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新型兒科檢查護理床。
背景技術:
目前,臨床上所使用的兒科護理床主要由床板和床腿構成,沒有任何防護措施,患兒一般較易躁動,稍有不慎就會從床上滾落下來,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而且有些護理床在給小兒進行輸液時,由于小兒好動和不配合工作,往往需要多個人的協助方可完成,如果輸液時間又相對較長,輸液過程中稍不注意就會造成走針等問題,給醫務人員增加了工作難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技術缺點提供一種新型兒科檢查護理床。
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新型兒科檢查護理床,包括床體,所述床體一端設置有床頭板,床體上設置有枕頭和嘔吐框;所述床體一側靠近床頭板一端設置有固定桿、桌面支撐架和固定帶,所述床體兩側分別設置有活動防護欄桿,所述活動防護欄桿設置于床體兩側的收納槽內;所述桌面支撐架頂端設置有桌板,所述桌板底部通過直桿設置有垃圾桶。
所述垃圾桶通過固定釘固定在直桿上。
所述固定桿內通過調節栓設置有調節桿,所述調節桿頂端設置有輸液瓶懸掛桿。
所述固定帶上連接有保護帶,所述固定帶一側設置有粘扣A,保護帶一側設置有粘扣B。
所述嘔吐框內設置有接物袋,嘔吐框外設置有推拉蓋,所述推拉蓋上設置有推拉槽。
所述床體底部設置有四個支撐腿。
本實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使用方便,在給小兒進行輸液時固定帶能夠固定小兒手臂,便于輸液,活動防護欄桿可避免患兒跌落于床下,而嘔吐框可方便患兒嘔吐,無需使用單獨污物桶,這樣減輕了醫護人員的工作難度。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固定帶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嘔吐框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1、2、3對本實用新型做以下詳細說明。
如圖1、2、3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床體1,所述床體1一端設置有床頭板4,床體1上設置有枕頭3和嘔吐框2;所述床體1一側靠近床頭板4一端設置有固定桿5、桌面支撐架13和固定帶15,所述床體1兩側分別設置有活動防護欄桿17,所述活動防護欄桿17設置于床體1兩側的收納槽16內;所述桌面支撐架13頂端設置有桌板9,所述桌板9底部通過直桿10設置有垃圾桶12;所述垃圾桶12通過固定釘11固定在直桿10上;所述固定桿5內通過調節栓8設置有調節桿6,所述調節桿6頂端設置有輸液瓶懸掛桿7;所述固定帶15上連接有保護帶20,所述固定帶15一側設置有粘扣A22,保護帶20一側設置有粘扣B21;所述嘔吐框2內設置有接物袋19,嘔吐框2外設置有推拉蓋23,所述推拉蓋23上設置有推拉槽18;所述床體1底部設置有四個支撐腿14。
使用本實用新型時,將調節桿6頂端設置的輸液瓶懸掛桿7調節到適當位置,固定桿5上設置的調節桿6起到調節作用,患兒躺在床體1上,將手臂放于固定帶15上,將粘扣A22與粘扣B21扣緊,能夠防止患兒在輸液過程中亂動帶來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