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穿刺架,具體涉及一種CT穿刺三維角度引導架。
背景技術:
介入技術已成為惡性腫瘤診斷和治療的常用手段,其中CT是重要的影像引導方式之一。相比B超引導,CT可用的部位更為廣泛,引導的圖像更為直觀。但CT引導由于為斷層掃描圖像,因此引導的穿刺路徑均在橫斷面水平上選取。雖然通過患者調整體位等手段能夠在縱向上進行輕微的角度調整,但仍有部分腫瘤穿刺較難獲取滿意的穿刺路徑。為克服這一困難,已有CT機可以做到調整掃描架的角度,既不改變患者體位的情況下通過調整掃描架的角度,以獲取包含滿意穿刺路徑的引導圖像。這種CT機的應用極大方便了CT引導介入技術的使用,但目前仍未有適用于此類CT機的引導架。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CT穿刺三維角度引導架。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CT穿刺三維角度引導架,包括穿刺針支架,所述穿刺針支架通過垂直角度鎖止與軸連接,所述軸上設有垂直角度讀數區(qū),所述軸與云臺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云臺固定于接地支架。
進一步的,所述云臺的表面中間位置且與所述軸在一直線上設有水平角度讀數區(qū)。
進一步的,所述云臺的表面且在所述水平角度讀數區(qū)上邊的平行處設有水平角度鎖止。
進一步的,所述云臺的表面且在所述水平角度讀數區(qū)下邊的平行處設有云臺水平調整參考處。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在傳統(tǒng)CT穿刺引導架的基礎上,增加了縱向調節(jié)的功能,通過分別調節(jié)橫向和縱向的角度,更好地引導穿刺針的行進角度。該專利的應用對腫瘤介入技術具有積極的意義,也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CT穿刺三維角度引導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說明:1、穿刺針支架,2、垂直角度鎖止,3、垂直角度讀數區(qū),4、水平角度讀數區(qū),5、云臺,6、軸,7、水平角度鎖止,8、云臺水平調整參考處。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參照圖1所示,一種CT穿刺三維角度引導架,包括穿刺針支架1,所述穿刺針支架1通過垂直角度鎖止2與軸6連接,所述軸6上設有垂直角度讀數區(qū)3,所述軸6與云臺5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云臺5固定于接地支架。
進一步的,所述云臺5的表面中間位置且與所述軸6在一直線上設有水平角度讀數區(qū)4。
進一步的,所述云臺5的表面且在所述水平角度讀數區(qū)4上邊的平行處設有水平角度鎖止7。
進一步的,所述云臺5的表面且在所述水平角度讀數區(qū)4下邊的平行處設有云臺水平調整參考處8。
實例一:膈頂部位肝癌的患者,擬行消融治療,因腫塊位置原因,B超難以滿意引導,CT圖像可見如從水平橫截面掃描,腫塊與較多肺組織處于同一平面,穿刺過程中勢必經過較多正常肺組織,導致肺組織損傷,同時由于消融針穿過膈肌,消融同過程中易導致膈肌損傷影響患者術后恢復及呼吸功能。在可以調整掃描角度CT機上,我們將CT掃描架傾斜,改變掃描平面,從而獲得經肝臟穿刺路徑。同時將本實用新型的掃描架縱向軸調整至與CT掃描架角度一致,再調整橫向軸角度,即可引導消融針準確穿刺至目標組織,并避開肺臟及膈肌。
實例二:髂骨轉移癌患者,腫塊穿透髂骨后向盆腔內生長,擬行盆腔內病灶消融治療,但因骨質阻擋無法進行B超引導,CT中可見髂骨骨質破壞后出現一個“小窗”,該部位骨組織破壞嚴重,骨皮質不連續(xù),可經由此部位穿刺抵達盆腔內病灶。但盆腔內病灶最長軸與此穿刺窗并不在同一橫截面,因此需要調整CT掃描架,改變掃描平面,從而獲得經骨質破壞區(qū)穿刺至盆腔病灶的路徑。同時將本實用新型的掃描架縱向軸調整至與CT掃描架角度一致,再調整橫向軸角度,即可引導消融針經由骨質破壞部位準確穿刺至目標組織。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