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護理器械領域,特別是一種腹帶改良結構。
背景技術:
中國專利ZL201420352183.9公開了一種多功能醫用護腰帶,該護腰帶包括長腰帶和后背帶,所述后背帶套接于長腰帶上,所述長腰帶兩端通過魔術貼粘連,所述后背帶上均勻開有多條減力縫隙,所述后背帶上插有多根支撐鋼板條,中間那根支撐鋼板條的長度長于兩側支撐鋼板條的長度,所述后背帶表面設置有充氣氣囊,所述后背帶上端設有加寬護背段,所述后背帶下端設有包覆臀部段。
該腰帶能夠起到護腰的作用,但是對于腹部手術患者來說,還需要其能夠懸掛引流袋和方便引流,并且現有的設計懸掛引流袋后腰帶容易松動移位。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方便引流、固定效果好的腹帶改良結構。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腹帶改良結構,包括腹帶本體,所述的腹帶本體的一端設有一列掛鉤,所述的腹帶本體的另一端的外側面從左往右依次設有多列用于與掛鉤配合的掛環,所述的腹帶本體的內側面還設有沿腹帶本體長邊延伸的用于容納引流管的凹槽,所述的腹帶本體的下部還設有用于懸掛引流袋的鉤體;
所述的腹帶本體由彈性的左帶體、彈性的右帶體和設置在左帶體和右帶體之間的棉質的中帶體組成;
所述的左帶體和右帶體均為中空的袋狀結構,所述的左帶體和右帶體內均設有長條狀的氣囊,所述的左帶體和右帶體內均還設有多塊依次設置的擋板,所述的擋板外套設有棉質套,左帶體內的棉質套和右帶體內的棉質套均分別通過上中下布置的三根連接條連接,上中下布置的三根連接條之間設有用于連接三根連接條的搭接條,所述的左帶體和右帶體均與分別與對應的連接條多點連接;所述的連接條由遠紅外碳纖維絲編織而成;所述的擋板設置在氣囊靠近人體的一側;所述的氣囊上連接有充放氣管;
所述的鉤體與搭接條固定連接;
所述的擋板為中空的陶瓷板,所述的擋板的中空部內設有電熱片,所述的擋板的外側設有多個直徑為4-8mm的半球形的凸點。
在本設計中,所述的左帶體和右帶體均與分別與對應的連接條多點連接的主要方式為:將左帶體和連接條在多個連接位置縫制在一起,將右帶體和對應的連接條在多個連接位置縫制在一起。
在上述的腹帶改良結構中,所述的掛環的列數為4列。
在上述的腹帶改良結構中,所述的鉤體的數量為4個。
在上述的腹帶改良結構中,所述的凹槽的數量為2條,其中一條凹槽設置在左帶體的中央并沿左帶體長邊方向延伸,另外一條凹槽設置在右帶體的中央并沿右帶體長邊方向延伸。
本實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其具有的有益效果為:
本方案采用一列掛鉤和多列掛環配合,達到靈活調節本腰帶松緊度的目的,最重要的是,本腰帶設有凹槽,可以方便的安置引流管,提高手術患者術后恢復效果并且避免引流管受壓阻礙引流,引流袋可以掛在腹帶本體的下部方便患者使用;為了提高引流袋懸掛時重量能均勻分布在整個腹帶改良結構中,因此采用了三根連接條和多根連接有掛鉤的連接條來將重量進行分散。
為了提高穩定性,還設置了氣囊以及與氣囊配合的擋板,當氣囊充氣時,擋板之間相互靠攏,使壓力均勻分布;
并且擋板為陶瓷材質且內部設有電加熱片,可以起到理療作用,并且在碳纖維材料作用下會產生遠紅外保健作用。
本方案采用彈性的左帶體和右帶體提高了松緊調節的便捷性,中帶體采用棉質材料制成有利于患者患部透氣并且提高使用舒適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主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后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擋板、氣囊、連接條配合時的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擋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實施例1:
如圖1至圖4所示,一種腹帶改良結構,包括腹帶本體1,所述的腹帶本體1的一端設有一列掛鉤2,所述的腹帶本體1的另一端的外側面(即腹帶本體1遠離人體的一側)從左往右依次設有多列用于與掛鉤2配合的掛環3,所述的腹帶本體1的內側面(即腹帶本體1靠近人體的一側)還設有沿腹帶本體1長邊延伸的用于容納引流管的凹槽4,所述的腹帶本體1的下部還設有用于懸掛引流袋的鉤體5;
所述的腹帶本體1由彈性的左帶體11、彈性的右帶體12和設置在左帶體11和右帶體12之間的棉質的中帶體13組成;
所述的左帶體11和右帶體12均為中空的袋狀結構,所述的左帶體11和右帶體12內均設有長條狀的氣囊6,所述的左帶體11和右帶體12內均還設有多塊依次設置的擋板7,所述的擋板7外套設有棉質套8,左帶體11內的棉質套8和右帶體12內的棉質套8均分別通過上中下布置的三根連接條9連接,上中下布置的三根連接條9之間設有用于連接三根連接條9的多根搭接條10,所述的左帶體11和右帶體12均與分別與對應的連接條9多點連接;所述的連接條9和搭接條10均由遠紅外碳纖維絲編織而成;所述的擋板7設置在氣囊6靠近人體的一側;所述的氣囊6上連接有充放氣管61;為了清楚的表示上述結構,圖3示出了擋板、棉質套、氣囊、連接條、搭接條、鉤體組合時的配合示意圖。
所述的鉤體5與搭接條10固定連接;
所述的擋板7為中空的陶瓷板,所述的擋板7的中空部內設有電熱片71,所述的擋板7的外側設有多個直徑為4-8mm的半球形的凸點72。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的掛環3的列數為4列,所述的鉤體5的數量為4個,所述的凹槽4的數量為2條,其中一條凹槽4設置在左帶體11的中央并沿左帶體11長邊方向延伸,另外一條凹槽4設置在右帶體12的中央并沿右帶體12長邊方向延伸。
本實施例采用一列掛鉤2和多列掛環3配合,達到靈活調節本腰帶松緊度的目的,最重要的是,本腰帶設有凹槽4,可以方便的安置引流管,提高手術患者術后恢復效果并且避免引流管受壓阻礙引流,引流袋可以掛在腹帶本體1的下部方便患者使用;為了提高引流袋懸掛時重量能均勻分布在整個腹帶改良結構中,因此采用了三根連接條9和多根連接有掛鉤2的連接條9來將重量進行分散。
為了提高穩定性,還設置了氣囊6以及與氣囊6配合的擋板7,當氣囊6充氣時,擋板7之間相互靠攏,使壓力均勻分布;
并且擋板7為陶瓷材質且內部設有電加熱片,可以起到理療作用,并且在碳纖維材料作用下會產生遠紅外保健作用。
本實施例采用彈性的左帶體11和右帶體12提高了松緊調節的便捷性,中帶體13采用棉質材料制成有利于患者患部透氣并且提高使用舒適性。
上述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其它的任何未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