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進行自動骨折對位、牽引、椎間盤穿刺、手術的新型醫療設備,具體涉及一種新型數字化自動骨折對位牽引手術臺。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外治療骨折對位、牽引、開展骨科手術分別由三類設備完成,而且都放于不同埸所,采用純手工操作、誤差大、精度低、操作時間長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克服上述技術不足;采用當代數字信息技術,做到:1、數字化、信息化、自動化,控制臺可放于另一房間遠距離控制;2、使數據采集、儲存、遠程傳遞于一體;3、做到骨折對位、牽引、手術時間短、速度快、精度高;4、醫務人員免除了X線照射;5、一種設備比原三類設備性能總和更好,更方便。6.改以前的型號雙床組合為單床,省去了牽引柱上的升降功能,僅由上架升降即可完成所有功能,簡化了牽引柱結構,增加了持續牽引功能,減少了生產成本,操作更筒便靈活。
技術實現要素:
: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是通過以下方法實現的,左側牽引臺與右側支伸臺的升降,在下架1的立柱上安裝有精密滑塊3,在上架的下垂柱2上裝有精密滑軌4,精密滑軌4與精密滑塊3套裝,通過電動推桿12使左側牽引臺與右側支伸臺的上架升降;在左側牽引臺上架中部安裝有直線模組5,直線模組5由飼服電機13驅動,經減速機14減速,使直線模組5中的絲桿15旋轉,精密滑塊35行走;精密滑塊35上固裝有牽引柱19,牽引柱19沿直線模組5向兩側運動;右側支伸臺上安裝有電動面板30,電動面板30下方水平安裝有電動推桿33,水平電動推桿33與電動面板30套裝,水平電動推桿33帶動電動面板30向兩側運動;電動面板30要向右側移動時,在滑軌32的外側支伸起延長滑軌31;
此結構實現如下功能:
1、使牽引臺與支伸臺平穩無燥音升降,滿足了不同手術醫師對臺高的不同要求。2、實現電動面板30無燥聲水平雙向移動。3、根椐不同需要分別調整牽引臺與支伸臺的高度。4、實現了牽引柱19的雙向運行,能在數控下自動進行任何牽引及下肢骨折對位。5、也能在下肢骨折對位時,用調節牽引臺與支伸臺高度,使下肢與身體處于同一水平,牽引效果更好。
面板由電動面板30、活動面板28、手板44組成;在電動面板30兩側各有一個插裝胸部定位桿55的孔43,中部具有插裝臀部定位桿95的孔42,活動面板28中部具有供牽引柱19運動的兩條槽41,一端具有可裝御的端蓋板40。手板44可根椐需要裝于電動面板30兩側;電動面板30、活動面板28兩側下方有一排滑輪47,套裝在上架的滑軌49上。滑軌49的內側緣焊接有角鋼52,面板下方具有定位條51,面板只能在滑軌49上平穩滑動。臺架中部不安裝角鋼52,只在定位條51內側2mm處裝有向上的直板,便于活動面板28的裝御與定位。
此結構實現如下功能:
1、實現了電動面板、活動面板、手板的組合應用。2、面板的不同組合及臺架上方各功能組件的變換使其具有多種不同功能。3、實現了面板與臺架的良好連接,保證了面板滑動靈活,而側向偏移少于2mm的優異性能,同時具有漂亮的外觀。
本新型數字化自動骨折對位牽引手術臺,牽引柱19裝在直線摸組5的滑塊35上,牽引柱19通過連接板85的園孔86用螺絲固裝;中部長方孔84內裝有拉力傳感器17,長方孔84與拉力傳感器17之間具有間隙;兩端蓋板上有園孔20,拉力傳感器17兩端有螺孔,一端連接有軟帶連接頭18,另一端連接腳固定器89的連接頭87,腳固定器89的螺桿插入連接頭87的園孔內,再依次裝上平面曲承、墊圈、螺絲固定。拉力傳感器17上方有一連接持久牽引組件的園孔21,其上方還有一個插入頸稚牽引組件的園孔22。電動面板30上可插裝兩個胸部牽引定位桿55的孔43,插裝臀部定位桿95的孔42。向兩側移動的牽引柱19、活動面板28、活動滑軌29、延長滑軌31均可安需變換。
此結構實現如下功能:
1、牽引柱19與直線摸組5的滑塊35連接而實現牽引功能。2、實現了拉力傳感器17與頸椎、胸腰椎、下肢牽引及骨折對位組件的連接,并能把牽引重量實時動態顯示。
本新型數字化自動骨折對位牽引手術臺,牽引柱19上可根椐需要選裝用于:1、下肢骨折對位的腳固定器89:在拉力傳感器17的螺孔上裝有連接頭87,腳固定器89的螺桿插入連接頭87的園孔內,再依次裝上平面曲承、墊圈、螺絲固定。腳固定器89可雙向旋轉,轉到理想角度時,用可調節手柄88固定。2、用于頸椎牽引的頸牽引組件24:將頸椎牽引組件24插入牽引柱19的孔22內,拉力傳感器17的軟帶接頭18與軟帶連接,軟帶經滑輪23、25、26連接掛鉤27。3、用于胸,腰椎牽引的持久牽引組件90:將持久牽引組件90的插入端插入牽引柱19上的園孔21內并自動定位。將胸部軟帶57固定好,并把軟帶56與胸定位桿55連接好,用臀部軟帶58固定好臀部,使軟帶59通過兩側滑輪60、61與牽引掛鉤93相連,掛鉤93上掛載重量藍94。
此結構實現如下功能:
實現牽引柱19分別與各種牽引組件的連接,完成各種操作的具體方法,達到實現各種功能的目的。
本新型數字化自動骨折對位牽引手術臺,臺架下具有機械手,機械手的滑軌65固裝在底座上,滑塊66在滑軌65上任意移動;滑塊66上固裝有園型固定板67,園型固定板67上方的組件可360度旋轉,轉到合適的位置時緊定手柄68定位;飼服電機69驅動縱向直線模組72中的絲桿71轉動,使滑塊沿直線模組72升降,固定在滑塊上的水平直線模組73隨著升降;水平直線模組73上的飼服電機76使絲桿75轉動,使水平直線模組73向兩側運動;成角矯正器的固定塊78固裝在水平直線模組73一端上方,以活動關節81為園心,活動塊79由微型飼服電機82帶動齒條控制活動塊79張大縮小,以適應不同大小的肢體,成角矯正器固定塊78與活動塊79內緣都裝有壓力傳感器;
此結構實現如下功能:
1.機械手的升降與水平移動功能,能使成角畸形的骨折對位得到矯正。滑塊66在滑軌65上任意移動及機械手360度旋轉,使機械手適用于矯正任何部位的骨折。
本新型數字化自動骨折對位牽引手術臺,在臺上疊加有椎間盤穿刺臺,將精密滑軌98緊固在電動面板30的左側邊緣,精宻滑塊99與精密滑軌98套裝,精宻滑塊99上固裝有立柱101,精密套筒102與立柱101套裝。螺絲柄103緊定在立柱101的弧形槽內定位,精密套筒102上緣有與其垂直的水平支伸板113,水平支伸板113套裝在游標定位器117的下槽內,游標定位器117的上槽內套裝有游標尺110,游標尺110的一側套裝有橫臂112,橫臂112的另一端安裝斜行穿刺器115或垂直穿刺器107。游標定位器117一側有一個套裝深度尺109的卡槽118,用螺絲108調節深度尺109的升降并定位。斜行穿刺器115上的穿刺針116可在40--90度的范圍內任何角度穿刺,垂直穿刺器107上有能插入兩根呈十字交叉指示針的孔。
此結構實現如下功能:
1、采用機械方法精密確定進針方向角度,保證了穿刺的穩定性,這是人工穿刺誰都無法達到的標準。2、進針方向、角度是從CT,核磁大圖上實際測量到的靶點深度與進針點位置,精確可靠。3、可在實際操作前先在臺上方進行模擬試驗,已事先證明本次穿刺能成功。
本新型數字化自動骨折對位牽引手術臺,控制臺一側下方裝有PLC數控模塊127,數控電路箱126,其上方安裝有打印、復印、掃描一體機125,另一側安裝有臺式電腦120,臺式電腦120內裝有刻錄機及U盤連接口。軟件裝有:1、X線工作站、2、超聲工作站、3、手術記錄摸板,4、遠程會診摸板。觸摸屏124控制軟件具有:1、開機面板、2、設制面板,3、低速牽引面板、4、高速空轉面板;臺上具有顯示器123,臺右側122具有電源開關、電源指示燈、轉換開關、急停。其下方為重量顯示表121。
此結構實現如下功能:
1.控制臺的PLC控制軟件控制著:1、開機面板、2、設制面板、3、低速牽引面板、4、高速空轉面板及機械手的運行。2.臺上的打印、復印、掃描一體機125,刻錄機及U盤連接口保證各種信息的輸入、輸出、儲存。3、使X線、B超、CT、核磁醫學影像經電腦120在顯視器123上顯視,動態顯示織結構圖像。4、重量顯示表實時動態顯示牽引的重量是多少公斤多少克,保證了安全性,可靠性,準確性
附圖說明
圖1.手術臺左側視圖
圖2.手術臺安裝頸椎牽引組件示意圖
圖3.面板組合示意圖
圖4.面板與滑軌連接示意圖
圖5.牽引柱示意圖
圖6.骨折對位牽引示意圖
圖7.持久牽引組件連接示意圖
圖8.胸腰椎牽引連接示意圖
圖9.機械手示意圖
圖10.椎間盤穿刺臺連接示意圖
圖11.控制臺示意圖
圖12.整系統連接示意圖
圖13.包裝運輸模式示意圖
圖14.各科手術模式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下肢骨折對位方式
開展下肢骨折對位時,1、取下活動面板28及兩側的活動滑軌29,目的是下肢懸空,便于C臂機從多方向透視照片及各種操作不受影響。2、再將牽引柱19從左側移至右側,目的是保證有足夠的牽引距離。3、插上透X線的臀部定位桿95,支起延長滑軌31;4、并把電動面板30向右移開,移開的距離使臀部靠緊臀部定位桿95,患肢正好放在腳固定器89上且長短合適,固定好患腳,使松緊適度。5、C臂機多方向照片,了解并測量要牽引的長度及要旋轉的角度;6、根椐測量到的數據在觸模屏上設制參數。7、轉換到低速牽引面板,如參數設制準確,幾秒鐘即完成牽引。8、再次照片,如無成角畸形,固定即可,如有成角畸形,用機械手調整好后再固定。
實施例2:
胸腰椎持久牽引方式
胸腰椎持久牽引時:1、不取下活動面板及活動滑軌。2、將胸腰椎牽引組件的插入端插入牽引柱19的園孔21內,并把牽引柱19移至臺架的最左側,使掛鉤懸于臺架外,便于把一定重量的物體放重量藍94內。3、固定好胸部軟帶57,把軟帶56連接好胸牽引定位桿55。4、將臀部軟帶58固定好臀部,軟帶59經滑輪61,60與掛鉤93連接好,掛鉤上可加掛帶數字顯示的電子稱計重,即可開始進行胸腰椎的持久牽引。
實施例3:
下肢持久性牽引方式
下肢持久性牽引時插上臀部定位桿95,裝上持久性牽引組件90,把持久牽引組件90移至左側,使持久牽引組件的長臂伸出臺外,便于在鉤上掛載一定重量的物體作持久性牽引,軟帶連接固定在下肢的踝關節處。掛鉤上可加掛帶數字顯示的電子稱計重。
實施例4:
頸椎牽引方式
頸椎牽引時將頸椎牽引組件24插入牽引柱19的孔22內,軟帶連接頭18上的軟帶經滑輪23、25、26與掛鉤27上的頸椎牽引套帶連接,即可牽引。
實施例5
椎間盤穿刺方式
椎間盤穿刺時,1、裝上己高溫高壓消毒好的套筒102,與呈90度相連的水平支伸板113,再安裝好水平支伸板113上所有附件。2、把特制尺109插在特制尺109的卡槽118內,用緊定螺絲108固定。3、擰松游標定位器(117)后方的螺絲,把特制尺109的中線對準脊柱中線,特制尺109的中線對準卡尺110上的刻度0,緊定后方的螺絲固定。4、斜行穿刺器115內嵌有多種不同型號穿刺針的針槽盤,選擇相匹配的針槽套好穿刺針。5、從CT、核磁大圖片上仔細測量穿刺靶點的深度及斜行進針點的位置,使其既不被骨質阻擋又不會損傷重要組織,假設測量到靶點深度為77mm,進針點距脊柱中線80mm。6、調整深度尺,因為穿刺針進針點到卡槽117下緣為30mm,再加上皮膚到靶點77mm,把深度尺107mm與卡槽下緣對齊,緊定螺絲108固定,擰松橫臂112后方螺絲,移動橫臂112,使橫臂112上的刻度對準卡尺80mm后擰緊螺絲。7、調整穿刺針116角度,使穿刺針116與深度尺109中線上的0mm處相交時,緊定螺絲114定位。8、要垂直穿刺時在垂直穿刺器107上的兩針孔內插上呈十字相交的兩根指示針,把X線投影的十字中心對準靶點進針即可。本椎間盤穿刺臺本人己獲國家發明專利與實用新型專利,專利號:201410808445.2,ZL201520052308.0。
實施例6:
包裝運輸方式
本產品在使用中由于電動面板向外滑動,操作使用中的臺床整個長度可達2.6米,這樣很不適合包裝及運輸,在包裝運輸時取下臺上牽引拄19,臀部定位桿95,定位桿55,內收延長滑軌31,將電動面板30向內側移到與臺架平齊,這樣與一般手術臺無異,方便包裝及運輸。
實施例7:
各科手術臺方式
開展各科各類手術時將牽引柱19移到臺的最左側,取下臀部定位桿95,胸定位桿55就能開展各科各類手術,如要開展上肢手術時伸起手板44,手板44可雙側安裝,而且比傳統手術臺的手板好用方便。還能作為器械臺使用。
上述具體實施方式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并不能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限定,其它的任何未背離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所做的改變或其它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