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護理器械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翻身護理床。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老齡化的加劇,老年人患高血壓、腦梗、腦出血等病的情況越來越多,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長期臥床,單一的臥床姿勢,使身體的某些部位長期受到壓迫,導致生褥瘡,由于大小便不利,個人衛生也得不到解決,繁瑣的護理問題不僅使病人肉體和精神痛苦,同時也給家人帶來了巨大的麻煩。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患病老人翻身的問題,提供一種翻身護理床。
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翻身護理床,包括固定床體支架,固定床體支架中間設置有側翻床板支架,側翻床板支架兩端通過側翻轉軸與固定床體支架鉸接連接,側翻床板支架底部設有側翻拉桿,側翻拉桿下端與絲杠螺母拉桿的一端鉸接連接,絲杠螺母拉桿I的另一端與絲杠連接,絲杠I端部設有小皮帶輪I,小皮帶輪I通過皮帶與大皮帶輪I連接,大皮帶輪I由電機I驅動。
側翻床板支架內設有起坐后背床板支架、起坐臀部床板支架和起坐曲腿床板支架,起坐臀部床板支架左右兩側通過起坐轉軸與側翻床板支架鉸接連接,起坐臀部床板支架前后兩側通過合頁分別與起坐后背床板支架和起坐曲腿床板支架連接,側翻床板支架下方設有電機II,電機II驅動大皮帶輪II,大皮帶輪II通過皮帶與小皮帶輪II連接,小皮帶輪II固定在絲杠II的一端,絲杠II的另一端與絲桿螺母拉桿II連接,絲桿螺母拉桿II另一端分別與拉桿和轉軸拉桿鉸接連接,轉軸拉桿另一端與固定在起坐后背床板支架下側的轉軸連接,轉軸上還連接有起坐推桿,起坐推桿另一端與起坐后背床板支架連接,拉桿另一端設有兩個鉸接點,其中一個鉸接點與通過支撐桿與起坐臀部床板支架鉸接連接,另一個鉸接點通過轉軸分別與連接桿和曲腿支撐桿連接,連接桿另一端固定在起坐臀部床板支架底部,曲腿支撐桿另一端與起坐曲腿床板支架固定連接。
所述的起坐臀部床板支架上開有圓形的大便孔,大便孔下側設有蓋板,蓋板上連接有復位彈簧。
電機I和電機II的通電電路與電路控制盒連接。
側翻床板支架兩側通過側翻支撐轉軸連接有側擋板。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實現護理床床體的兩側翻轉及復位,解決了病人側向翻身的問題,按遙控側翻按鈕,按住不放,床板側翻,角度勻速增加到滿意位置,松開按鈕,床板側翻停止,停在此位置,若想恢復原位,按反向按鈕,床板向反向方向翻轉。
2)通過上身部位床板的向上翻轉和腿部床板翻轉,使病人完成平躺到起坐,并且雙腿自然下垂,調整座子的問題。按遙控器起坐按鈕,通過拉桿聯動機構,使上身部位床板緩緩上升,腿部床板緩緩翻轉向下,中央床板下部略微上升,使病人起坐,通過按鈕或放開按鈕,調整病人起坐的角度,直到滿意位置,若需回復原位,按相反按鈕。
3)可使病人在原位完成大小便。在床板的臀部部位開有圓形大便孔,平時通過彈簧拉力作用使蓋板封閉,大便孔關閉,使用時,可將蓋板向下推開,放便盆,完成答辯后,向上推,蓋板復位,再將大便孔堵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俯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主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左視圖;
圖4是側翻原理圖;
圖5是起坐原理圖;
圖中1-電機I,2-大皮帶輪I,3-小皮帶輪I,4-電機II,5-大皮帶輪II,6-小皮帶輪II,7-固定床體支架,8-側翻床板支架,9-起坐后背床板支架,10-起坐臀部床板支架,11-起坐曲腿床板支架,12-側翻轉軸,13-起坐轉軸,14-大便孔,15-側翻支撐轉軸,16-絲杠I,17-絲杠螺母拉桿,18-側翻拉桿,19-側擋板,20-絲杠II,21-絲桿螺母拉桿II,22-起坐推桿,23-拉桿,24-支撐桿,25-曲腿支撐桿,26-轉軸拉桿,27-轉軸,28-床板,29-電路控制盒。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3所示,一種翻身護理床,包括固定床體支架7,固定床體支架7中間設置有側翻床板支架8,側翻床板支架8兩端通過側翻轉軸12與固定床體支架7鉸接連接,側翻床板支架8底部設有側翻拉桿18,側翻拉桿18下端與絲杠螺母拉桿17的一端鉸接連接,絲杠螺母拉桿I17的另一端與絲杠16連接,絲杠I16端部設有小皮帶輪I3,小皮帶輪I3通過皮帶與大皮帶輪I2連接,大皮帶輪I2由電機I1驅動。
側翻床板支架8內設有起坐后背床板支架9、起坐臀部床板支架10和起坐曲腿床板支架11,起坐臀部床板支架10左右兩側通過起坐轉軸13與側翻床板支架8鉸接連接,起坐臀部床板支架10前后兩側通過合頁分別與起坐后背床板支架9和起坐曲腿床板支架11連接,側翻床板支架8下方設有電機II4,電機II4驅動大皮帶輪II5,大皮帶輪II5通過皮帶與小皮帶輪II6連接,小皮帶輪II6固定在絲杠II20的一端,絲杠II20的另一端與絲桿螺母拉桿II21連接,絲桿螺母拉桿II21另一端分別與拉桿23和轉軸拉桿26鉸接連接,轉軸拉桿26另一端與固定在起坐后背床板支架9下側的轉軸連接,轉軸上還連接有起坐推桿22,起坐推桿22另一端與起坐后背床板支架9連接,拉桿23另一端設有兩個鉸接點,其中一個鉸接點與通過支撐桿24與起坐臀部床板支架10鉸接連接,另一個鉸接點通過轉軸27分別與連接桿和曲腿支撐桿25連接,連接桿另一端固定在起坐臀部床板支架10底部,曲腿支撐桿25另一端與起坐曲腿床板支架11固定連接。
所述的起坐臀部床板支架10上開有圓形的大便孔14,大便孔14下側設有蓋板,蓋板上連接有復位彈簧。
電機I1和電機II4的通電電路與電路控制盒29連接。
側翻床板支架8兩側通過側翻支撐轉軸15連接有側擋板19。
如圖3、4所示,側翻原理如下:電機I接到轉動信號后,按照設定的轉速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轉動,電機轉動軸帶動大皮帶輪I轉動,通過傳動皮帶帶動小皮帶輪I轉動,小皮帶輪通過平鍵帶動傳動絲桿以相同的轉速轉動,絲桿螺母拉桿的前端焊接有螺母,傳動絲杠與該螺母傳動,絲桿的轉動方向不同,絲杠螺母會向左或向右移動。側翻拉桿與側翻床板支架焊接在一起,絲杠螺母拉動側翻床板支架,使側翻床板支架收到轉動力矩的作用,繞側翻轉軸轉動,實現側翻。床體翻轉的角度由電機的轉動角度決定,翻轉至適合的角度后,放開遙控器按鈕,電機I斷開,翻轉完成。若想復位或調整角度,則按下遙控器按鍵,使電機繼續轉動即可。
如圖2、5所示,起坐原理如下:電機II接到轉動信號后,按照設定的轉速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轉動,電機軸帶動大皮帶輪II轉動,通過傳動皮帶帶動小皮帶輪II轉動,小皮帶輪II帶動傳動絲桿以相同的轉速轉動,絲杠螺母拉桿的前端焊接有螺母,傳動絲杠與該螺母為螺紋傳動,按照絲杠螺母傳動機構的工作原理,絲桿轉動方向不同,絲杠螺母拉桿會向左或者向右移動,當其拉動起坐推桿的下部向右移動時,起坐推桿繞轉軸按逆時針方向旋轉,推桿以一定速度緩緩上升,其上部安裝的滾輪推動起坐床板支架向上繞翻轉,從而推動床板上的病人背部抬起,當抬起到一定的角度時,放下按鍵電機停止轉動,背部動作完成。
病人的起坐過程,除了背部的抬起,同時還伴隨著腿部的自然向下彎曲和臀部支撐至舒服的角度,這些動作的完成是通過拉桿、支撐桿和曲腿支撐桿的聯動完成的,拉桿與起坐推桿相連,當起坐推桿向上轉動時,拉動拉桿向右移動,帶動支撐桿的下部向右移動,其上部向上稍稍頂起起坐臀部床板支架的下端,使病人在坐起時不會從床上滑下;與此同時,拉桿向右拉動曲腿支撐桿繞轉軸沿逆時針方向轉動,支撐桿的頂部滾輪從原來水平支撐起坐曲腿床板支架的位置,向斜下方轉動,從而使床板支架在重力作用下繞合頁向下翻轉,使病人自然向下曲腿,完成起坐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