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用微創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內腔鏡標本取物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人們對專業技術的要求越來越高。腔鏡手術是微創外科的核心技術,它的出現將手術切口縮小到了極致,但切口如果得不到正確的使用和處理,可以將微創變為巨創。在為感染疾病患者和腫瘤患者實施的小切口腔鏡手術中,整個手術過程除嚴格遵循“無瘤操作”原則外,如何快速安全地切除并取出患者體內病變標本,這些都是腔鏡手術是否成功的關鍵所在。近年來,采用一次性內腔鏡標本取物袋,廣泛應用于臨床各類腔鏡手術,如胸腔鏡、腹腔鏡等,有利于惡性腫瘤、囊腫、子宮內膜等切除物的取出;降低感染物及病理組織殘留;可降低體腔和切口的污染,減少手術的并發癥,可以有效預防切口種植。但是一次性內腔鏡標本取物袋取物袋和套管均為一次性使用,耗材大,浪費多,成本高,而且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經濟負擔。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可重復使用、耗材少、浪費小、減輕患者經濟負擔的內腔鏡標本取物系統。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內腔鏡標本取物系統,包括取物工具機構和取物執行機構,所述取物工具機構包括快換接頭、快換裝置套管、推桿和外套管,推桿一端與快換裝置套管和快換接頭連接,外套管內套裝推桿和快換裝置套管外側;所述取物執行機構包括取物外套管、取物袋和十字接頭,取物外套管內套裝取物袋和十字接頭;快換裝置套管的快換接頭與取物袋的十字接頭連接,外套管和取物外套管連接。
所述快換裝置套管外側設有定位凹槽,外套管上設有定位凸臺,定位凸臺與定位凹槽卡接。
所述外套管上設有外套管手柄,外套管手柄上設有按鈕、按鈕定位銷和按鈕復位彈簧,按鈕上設有定位凸臺。
所述快換接頭上設有安裝槽,快換裝置套管上設有頭部凹槽、定位銷彈簧和定位銷,快換接頭上設有銷孔,快換接頭的銷孔與快換裝置套管的定位銷連接。
所述快換裝置套管的另一端設置快換裝置套管手柄。
所述推桿的另一端設置推桿手柄。
所述取物袋的袋口處設有超彈性絲。
所述取物袋纏繞在十字接頭一端,纏繞的取物袋裝入取物外套管內。
所述外套管和取物外套管通過螺紋或卡扣連接在一起。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1、一種內腔鏡標本取物系統,包括取物工具機構和取物執行機構,所述取物工具機構包括快換接頭、快換裝置套管、推桿和外套管,推桿一端與快換裝置套管和快換接頭連接,外套管內套裝推桿和快換裝置套管外側;所述取物執行機構包括取物外套管、取物袋和十字接頭,取物外套管內套裝取物袋和十字接頭;快換裝置套管的快換接頭與取物袋的十字接頭連接,外套管和取物外套管連接。本實用新型的取物工具機構可以反復消毒使用,大幅降低設備使用成本。
2、快換裝置套管外側設有定位凹槽,外套管上設有定位凸臺,定位凸臺與定位凹槽卡接。實現了外套管的定位,有效保證了外套管連接強度。所述外套管上設有外套管手柄,外套管手柄上設有按鈕、按鈕定位銷和按鈕復位彈簧,按鈕上設有定位凸臺。通過按鈕及按鈕定位銷鎖扣功能確保設備的使用安全。
3、快換接頭上設有安裝槽,方便與十字接頭快速安裝。快換裝置套管上設有頭部凹槽、定位銷彈簧和定位銷,快換接頭上設有銷孔,快換接頭的銷孔與快換裝置套管的定位銷連接。定位銷彈簧和定位銷鎖止十字接頭,防止意外脫落。
快換裝置套管的另一端設置快換裝置套管手柄。便于拉動快換裝置套管與十字接頭快速拆裝。推桿的另一端設置推桿手柄。推桿手柄方便操作取物袋,配合手術取出內腔鏡標本。
4、取物袋的袋口處設有超彈性絲,超彈性絲使得袋口撐開,接取內腔鏡標本。取物袋纏繞在十字接頭一端,纏繞的取物袋裝入取物外套管內。方便插入小傷口中,避免二次傷害。外套管和取物外套管通過螺紋或卡扣連接在一起,提供多種組合連接方式便于批量工業化生產。
附圖說明
圖1為取物工具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側視圖;
圖3為圖1的Ⅰ部放大圖;
圖4為圖1的Ⅱ部放大圖;
圖5為圖1的Ⅲ部放大圖;
圖6為取物袋展開示意圖;
圖7為圖6 的俯視圖;
圖8為取物袋收緊示意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圖;
圖10為圖9的Ⅳ部放大圖;
圖11為外套管和取物外套管螺紋連接示意圖;
圖12為外套管和取物外套管卡扣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內腔鏡標本取物系統,包括取物工具機構和取物執行機構,所述取物工具機構包括快換接頭1、快換裝置套管4、推桿5和外套管7,推桿5一端與快換裝置套管4和快換接頭1連接,外套管7內套裝推桿5和快換裝置套管4外側;所述取物執行機構包括取物外套管20、取物袋17和十字接頭19,取物外套管20內套裝取物袋17和十字接頭19;快換裝置套管4的快換接頭1與取物袋17的十字接頭19連接,外套管7和取物外套管20連接。
所述快換裝置套管4外側設有定位凹槽6,外套管7上設有定位凸臺16,定位凸臺16與定位凹槽6卡接。所述外套管7上設有外套管手柄10,外套管手柄10上設有按鈕9、按鈕定位銷8和按鈕復位彈簧13,按鈕9上設有定位凸臺16。
所述快換接頭1上設有安裝槽15,快換裝置套管4上設有頭部凹槽14、定位銷彈簧2和定位銷3,快換接頭1上設有銷孔,快換接頭1的銷孔與快換裝置套管4的定位銷3連接。所述快換裝置套管4的另一端設置快換裝置套管手柄11。所述推桿5的另一端設置推桿手柄12。所述取物袋17的袋口處設有超彈性絲18。所述取物袋17纏繞在十字接頭19一端,纏繞的取物袋17裝入取物外套管20內。所述外套管7和取物外套管20通過螺紋或卡扣連接在一起。
手術前,醫生將無菌一次性取物袋通過十字接頭19與快換接頭1連接,然后通過手術通道將內腔鏡標本取物系統伸入患者腹腔,靠近病變組織;手術過程中醫生一手壓住外套管手柄10上的按鈕9,使按鈕9上的定位凸臺16脫離快換裝置套管4上的凹槽6,然后推動推桿手柄12,使取物執行機構的取物袋17完全被推出取物外套管20,這時取物袋17的超彈性絲18撐開袋口,取物袋17移到患者腹腔病變組織附近,醫生裝入患者切除下來的病變組織,病變組織裝入取物袋17后,醫生按住外套管手柄10不動,往外拉推桿手柄12對取物袋17收口,防止被切下的病變組織外漏,污染患者腹腔;取物袋17收口完成后,如果取物袋17中納入的標本能從患者切口取出,醫生就將內腔鏡標本取物系統一起拔出患者體內拿出;如果取物袋17所納入的標本過大,不能一次從患者體內拿出,就將取物袋17袋口露出患者體外,醫生從快換接頭1處取下取物袋17撐開袋口,分次取出標本。手術完成后,取物袋部分從快換結構處取下按照醫院規定進行處理,將取物袋工具部分進行清理、消毒以便下次手術時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