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引流裝置,尤其涉及一種腫瘤科用引流裝置,屬于腫瘤科引流醫療器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在進行腫瘤止水引流操作時,通常是將一根管子連接引流處,然后采用負壓進行引流,但每個患者、每個腫瘤的情況都不盡相同,有的腫瘤內的液體濃度大,有的腫瘤內的液體濃度小,有的需要引流的數量多,有的需要引流的數量小,這些目前都是靠醫生的經驗去操作,因此,不但增加了手術的風險,以及醫生的工作強度,而且也降低了患者的恢復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就是根據上述問題,提出一種腫瘤科用引流裝置,該引流裝置可控制引流的大小,并且可監測腫瘤內液體的濃度,從而為正確而快速地引流打下基礎,也減輕了醫生的工作強度,提高了患者的恢復率。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腫瘤科用引流裝置,包括一底部設有手柄的腔體,所述腔體前端設有和所述腔體內部相通的第一接頭,所述第一接頭前端卡接有一活動端帶硅膠吸盤的軟管,所述腔體后端設有和腔體內部相通的第二接頭,所述第二接頭上卡接有一用于儲存液體的盒體,所述腔體內還設有一微型水泵及一流量計,所述微型水泵前后端分別和第一、第二接頭產生連接,所述流量計設置于微型水泵內;所述手柄上設有控制微型水泵的開關以及用于監測和控制流量計的第一控制端。
作為本實用新型之改進,所述硅膠吸盤內設有一加熱針,所述硅膠吸盤的外側貼設有和所述加熱針電性連接的、并且可控制加熱針的第二控制端。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加熱針側邊還焊接有一液體粘度傳感器,該液體粘度傳感器無線連接于位于手柄的監測端。
本實用新型采用了流量計和微型水泵結合的裝置,提高吸力的同時,也達到了控制和掌握引流流量大小的目的;同時,本實用新型將加熱裝置和液體粘度探測裝置相結合,可在監控、掌握液體粘度的同時,對液體進行加熱處理,更加方便了引流的實施。
附圖說明
圖1所示的是本實用新型的外觀結構示意圖;
其中:1、手柄;2、腔體;3、第一接頭;4、硅膠吸盤;5、軟管;6、
第二接頭;7、盒體;8、微型水泵;9、流量計;10、開關;11、第一
控制端;12、加熱針;13、第二控制端;14、液體粘度傳感器;15、
監測端。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由圖1可知,一種腫瘤科用引流裝置,包括一底部設有手柄1的腔體2,在腔體2的前端設有和腔體2內部相通的第一接頭3,在第一接頭3的前端卡接有一活動端帶硅膠吸盤4的軟管5。
在腔體2的后端設有和腔體2內部相通的第二接頭6,該第二接頭6上卡接有一用于儲存液體的盒體7,并且在腔體2內還設有一微型水泵8及一流量計9,該微型水泵8的前后端分別和第一接頭3、第二接頭6產生連接,流量計9設置于微型水泵8內;同時在手柄1上設有控制微型水泵8的開關10以及用于監測和控制流量計9的第一控制端11。
在硅膠吸盤4內設有一加熱針12,在硅膠吸盤4的外側貼設有和加熱針12電性連接的、并且可控制加熱針12的第二控制端13;同時,在加熱針12側邊還焊接有一液體粘度傳感器14,該液體粘度傳感器14無線連接于位于手柄1的監測端15。
上述結構是這樣使用的:將軟管5前端的硅膠吸盤4對準需要腫瘤上需要引流處,并使加熱針12探入引流端,同時使液體粘度傳感器14探入引流端,此時,液體的粘度會通過液體粘度傳感器14的探測,無線傳輸到監測端15,便于醫生知道液體的濃度,此時,有兩種方式可以操作:若液體濃度較低時,可通過第一控制端11啟動流量計9,并通過開關10啟動控制微型水泵8,使液體通過軟管5、微型水泵8進入到盒體7內,在該過程中,醫生可根據實際情況,通過流量計9對引流的液體的流量進行大小的控制;若液體濃度較高時,其他操作方式不變,同時通過第二控制端13啟動加熱針12,通過加熱針12對液體進行加熱,從而更加方便了液體的引流。
總的來說,本實用新型采用了流量計和微型水泵結合的裝置,提高吸力的同時,也達到了控制和掌握引流流量大小的目的;同時,本實用新型將加熱裝置和液體粘度探測裝置相結合,可在監控、掌握液體粘度的同時,對液體進行加熱處理,更加方便了引流的實施。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型,這些改進和變型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