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推桿及采用其的壓力泵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712558閱讀:364來源:國知局
推桿及采用其的壓力泵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應用于介入手術過程中的推桿及采用其的壓力泵。



背景技術:

目前在介入手術中使用的壓力泵主要用于為伸入動脈的球囊導管提供壓力,以使其膨脹以撐開病變阻塞部位,恢復血液的順暢流動。壓力泵的壓力來源于采用推桿推拉的活塞。因此,推桿在推拉活塞時的行程將直接決定壓力泵產生壓力的大小。

現有技術通常采用開關接頭構成的閥門來保持充壓泵輸出的壓力不變。由于開關接口與推桿分處于壓力泵的兩端,單人使用該壓力泵時,其壓力調整和壓力保持的操作無法同時操作,例如需要在一只手推動推桿時還要騰出另一只手控制壓力泵另一頭的開關接口,才能完成保壓操作,其操作過程相當不便,單手操作推桿也不容易把握需要保持的壓力精度。其他現有技術中還有依靠手動按壓專門的彈簧開關控制加壓,保壓。或是采用將推桿的把手轉動到一特定位置與泵體形成互鎖以保持壓力。由于轉動推桿的把手很容易使推桿前后移動導致壓力控制產生誤差,導致壓力值會發生波動,如果處理不當,極易出現心肌缺血、心肌梗塞或者周圍動脈栓塞等急性并發癥,增加手術的風險。

上述現有技術不同程度的存在結構復雜、壓力控制和壓力保持需要分步操作、不符合醫用人體工程學原理導致使用不便等缺陷。所以,現有技術存在不足。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設置有定位機構的推桿,且結構簡單、開合穩定,以及使用該推桿的壓力泵。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推桿,設置有定位套筒和穿設在所述定位套筒中的推桿主體;所述推桿主體包括:握持部和與所述握持部固定連接的桿體;所述桿體在長度方向上開設有滑槽。

所述推桿主體還包括:定位把手:所述定位把手包括握把和與該握把相連的傳動桿;所述握把與所述握持部的形狀匹配;所述傳動桿穿設在所述滑槽內與所述桿體滑動連接,使得所述握把在所述滑槽的長度方向上靠近或者遠離所述握持部;所述傳動桿的底側指向所述槽底。

所述推桿還包括斜面開合機構,該斜面開合機構使所述推桿主體與所述定位套筒的內側可離合接觸。

所述斜面開合機構在所述滑槽的槽底設置有離合限位單元,所述離合限位單元設置有抬升面,所述抬升面為朝向所述滑槽的開口方向且與所述槽底夾角為銳角的斜面;所述離合限位單元還設置有沉降面,所述抬升面與所述沉降面平行相對且兩者之間的間隙設置為傳動通道。

所述斜面開合機構在所述底側設置有離合導向單元;所述離合導向單元在所述傳動桿的滑動方向上的兩端設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導向面和第二導向面;所述傳動桿穿設在所述滑槽內時所述離合導向單元插入所述傳動通道,所述第一導向面和所述抬升面接觸,所述第二導向面和所述沉降面接觸。

所述傳動桿的頂側指向所述定位套筒,所述頂側設置有定位部;所述握把帶動所述傳動桿,所述離合導向單元在所述離合限位單元的限位下改變所述傳動桿的移動方向,使所述定位部抵頂或遠離所述定位套筒的內側。

再進一步的,所述定位套筒的內側與所述定位部通過螺紋匹配定位。

又一步的,所述離合導向單元的高度大于等于所述定位部與所述定位套筒的間距。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槽底在所述傳動通道的延長方向上開設有導向延長區。

再者,所述定位把手上設置有助力彈性件與所述握持部接觸,所述助力彈性件未形變時所述抬升面抵頂所述第一導向面使所述定位部抵頂所述定位套筒的內側。

進一步的,所述離合限位單元數量不少于2個,且均勻分布在所述槽底的長度方向上;所述離合導向單元和所述離合限位單元數量相匹配,且均勻分布在所述傳動桿的長度方向上。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壓力泵,包括缸體和設置在缸體內的活塞,所述缸體的底部開設有壓力輸出口,所述活塞和缸體之間還連接有如上所述的推桿,所述定位套筒與所述缸體連接,所述推桿主體固定連接在所述活塞的尾部。

進一步的,所述缸體在靠近所述壓力輸出口的一端設置有壓力表,所述壓力表貫穿所述缸體外壁與所述壓力輸出口連通。

再進一步的,所述活塞的指向所述缸體的一端套設有硅膠頭,所述硅膠頭形狀與所述缸體相匹配。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推桿,采用在推桿中設置有斜面開合機構,使得對推桿主體與定位套筒之間既可以相互獨立又可以穩固連接。實現了在操作推桿行程時也便于對推桿的行程進行定位,不用設置額外的定位功能部件,同時,斜面開合機構與推桿一體化的結構設計,也簡化了推桿結構和相應的操作步驟。推桿主體與定位套筒間采用螺紋或者齒牙的定位方式,保證了推桿定位時的穩定性和牢固性。

采用該推桿的壓力泵,對壓力控制和壓力保持的操作在推桿上就可以同時完成且不會相互干擾,簡化了壓力泵結構的同時,也避免出現壓力誤差引發意外,有效的提高了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推桿解扣狀態的正視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一種推桿鎖扣狀態的正視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一種推桿中定位把手的正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一種推桿中推桿主體的正視結構示意圖;

圖5為一種壓力泵的正視剖面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推桿主體;11、定位套筒;111、內側;10、壓力表;2、握持部;3、桿體;31、滑槽;311、槽底;32、離合限位單元;4、定位把手;5、握把;51、助力彈性件;6、傳動桿;61、底側;62、離合導向單元;63、頂側;64、定位部;7、導向延長區;8、缸體;81、壓力輸出口;9、活塞;91、硅膠頭;a、抬升面;b、沉降面;c、傳動通道;d、第一導向面;e、第二導向面。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考附圖1至附圖5,對本實用新型的各實施例予以進一步地詳盡闡述。

如附圖1至附圖4所示,一種推桿,設置有定位套筒11和穿設在定位套筒11中的推桿主體1;推桿還包括斜面開合機構,該斜面開合機構使推桿主體1與定位套筒11的內側可離合接觸。當推桿主體1與定位套筒11間的接觸部分開時,推桿主體1可以在定位套筒11中實現方便的前后位移。當斜面開合機構使推桿主體1與定位套筒11間的接觸部閉鎖后,即可對當前推桿主體1的位置實現定位。使得推桿在進行推拉操作的同時也方便進行定位操作,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推桿僅能控制自身位移而無法進行自身定位操作,導致使用者使用不便的問題。

如附圖1至附圖4所示,具體的,推桿主體1包括:握持部2和與握持部2固定連接的桿體3;桿體3在長度方向上開設有滑槽31;斜面開合機構在滑槽31的槽底311設置有離合限位單元32,離合限位單元32設置有抬升面a,抬升面a為朝向滑槽31的開口方向且與槽底311夾角為銳角的斜面;離合限位單元32還設置有沉降面b,抬升面a與沉降面b平行相對(即與槽底夾角為鈍角且與抬升面a的夾角互補)且兩者之間的間隙設置為傳動通道c。

推桿還包括:定位把手4:定位把手4包括握把5和與該握把5相連的傳動桿6;握把5與握持部2的形狀匹配;傳動桿6穿設在滑槽31內與桿體3滑動連接,使得握把5在滑槽31的長度方向上靠近或者遠離握持部2;即當手掌握持住握持部2和握把5后,手掌的抓緊和放松動作可以使握把5相對于握持部2進行前后運動,同時帶動傳動桿6在滑槽31內沿滑槽31方向運動。

尤其是在介入手術結束時,壓力泵在泄壓過程中需要進行抽負壓的操作使球囊縮小以便于從血管中抽出。采用上述推桿時,操作人員只要握緊握把5和握持部2,使推桿主體1與定位套筒11脫扣,再將整個推桿主體1從定位套筒11中抽出,即可一次性完成抽負壓的操作。避免了在泄壓過程中抽負壓的同時,操作人員還需要分神注意推桿主體1與定位套筒11的脫扣是否完成的問題。

傳動桿6的底側61指向槽底311,斜面開合機構在底側61上設置有離合導向單元62;離合導向單元62在傳動桿6的滑動方向上的兩端設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導向面d和第二導向面e;傳動桿6穿設在滑槽31內時離合導向單元62插入傳動通道c,第一導向面d和抬升面a接觸,第二導向面e和沉降面b接觸;

傳動桿6的頂側63指向定位套筒11,頂側63設置有定位部64;握把5帶動傳動桿6,離合導向單元62在離合限位單元32的限位下改變傳動桿6的移動方向,使定位部64抵頂或遠離定位套筒11的內側111。

握把5帶動傳動桿6,使離合導向單元62在離合限位單元32的抵頂限位下,沿傳動通道c滑動,從而實現將傳動桿6的水平運動轉化為包含有垂直方向力矩分量的斜向運動。即當傳動桿6正向運動,第一導向面d被抬升面a抵頂時,傳動桿6上移,導致定位部64抵頂在定位套筒11的內側111;完成推桿主體1的定位。當傳動桿6反向運動,第二導向面e被沉降面b抵頂時,傳動桿6下移,使定位部64與定位套筒11的內側111分離,完成推桿主體1的脫扣。

在其他實施例中,傳動桿6的定位部64設置在底側61,離合導向單元62設置在頂側63。則桿體3的滑槽31相應的向下方開口,使得槽底311的離合限位單元32便于和離合導向單元62匹配。同樣可以實現將傳動桿6的水平運動轉變為斜向運動,實現與定位套筒11內側111的可離合接觸,完成推桿主體1與定位套筒11之間的鎖扣和脫扣操作。

具體的,如附圖1至附圖4所示,在本實施例中,離合限位單元32的抬升面a靠近握持部2的一端較遠離握持部2的一端低,使得推桿主體1向握持部2方向運動時,抬升面a會抵頂向定位把手4的第一導向面d沿斜面向上運動,將定位把手4設置在頂側63的定位部64定向定位套筒11的內側111,構成鎖扣狀態。反之,則定位把手4被握緊時會向握持部2方向運動,其第二導向面e則會被沉降面b引導下移,使定位部64與內側111分離,構成脫扣狀態。

在其他實施例中,若需要使得定位把手4握緊時為鎖扣狀態,放松后為解扣狀態,則設置離合限位單元32的抬升面a靠近握持部2的一端較遠離握持部2的一端高,并設置離合導向單元62采用對應的斜面形狀即可。

如附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定位套筒11采用雙層同心環一側面相連的結構,內側111為里層的環面與推桿主體1接觸的部位。外層環指向內層環的環面上設置有齒環與壓力泵的缸體8上相應的齒環接口相配合銜接。該結構使得定位套筒11的外層環可以包覆在缸體8外且可以相對于缸體8轉動。同時,在定位套筒11與推桿主體1互鎖時,扭動定位套筒11,其互鎖的螺紋即可帶動推桿主體1相對于定位套筒11進行前后運動。推桿主體1即可以帶動的活塞9進行進一步的壓力調整。同樣的,也可以直接扭動推桿主體1為壓力泵加壓,不會使得缸體8一起轉動,影響缸體8上壓力表10的觀看。

在優選的實施例中,定位套筒11與缸體8之間采用固定連接。在實際生產時,兩者之間可以采用點膠或者焊接的固定方式??梢员苊猱攭毫Ρ玫膲毫^大時反向推動定位套筒11,使其松動而導致壓力泄漏造成不良結果。

在其他實施例中,定位套筒11也可以采用單層環結構,內側111環面與推桿主體1接觸定位,外側環面與缸體8活動或者固定的連接。

如附圖1、附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定位套筒11的內側111與定位部64通過螺紋或者齒牙匹配定位。一旦傳動桿6的離合導向單元62被桿體3的離合限位單元32向斜上抵頂時,定位部64的螺紋或者齒牙與定位套筒11內側111的螺紋或者齒牙相嚙合,推桿主體1立即被固定在定位套筒11中,實現定位的穩固、牢靠。

在本實施方式中,在定位完成的鎖扣狀態下,扭動定位套筒11時可以通過螺紋或齒牙帶動推桿主體1相對定位套筒11運動?;蛘咧苯愚D動推桿主體1.有助于在介入手術中單純的手動推擠推桿主體1無法達到足夠的壓力時,采用在推桿定位后旋轉定位套筒11的方式推動推桿主體1進一步加壓,最終達到手術時的壓力需求。

在優選的實施例中,定位套筒11的內側111與定位部64通過相應的螺紋接觸。使得當定位套筒11繞推桿主體1轉動時,可以通過彼此嚙合的螺紋微調推桿主體1與定位套筒11的相對位置。如使用在壓力泵中,即可對保壓后的壓力值進行微調或者如上的采用工具或者機械扭動定位套筒11進行增壓操作。

如附圖1至附圖4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推桿主體1的握持部2與桿體3采用互相垂直的連接結構,便于操作者握緊握持部2時對桿體3進行推拉操作以控制桿體3與定位套筒11的相對位置。同樣的,定位把手4為了和推桿主體1匹配,其握把5與傳動桿6也采用互相垂直的連接結構,便于操作者通絡抓緊或者放松手掌來操作定位功能。

優選的,上述互相垂直的連接結構為T形連接結構,握持部2與握把5為T形的上半部,桿體3和傳動桿6為T形的下半部。有利于操作者雙手操作,用力更為方便。

在其他實施例中,推桿主體1和相應的定位扳手還可以采用長桿狀結構,即握持部2與桿體3在同一軸線上。此時,握把5設置在握持部2開設的滑槽31內,該滑槽31與桿體3的滑槽31相連通。

如附圖1、附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中,離合導向單元62的高度大于等于定位部64與定位套筒11的間距。使得離合導向單元62被離合限位單元32的抬升面a抵頂時,被跟隨傳動桿6上移的定位部64可以完成與定位套筒11的接觸。同時,也避免導向單元因為高度不夠,在傳動桿6的水平位移完畢后定位部64依然無法抵頂住定位套筒11的內側111。

如附圖1、附圖2、附圖4所示,槽底311在傳動通道c的延長方向上開設有導向延長區7。可以使離合導向單元62完全移入傳動通道c中,使傳動桿6在脫扣時與桿體3緊密結合,拉開定位部64與定位套筒11內側111的間距,防止推桿主體1在進行抽負壓操作時損壞上述定位機構。該結構還可以避免推桿主體1和定位套筒11間脫扣不完整,造成推桿主體1在定位套筒11中位移時阻力太大。

如附圖1、附圖2、附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定位把手4上設置有助力彈性件51與握持部2接觸,當手掌抓緊,使握把5向握持部2靠近時擠壓助力彈性件51,一旦手掌放松,助力彈性件51的反作用力可以將握把5推離握持部2,省去了人力將拉回的步驟,該力反饋結構提升了定位操作時的手感。尤其重要的是,助力彈性件51未形變時抬升面a抵頂第一導向面d使定位部64抵頂定位套筒11的內側111。即當推桿用在壓力泵中的時候,手掌未抓緊狀態下,壓力泵的活塞9在受壓狀態下回抵頂推桿主體1的桿體3,則桿體3中的抬升面a會抵頂第一導向面d上移使定位部64抵頂定位套筒11的內側111,推桿主體1和定位套筒11之間自然鎖扣。也可以理解為,助力彈性件51與推動桿體3的壓力達成力平衡狀態時,將定位部64與內側111接觸,使得推桿在常態時保持鎖扣的定位狀態。手掌抓緊后,傳動桿6向握持部2移動,其上的第二導向面e與桿體3中的沉降面b接觸,被沉降面b的斜面引導向斜下方運動,使傳動桿6下移,結束定位部64與定位套筒11的接觸,解除推桿主體1與定位套筒11間的鎖扣狀態。此時推桿11可以在定位套筒11中前后移動。

在優選的實施例中,設置在握把5與握持部2之間的最大間距小于助力彈性件51未形變時的最小長度,使得助力彈性件51必須以被壓縮的狀態抵頂在握把5與握持部2之間,其壓縮時的反作用力使得握把5一直保持遠離握持部2的狀態,將定位部64與內側111保持接觸,使得推桿在常態時可以穩固的維持在鎖扣的定位狀態。手掌抓緊后繼續擠壓助力彈性件51,即可解鎖推桿主體1與定位套筒11間的鎖扣狀態,使推桿11可以在定位套筒11中前后移動。

如附圖1至附圖4所示,在優選的實施例中,離合限位單元32數量不少于2個,且均勻分布在槽底311的長度方向上;離合導向單元62和離合限位單元32數量相匹配,且均勻分布在傳動桿6的長度方向上。多個離合限位單元32和離合導向單元62的組合可以使傳動桿6的壓力平衡的分散,避免受力不均導致傳動桿6一端翹起導致其定位部64與定位套筒11內側111形成接觸不良。

在優選的實施例中,助力彈性件采用彈簧的形式實施。在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采用金屬彈片或者塑料彈片的形式實施。

如附圖5所示,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壓力泵,包括缸體8和設置在缸體8內的活塞9,缸體8的底部開設有壓力輸出口81,活塞9和缸體8之間還連接有如上的推桿,定位套筒11與缸體8轉動連接,即定位套筒11套設在缸體8開口端,定位套筒11可以繞缸體8轉動,以便于通過旋轉帶動推桿主體1和活塞9,為壓力泵加壓。同樣的,定位套筒11與缸體8可以采用固定連接,此時,直接扭動推桿主體1既可以帶動活塞9移動。

推桿主體1固定連接在活塞9的尾部。通過推桿主體1在定位套筒11中的移動,即可控制活塞9在缸體8中的位置,從而調整壓力。通過推桿11與定位套筒11的接觸定位,即可保證活塞9在缸體8中位置的固定,保證一定數值的壓力輸出。

如附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缸體8在靠近壓力輸出口81的一端設置有壓力表10,壓力表10貫穿缸體8外壁與壓力輸出口81連通。使得活塞9的輸出壓力值可以直觀的呈現。方便手術中對壓力的精確要求。

在優選的實施例中,缸體8與定位套筒11之間通過對應的環狀齒牙連接固定,以保證缸體8與定位套筒111間的連接穩固的同時可以相對轉動。

如附圖5所示,在優選的實施例中,活塞9的指向缸體8的一端套設有硅膠頭91,硅膠頭91形狀與缸體8相匹配,通過硅膠頭91的彈性,可以最大程度保證活塞9與缸體8之間相對運動時的密封性。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推桿,采用在推桿1上設置相應的斜面開合機構,使推桿主體1在定位套筒11中運動的同時方便定位。即在方便控制活塞9的位移時將壓力控制機構和壓力保持結構統一設計在推桿主體1上,使得對壓力控制和壓力保持的操作方便且不互相干擾。同時,也保證推桿的結構盡量簡單,以提高推桿的使用穩定性,使操作人員可以在移動推桿主體1時方便實施定位操作。

同時,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結構的推桿設置在壓力泵上,使壓力泵在給球囊導管加壓時的壓力控制和壓力保持操作均可以在推桿上進行。以及簡化了在給球囊導管減壓時的抽負壓操作,即握緊推桿后即可將推桿主體與定位套筒解鎖。同時在介入手術的泄壓過程中,將推桿及活塞從泵體中抽出即可完成抽負壓操作,有效的提高了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

上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案,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主要構思和精神,可以十分方便地進行相應的變通或修改,故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以權利要求書所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高县| 健康| 资源县| 江华| 江油市| 顺义区| 东明县| 和林格尔县| 新余市| 读书| 锡林郭勒盟| 清原| 永安市| 玛纳斯县| 福泉市| 吴桥县| 张掖市| 郸城县| 三原县| 武清区| 哈密市| 保定市| 晴隆县| 绥芬河市| 宽城| 喀喇沁旗| 昭平县| 海原县| 白朗县| 玛多县| 玉龙| 防城港市| 金川县| 福贡县| 体育| 巨鹿县| 共和县| 西吉县| 华池县| 宜黄县| 太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