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主要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膝胸臥位支撐墊。
背景技術:
腹腔鏡手術氣腹后殘余的CO2氣體對膈肌神經的直接刺激造成的肩部、雙肋區酸痛和不適,而膝胸臥位可使腹腔鏡術后腹腔內殘余的CO2氣體由上腹部移到下腹部或盆腔,減少氣體對膈肌神經的刺激,從而降低肩痛、雙肋區疼痛的發生或緩解疼痛,但因患者術后體力虛弱和護理人力不足因素,致膝胸臥位在臨床中存在安全隱患而不易實施,而目前也沒有一款適合患者進膝胸臥位的醫療產品。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膝胸臥位支撐墊,解決了膝胸臥位本身的穩定性問題,解決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提高患者對術后改良體位實施的依從性,以緩解婦科腹腔鏡術后肩痛,預防術后并發癥目的。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膝胸臥位支撐墊,包括支撐板、支撐桿和凹形軟枕,所述支撐板為矩形板狀,所述支撐板的一側放置在地面上,所述支撐板通過支撐桿呈斜坡式的支撐在地面上;所述凹形軟枕凹面向上的設置在靠近支撐桿的所述支撐板上,靠近支撐桿的所述支撐板的上表面設有凹槽,所述凹形軟枕的底面與所述凹槽相匹配的內嵌在所述凹槽內。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決了膝胸臥位本身的穩定性問題,解決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提高患者對術后改良體位實施的依從性;患者實行膝胸臥位時,在腹部予同骨盆高度的支撐架,能抬高患者臀部,減少體力,以緩解婦科腹腔鏡術后肩痛,腹部處予凹枕設計,避免壓迫傷口,能夠有效的預防術后并發癥目的。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進一步,所述支撐桿至少設有兩根,至少所述兩根支撐桿垂直地面的設置在所述支撐板較高側下方,且其中的兩根所述支撐桿分別設置在支撐板該側的兩個角下方。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整個支撐墊比較穩固的放置在地面上。
進一步,還包括側枕,所述側枕設置在所述支撐板較低側的前方,所述側枕包括方枕和設置在所述方枕兩側的弧形托架,兩個所述弧形托架的外側向所述方枕的中部靠攏。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身斜面予坡度的墊支撐,頭部墊側枕,方枕用于托墊胸及頭頸部,兩個弧形托架用于支撐患者手臂,提高舒適度。
進一步,所述支撐桿與支撐板通過彈簧桿進行連接,所述彈簧桿可將支撐桿折疊在支撐板的背面,或將支撐桿支撐在地面上。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收納整個支撐墊。
進一步,所述支撐板垂直于所述凹槽的兩平行側邊上均設有刻度。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設置的刻度便于調整患者做膝胸臥位時姿勢是否規范。
進一步,所述支撐桿包括上圓柱形桿和中空的下圓柱形桿,所述上圓柱形桿套至于下圓柱形桿內,所述上圓柱形桿的外側壁上設有半球形凸齒,所述下圓柱形桿的側壁上設有與所述半球形凸齒配合卡緊的圓孔。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調節支撐桿的高度,適合不同高度的患者使用。
進一步,所述圓孔設有多個,所述多個圓孔從上至下等間距的依次排列。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益于調節支撐桿的高度,適合不同高度的患者使用。
進一步,所述支撐板的上表面平鋪設置有一層軟墊。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高患者舒適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各標記所代表的部件名稱如下:
1、支撐板,2、支撐桿,3、凹形軟枕,4、側枕,5、凹槽,401、方枕,402、弧形托架。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如圖1所示,一種膝胸臥位支撐墊,包括支撐板1、支撐桿2和凹形軟枕3,所述支撐板1為矩形板狀,所述支撐板1的一側放置在地面上,所述支撐板1相對的另一側通過所述支撐桿2支撐在地面上,所述支撐板1呈斜坡式;所述凹形軟枕3凹面向上的設置在靠近支撐桿2的所述支撐板1上,靠近支撐桿2的所述支撐板1的上表面設有凹槽5,所述凹形軟枕3的底面與所述凹槽5相匹配的內嵌在所述凹槽5內。
優選的,所述支撐桿2至少設有兩根,至少所述兩根支撐桿2垂直地面的設置在所述支撐板1較高側下方,且其中的兩根所述支撐桿2分別設置在支撐板1該側的兩個角下方。使整個支撐墊比較穩固的放置在地面上。
優選的,還包括側枕4,所述側枕4設置在所述支撐板1較低側的前方,所述側枕4包括方枕401和設置在所述方枕401兩側的弧形托架402,兩個所述弧形托架402的外側向所述方枕401的中部靠攏。上身斜面予坡度的墊支撐,頭部墊側枕,方枕用于托墊胸及頭頸部,兩個弧形托架用于支撐患者手臂,提高舒適度。
優選的,所述支撐桿2與支撐板1通過彈簧桿進行連接,所述彈簧桿可將支撐桿2折疊在支撐板1的背面,或將支撐桿2支撐在地面上。便于收納整個支撐墊。
優選的,所述支撐板1垂直于所述凹槽5的兩平行側邊上均設有刻度。設置的刻度便于調整患者做膝胸臥位時姿勢是否規范。
優選的,所述支撐桿1包括上圓柱形桿和中空的下圓柱形桿,所述上圓柱形桿套至于下圓柱形桿內,所述上圓柱形桿的外側壁上設有半球形凸齒,所述下圓柱形桿的側壁上設有與所述半球形凸齒配合卡緊的圓孔。可調節支撐桿的高度,適合不同高度的患者使用。
優選的,所述圓孔設有多個,所述多個圓孔從上至下等間距的依次排列。益于調節支撐桿的高度,適合不同高度的患者使用。
優選的,所述支撐板1的上表面平鋪設置有一層軟墊。提高患者舒適度。
本實用新型解決了膝胸臥位本身的穩定性問題,解決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提高患者對術后改良體位實施的依從性;患者實行膝胸臥位時,在腹部予同骨盆高度的支撐架,能抬高患者臀部,減少體力,以緩解婦科腹腔鏡術后肩痛,腹部處予凹枕設計,避免壓迫傷口,能夠有效的預防術后并發癥目的。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