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輸液器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頭皮雙柄帶孔針。
背景技術:
現有的頭皮針的針柄為單柄并直接套裝在輸液固定管外部,單柄在使用過程中,針柄很容易在輸液固定管外部發生轉動,影響使用,配合不緊密,使用效果不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穩定,配合緊密的頭皮雙柄帶孔針。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頭皮雙柄帶孔針,包括針柄、輸液針體、輸液針固定管、定位鎖緊裝置,所述輸液針體連接輸液針固定管,所述輸液針固定管通過定位鎖緊裝置連接針柄,所述針柄為對稱設置的雙針柄,所述定位鎖緊裝置包括針柄固定套、擠壓塊、控制桿,所述輸液針固定管連接針柄固定套,所述針柄固定套前側具有擠壓固定孔,所述擠壓固定孔內部連接擠壓固定座,所述擠壓固定座內部右側具有擠壓塊活動槽,所述擠壓塊活動槽中部連接控制桿嚙合孔,所述擠壓塊活動槽內部連接擠壓塊,所述擠壓塊左側通過轉軸連接控制桿,所述擠壓塊與控制桿相對轉動,所述控制桿穿過控制桿嚙合孔,所述控制桿嚙合孔與控制桿相互嚙合。
所述擠壓固定座側壁具有鎖緊固定槽,所述擠壓固定孔左側連接鎖緊座固定孔,所述鎖緊座固定孔連接鎖緊座,所述鎖緊座內部連接擠壓固定座,所述鎖緊座右端插入鎖緊固定槽中。
所述針柄固定套兩側具有針柄固定槽,所述針柄固定槽內部連接針柄,所述輸液針體前端具有輔助輸液孔。
有益效果:
輸液針體連接輸液針固定管,所述輸液針固定管通過定位鎖緊裝置連接針柄,輸液針固定管連接針柄固定套,所述針柄固定套前側具有擠壓固定孔,所述擠壓固定孔內部連接擠壓固定座,所述擠壓固定座內部右側具有擠壓塊活動槽,所述擠壓塊活動槽內部連接擠壓塊,所述擠壓塊左側通過轉軸連接控制桿,控制桿穿過控制桿嚙合孔,轉動控制桿,在控制桿嚙合孔與控制桿嚙合的作用下,控制桿旋轉向前移動,并推動擠壓塊,使得擠壓塊右端連接輸液針固定管的側壁,使得輸液針固定管與針柄固定套緊固的連接在一體,不會發生晃動,實現定位鎖緊,結構穩定,調節方便、配合緊密。擠壓固定孔左側連接鎖緊座固定孔,所述鎖緊座固定孔連接鎖緊座,所述鎖緊座內部連接擠壓固定座,在二者的相互配合下,擠壓固定座被緊固的固定在針柄固定套內部,各部位配合緊密,所述針柄固定套兩側具有針柄固定槽,所述針柄固定槽內部連接針柄,所述輸液針體前端具有輔助輸液孔,當輸液針體堵塞時,藥液可通過輔助輸液孔流出,這種頭皮雙柄帶孔針在定位鎖緊裝置作用下,保證了針柄與輸液針固定管連接的緊固性,同時也便于調節針柄的角度,使用更加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頭皮雙柄帶孔針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頭皮雙柄帶孔針局部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頭皮雙柄帶孔針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根據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一種頭皮雙柄帶孔針,包括針柄1、輸液針體2、輸液針固定管3、定位鎖緊裝置,所述輸液針體2連接輸液針固定管3,所述輸液針固定管3通過定位鎖緊裝置連接針柄1,所述針柄為對稱設置的雙針柄,所述定位鎖緊裝置包括針柄固定套4、擠壓塊5、控制桿6,所述輸液針固定管3連接針柄固定套4,所述針柄固定套4前側具有擠壓固定孔7,所述擠壓固定孔7內部連接擠壓固定座8,所述擠壓固定座8內部右側具有擠壓塊活動槽9,所述擠壓塊活動槽9中部連接控制桿嚙合孔10,所述擠壓塊活動槽9內部連接擠壓塊5,所述擠壓塊5左側通過轉軸連接控制桿6,所述擠壓塊5與控制桿6相對轉動,所述控制桿6穿過控制桿嚙合孔10,所述控制桿嚙合孔10與控制桿6相互嚙合,轉動控制桿6,在控制桿嚙合孔10與控制桿6嚙合的作用下,控制桿旋轉向前移動,并推動擠壓塊5,使得擠壓塊5右端連接輸液針固定管3的側壁,使得輸液針固定管3與針柄固定套4緊固的連接在一體,不會發生晃動,實現定位鎖緊,結構穩定,調節方便。
所述擠壓固定座8側壁具有鎖緊固定槽11,所述擠壓固定孔7左側連接鎖緊座固定孔12,所述鎖緊座固定孔12連接鎖緊座13,所述鎖緊座內部連接擠壓固定座8,所述鎖緊座13右端插入鎖緊固定槽11中,在二者的相互配合下,擠壓固定座8被緊固的固定在針柄固定套4內部,各部位配合緊密。
所述針柄固定套4兩側具有針柄固定槽14,所述針柄固定槽14內部連接針柄1,所述輸液針體2前端具有輔助輸液孔15,當輸液針體堵塞時,藥液可通過輔助輸液孔流出,這種頭皮雙柄帶孔針在定位鎖緊裝置作用下,保證了針柄1與輸液針固定管3連接的緊固性,同時也便于調節針柄1的角度,結構穩定、配合緊密、使用更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