片的側向外凸部分14及外膠片2邊緣向上提起、開始分離外膠片2的大部分區域與離型紙片主體部分11之間的粘附時,其間所產生的相應分離角度的剝離力、會使得厚度較薄醫用膠布(特別是膠布基膜厚度為3-30微米左右)在分離即時會產生卷曲變形,從而無法使得厚度較薄的(具有敷貼舒適、延展彈性強、透氣性高的)帶膠布撳針能順利開發應用;因此研究設計出一種防止膠布(具有敷貼舒適、延展彈性強、透氣性高的膠布)在使用過程中膠布變形的操作簡潔方便的帶膠布的撳針還需付出創造性勞動。
此外,專利號為201520863633.5《一種便捷高效易分離多膠層定位避痛方便撳針》因專利號為201220237399.1《避痛方便撳針》存在“[0002]……事實上經采用現有的全部雙面膠布后、都無法將該雙面膠布與其所粘附的刺入人體(并黏貼于人體的)帶撳針膠布予以方便分離(即隨即又將黏貼于人體的膠布以及刺入人體的撳針全部帶了出來);而采用在載物面上涂少量易分離粘膠來黏貼帶撳針的膠布,則因在載物面上涂膠工藝復雜(對該項目加工設備的研發以及配備成功的把握不大且成本又高)、而用簡單的方法涂膠則無法掌握涂膠后所需得到的較為精確的分離效果的劑量(事實上至今在本領域尚找不到相關的量化資料),因此給實施中的載物面與帶撳針膠布的分離帶來了技術上以及經濟上(高成本)的困難;”的問題、缺陷,從而提出了“[0005]一種便捷高效易分離多膠層定位避痛方便撳針是由撳針、貼膚膠布、貼附器械膠布與膠布黏貼固定裝置或器械組成,撳針固定在貼膚膠布上,而固定有撳針的貼膚膠布粘附在貼附器械膠布易分離面上,貼附器械膠布的另一面則黏貼在固定裝置或器械上。該便捷高效易分離多膠層定位避痛方便撳針面對皮膚的膠布為貼膚膠布,貼膚膠布用于撳針固定并將撳針黏貼(埋針)于人體;而貼膚膠布連接貼附于相關的固定裝置或器械的膠布為貼附器械膠布,貼附器械膠布的一面用于黏貼固定裝置或器械,貼附器械膠布的另一面則用于粘附前述的帶撳針的貼膚膠布;貼膚膠布與貼附器械膠布之間在使用中應易于分離(即貼膚膠布與貼附器械膠布之間的粘附力<貼膚膠布與皮膚之間的黏貼力,同時貼膚膠布與貼附器械膠布之間的粘附力<貼附器械膠布與固定裝置或器械的黏貼力)。”的技術方案,該技術方案還提出了“[0006]上述技術方案中的貼膚膠布可分別選用一層或一層以上不同的結構形式(例如:撳針貼附固定于單層醫用膠布膠面的“單層醫用膠布撳針”;撳針采用樹脂固定于單層醫用膠布膠面中間的“樹脂固定式單層醫用膠布撳針”;撳針針柄被兩層單面涂膠同向重疊的膠布固定的“雙層膠布夾柄固定撳針”;以及根據固定裝置或器械定位所需要的“多層膠布撳針”等等)……”、“[0007]上述技術方案中的貼附器械膠布可以分別選用(易分離粘附面和強力黏貼面、雙強力黏貼面等)幾種不同形式(例如:貼附器械膠布易分離層的一面涂膠并與貼膚膠布沒有涂膠的一面粘接成易分離面,而貼附器械膠布的強力黏貼面則將該貼附器械膠布易分離層的另一不涂膠面黏貼,同時該貼附器械膠布的另一強力黏貼面則黏貼于固定裝置或器械上的“雙層單面涂膠同向固定貼附器械膠布”;又如該貼附器械膠布的易分離粘附面與貼膚膠布沒有涂膠的那一面粘接成為易分離面,而該貼附器械膠布的強力黏貼面則黏貼于固定裝置或器械上的“單層兩面涂膠貼附器械膠布”等),但貼膚膠布黏貼皮膚之后的剝離力必須達到貼膚膠布與貼附器械膠布或貼附器械膠布易分離層剝離力的兩至三倍之間或以上,同時貼附器械膠布與貼附器械膠布易分離層以及固定裝置或器械黏貼之后的剝離力也應達到貼膚膠布與貼附器械膠布之間的剝離力的兩至三倍之間或以上。”的具體實施的技術方案;但是按照上述技術方案在具體實施中產生了以下的一些問題:1、由于其在制作過程中需要為其多層膠布的模切轉移、及其定位固定,采用大量的離型紙、轉移膜以及多層膠布(多于常規一層帶膠布撳針所采用的膠布),因此其將會面臨制作成本很高的問題;2、前述的兩至三倍之間或以上的剝離力還遠遠不能達到滿足廣大應用者的帶膠布撳針的應用,這是因前述技術方案“貼膚膠布黏貼皮膚之后的剝離力必須達到貼膚膠布與貼附器械膠布或貼附器械膠布易分離層剝離力的兩至三倍之間或以上,同時貼附器械膠布與貼附器械膠布易分離層以及固定裝置或器械黏貼之后的剝離力也應達到貼膚膠布與貼附器械膠布之間的剝離力的兩至三倍之間或以上。”僅僅只能解決一部分皮膚清潔徹底、無膚屑患者(不用手工撕剝后)的撳針黏貼,而其對皮膚稍有油性、清潔不夠徹底或留有部分膚屑的患者將無法予以(不用手工撕剝后)的撳針黏貼,這也是該技術方案所面臨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顯然,要解決、克服前述問題及缺陷,研究設計出一種制作成本較低、結構簡潔、使用快捷方便、易于黏貼使用(即貼膚膠布貼膚性強、貼膚膠布與貼附器物易分離)的黏貼結構類型的一種防止膠布在使用過程中變形的帶膠布撳針尚需付出創造性的勞動。
另外,專利號為201610307596.9《急救與應急用的重疊式方便撳針及壓穴物》的技術方案則提出“[0006]急救與應急用的重疊式方便撳針及壓穴物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救治組合重疊組成,同時還配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可控避痛推柄;每一個救治組合均將撳針針具或壓穴物固定在醫用膠布上,再將固定有撳針針具或壓穴物的醫用膠布粘附在有可控槽孔墊片外殼的粘附面上;救治組合與救治組合之間依靠可控避痛推柄予以連接或分離。”的技術方案,該技術方案與上述《一種便捷高效易分離多膠層定位避痛方便撳針》技術方案同樣會產生如下問題:1、結構復雜、制作成本很高(需采用“[0018]圖1-5中:1撳針針具或壓穴物,2醫用膠布,3救治組合,4可控避痛推柄,5有可控槽孔墊片外殼,6粘附物(有可控槽孔墊片外殼的粘附面),7粘附物(間接粘附雙面膠),8可控槽孔,9有可控槽孔墊片外殼的圍邊,10配合連接槽穴,11鑲嵌槽穴凸起,12可控避痛推柄頭部,13可控避痛推柄的可控點或可控線,14前蓋,15后蓋或可推后蓋。”多種附件以及相關的加工工藝);2、前述的兩至三倍之間或以上的剝離力,還遠遠不能達到滿足廣大患者對帶膠布撳針合格應用,這是因其(采用“[0008]……此外該醫用膠布被粘附在粘附物(如有可控槽孔墊片外殼粘附面)的剝離力應遠小于其在應用時黏貼于穴位皮膚的剝離力(即醫用膠布黏貼于穴位皮膚的剝離力應是醫用膠布被有可控槽孔墊片外殼粘附面所粘附的剝離力的兩至三倍之間或以上)……”的技術方案)對皮膚稍有油性、清潔不夠徹底或留有部分膚屑的患者將會無法實施撳針黏貼。顯然,要解決、克服前述問題及缺陷,研究設計出一種制作成本較低、結構簡潔、操作快捷方便、易于黏貼使用(即貼膚膠布貼膚性強、貼膚膠布與貼附器物易分離)的黏貼結構類型的一種防止膠布在使用過程中變形的帶膠布撳針尚需付出創造性的勞動。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創造出一種制作成本較低、結構簡潔、操作快捷方便、易于方便黏貼使用(即:貼膚膠布貼膚性強、貼膚膠布與貼附器物易與分離)的黏貼結構類型的一種防止膠布在使用過程中變形的帶膠布撳針,從而解決、克服了上述技術方案所面臨的問題以及缺陷,并為提供一種具有敷貼舒適、延展彈性強、透氣性高的膠布的帶膠布撳針的廣泛應用提供了新的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實現其目的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一種防止膠布在使用過程中變形的帶膠布撳針是由撳針、醫用膠布、轉移膜或具有輕微粘性的離型膜組成,撳針固定在醫用膠布中,固定有撳針的醫用膠布粘附在轉移膜或具有輕微粘性的離型膜上。前述撳針、醫用膠布、轉移膜或具有輕微粘性的離型膜組成的一種防止膠布在使用過程中變形的帶膠布撳針還可以有帶膠布撳針的裝載體。
上述技術方案中的撳針可按需采用不同材質的金屬絲繞制、不同材質的金屬片沖壓、不同材質的金屬絲與成型樹脂(樹脂片、樹脂粒等)材料粘制等方式制成,撳針的長度可按需確定,這些撳針的表面還可以按需分別涂或鍍有所需的不同元素。
上述技術方案中的醫用膠布除采用目前常規厚度的醫用膠布外,還可以采用厚度較薄的醫用膠布(如棉布、聚氨酯或無紡布等為膠布基帶材質,其基膜厚度<100微米),甚至可以采用厚度極薄的醫用膠布(特別是膠布基膜厚度為3-30微米左右)。醫用膠布可以采用單層(將撳針黏貼固定在單層膠布上)或雙層(將撳針針柄黏貼固定在兩層符合黏貼的膠布之間,撳針針尖從其中一片膠布中穿出)的形式固定撳針。醫用膠布不涂膠的另一面則固定在轉移膜或具有輕微粘性的離型膜上;在需要時醫用膠布不涂膠的另一面還可以經過涂氟、或涂硅等離型劑的處理。
上述技術方案中黏貼皮膚的帶膠布撳針的醫用膠布粘合的剝離力對皮膚清潔不夠徹底的應用者應該達到醫用膠布與轉移膜或具有輕微粘性的離型膜粘合的剝離力的5~15倍之間;上述技術方案中黏貼皮膚的帶膠布撳針的醫用膠布粘合的剝離力對油性皮膚清潔不夠徹底的應用者應達到醫用膠布與轉移膜或具有輕微粘性的離型膜粘合的剝離力的15~20倍之間或以上。轉移膜或具有輕微粘性的離型膜與醫用膠布的粘合面的邊緣還可以置有一小片不粘附的區域(即在與醫用膠布粘合前,由轉移膜的單粘層與轉移膜的防粘離型層組成的轉移膜、需要模切剝離大部分轉移膜的防粘離型層,需暴露出已剝離大部分轉移膜的防粘離型層的大部分區域可與醫用膠布背面的無膠面粘附形成粘合面,但此時該粘合面的邊緣還應該有一小片轉移膜的防粘離型層沒有被剝離,所留沒有被剝離的一小片轉移膜的防粘離型層——一小片不粘附的區域既可作為揭口也可作為撕手)作為轉移膜或具有輕微粘性的離型膜與醫用膠布分離的揭口或撕手(因具有輕微粘性的離型膜沒有防粘離型層,故此具有輕微粘性的離型膜的撕口或撕手可參照前述轉移膜的布局,用模切技術予以落實),從而以便于帶膠布撳針黏貼皮膚后可從此處開始方便的與轉移膜或具有輕微粘性的離型膜分離;揭口或撕手可選制成單邊片形或半圈邊形或全圈邊形等形式。
上述技術方案中的帶膠布撳針的裝載體上可設有安置帶膠布撳針的孔穴以及裝載體揭離帶膠布撳針槽;該帶膠布撳針的裝載體還可采用現有的裝載帶膠布撳針的設置或載體(如前述的《避痛方便撳針》、《一種高效自發電化學電流聯動的撳針》、《一種便捷高效易分離多膠層定位避痛方便撳針》、《急救與應急用的重疊式方便撳針及壓穴物》等技術方案所采用的帶膠布撳針的固定設施、設置或載體);此外,雖該帶膠布撳針的裝載體可采用各種材料、制成各種幾何形狀予以制作,但其必須是無毒的材料。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可確保厚度較薄或厚度極薄的帶膠布撳針在使用中膠布不變形,從而可以有利于敷貼舒適、延展彈性強、透氣性高的帶膠布撳針產品開發。
本實用新型還能充分利用帶膠布撳針產品模切制作中(會產生的廢料)的轉移膜或具有輕微粘性的離型膜作為防止帶膠布撳針在使用過程中變形的主體材料,其制作成本較低、結構簡潔、操作快捷方便、且易于方便黏貼使用(貼膚膠布貼膚性強、貼膚膠布與貼附器物易與分離)。
附圖說明
圖1一種防止膠布在使用過程中變形的帶膠布撳針構造示意圖;
圖2揭貼式的一種防止膠布在使用過程中變形的帶膠布撳針構造示意圖,
圖3是圖2的A-A剖視圖;
圖4撳按式穿裝載體孔穴的一種防止膠布在使用過程中變形的帶膠布撳針構造示意圖,
圖5是圖4的A-A剖視圖;上述圖1、圖2、圖3、圖4、圖5中:1撳針,2醫用膠布,3轉移膜或具有輕微粘性的離型膜,4轉移膜的單粘層,5轉移膜的防粘離型層,6帶膠布撳針的裝載體,7安置帶膠布撳針的孔穴,8裝載體揭離帶膠布撳針槽,9轉移膜或具有輕微粘性的離型膜的切割線,10揭口或撕手,11橢圓形轉移膜。
具體實施方式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防止膠布在使用過程中變形的帶膠布撳針構造示意圖;圖2為揭貼式的一種防止膠布在使用過程中變形的帶膠布撳針構造示意圖,圖3是圖2的A-A剖視圖;圖4是撳按式穿裝載體孔穴的一種防止膠布在使用過程中變形的帶膠布撳針構造示意圖,圖5是圖4的A-A剖視圖;上述圖1~5中包括:撳針1、醫用膠布2、轉移膜或具有輕微粘性的離型膜3、轉移膜的單粘層4、轉移膜的防粘離型層5、帶膠布撳針的裝載體6、安置帶膠布撳針的孔穴7、裝載體揭離帶膠布撳針槽8、轉移膜或具有輕微粘性的離型膜的切割線9、揭口或撕手10、橢圓形轉移膜11。在圖1的具體實施中,用模切技術剝離需暴露的大部分轉移膜或具有輕微粘性的離型膜3的轉移膜的防粘離型層5,使其形成所需的大部分轉移膜的單粘層4和小部分轉移膜的防粘離型層5的分布,再用模切技術將醫用膠布2的大部分粘附在轉移膜的單粘層4,其間醫用膠布2的其它小部分則在轉移膜的防粘離型層5上,由于醫用膠布2與轉移膜的防粘離型層5不發生粘連,故該處即成為揭口或撕手10,此后再將撳針1固定于醫用膠布2上,經由常規公知技術裝配、密封包裝、滅菌待用;使用時打開密封包裝,在揭口或撕手10處用手取用。在圖2、圖3的具體實施中,用模切技術剝離需要暴露的轉移膜或具有輕微粘性的離型膜3上的轉移膜的防粘離型層5,使其形成所需的轉移膜的單粘層4和轉移膜的防粘離型層5的計劃分布區域(該模切技術同時按計劃完成轉移膜或具有輕微粘性的離型膜的切割線9),再用模切技術將數片醫用膠布2分別粘附在轉移膜的單粘層4,其間醫用膠布2與轉移膜的防粘離型層5不發生粘連的部位成為揭口或撕手10,再用模切技術將粘有醫用膠布2的轉移膜或具有輕微粘性的離型膜3、按計劃對位粘貼于制有安置帶膠布撳針的孔穴7和裝載體揭離帶膠布撳針槽8的帶膠布撳針的裝載體6上,此后再將撳針1通過安置帶膠布撳針的孔穴7固定于醫用膠布2上,經密封包裝、滅菌待用;使用時打開密封包裝,在裝載體揭離帶膠布撳針槽8處、用手拿住揭口或撕手10即可取用。在圖4、圖5的具體實施中,采用模切技術剝離需要暴露的轉移膜或具有輕微粘性的離型膜3上的轉移膜的防粘離型層5,使其形成所需的轉移膜的單粘層4和轉移膜的防粘離型層5的計劃分布區域(該模切技術同時按計劃完成轉移膜或具有輕微粘性的離型膜的切割線9),再用模切技術將數片醫用膠布2分別粘附在轉移膜的單粘層4,其間醫用膠布2與轉移膜的防粘離型層5不發生粘連的部位成為揭口或撕手10,再用模切技術將粘有醫用膠布2的轉移膜或具有輕微粘性的離型膜3、按計劃對位粘貼于制有安置帶膠布撳針的孔穴7和裝載體揭離帶膠布撳針槽8的帶膠布撳針的裝載體6上,此后再將撳針1通過安置帶膠布撳針的孔穴7固定于醫用膠布2上,其后帶膠布撳針的裝載體6的另一面還可用薄膜黏貼封口(封貼用于固定撳針1的安置帶膠布撳針的孔穴7)經密封包裝、滅菌待用;使用時打開密封包裝(有封貼用于固定撳針1的安置帶膠布撳針的孔穴7的,揭開薄膜黏貼封口),將計劃所用帶膠布撳針的裝載體6上的安置帶膠布撳針的孔穴7按放于所需埋針的穴位上,再用手指按壓橢圓形轉移膜11,(受壓后該部分輕微粘架于長方形安置帶膠布撳針的孔穴7的橢圓形轉移膜11的邊緣,會通過壓力從而穿過安置帶膠布撳針的孔穴7)將帶膠布撳針刺入并埋針于該穴位,最后施術者可通過揭開該橢圓形轉移膜11的揭口或撕手10、將橢圓形轉移膜11去除。
上面對本專利的實施方式作了示意性說明,但是本專利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