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尤其涉及一種手部手術臺。
背景技術:
對于手部受傷的傷員來說,為了防止傷口感染惡化,需要及時對手部進行清洗和包扎,在這類外科手術中,由于沒有專門的手術臺,病人需要長時間將手部及上肢抬起,因此傷員會感到疲勞和更加疼痛,常常需要其他醫護人員幫助把持住傷員的手臂,即便如此,傷員的手臂仍會不由的活動,這也會給醫生手術帶來一定的麻煩。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不足,提供一種有利于手術操作、使用方便的手部手術臺。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手部手術臺,包括底盤(20),其特征在于,底盤(20)上面固定連接有主定位插筒(19)和次定位插筒(22),主定位插筒(19)內插接有豎直設置的托架支撐桿(30),次定位插筒(22)內插接有豎直設置的收集盒支撐桿(29),托架支撐桿(30)上端連接有手臂托架(15),收集盒支撐桿(29)上端連接有廢液收集盒(11),手臂托架(15)前端伸至廢液收集盒(11)上方,收集盒支撐桿(29)相對旋轉連接有旋轉套筒(7),旋轉套筒(7)固定連接有橫向設置的連桿(28),連桿(28)另一端固定連接有托盤支撐桿(27),托盤支撐桿(27)上端固定連接有工具托盤(1),托盤支撐桿(27)下端相對旋轉連接有萬向輪(25)。
根據所述的手部手術臺,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盤支撐桿(27)一側固定連接有輔助支撐桿(26),輔助支撐桿(26)為“L”型或開口向下的“U”型,輔助支撐桿(26)的自由端也相對旋轉連接有萬向輪(25)。
根據所述的手部手術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廢液收集盒(11)外面固定連接有升降套筒(12),升降套筒(12)上下活動套穿在所述托架支撐桿(30)外。
根據所述的手部手術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套筒(12)側壁螺紋連接有升降定位螺絲(16),升降套筒(12)通過升降定位螺絲(16)定位在所述托架支撐桿(30)上。
根據所述的手部手術臺,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臂托架(15)下面固定連接有托架插筒(14),托架插筒(14)插接在所述托架支撐桿(30)上端。
根據所述的手部手術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廢液收集盒(11)下面固定連接有收集盒插筒(9),收集盒插筒(9)插接在所述收集盒支撐桿(29)上端。
根據所述的手部手術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廢液收集盒(11)的水平投影為圓形,所述收集盒支撐桿(29)上端連接在廢液收集盒(11)的底壁中心下面。
根據所述的手部手術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廢液收集盒(11)的底壁密閉連通有排液管(10)。
根據所述的手部手術臺,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盤支撐桿(27)包括第一伸縮套筒(24),第一伸縮套筒(24)內插接有第一伸縮桿(2),第一伸縮套筒(24)的側壁螺紋連接有第一定位螺絲(3),第一伸縮桿(2)通過第一定位螺絲(3)定位在第一伸縮套筒(24)內,所述工具托盤(1)連接在第一伸縮桿(2)上端,所述萬向輪(25)連接在第一伸縮套筒(24)下端,所述連桿(28)的其中一端與第一伸縮套筒(24)固定相連;連桿(28)包括第二伸縮套筒(6),第二伸縮套筒(6)內插接有第二伸縮桿(4),第二伸縮套筒(6)的側壁螺紋連接有第二定位螺絲(5),第二伸縮桿(4)通過第二定位螺絲(5)定位在第二伸縮套筒(6)內,所述旋轉套筒(7)與第二伸縮套筒(6)的自由端或第二伸縮桿(4)的自由端固定相連;所述收集盒支撐桿(29)包括第三伸縮套筒(23),第三伸縮套筒(23)內插接有第三伸縮桿(8),第三伸縮套筒(23)的側壁螺紋連接有第三定位螺絲(21),第三伸縮桿(8)通過第三定位螺絲(21)定位在第三伸縮套筒(23)內,所述廢液收集盒(11)連接在第三伸縮桿(8)上端,第三伸縮套筒(23)下端與所述底盤(20)相連接,旋轉套筒(7)從第三伸縮桿(8)內活動穿過,旋轉套筒(7)相對旋轉架設在第三伸縮套筒(23)上端。
根據所述的手部手術臺,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托架支撐桿(30)包括第四伸縮套筒(18),第四伸縮套筒(18)內插接有第四伸縮桿(13),第四伸縮套筒(18)的側壁螺紋連接有第四定位螺絲(17),第四伸縮桿(13)通過第四定位螺絲(17)定位在第四伸縮套筒(18)內,所述手臂托架(15)連接在第四伸縮桿(13)上端,第四伸縮套筒(18)下端與所述底盤(20)相連接,所述升降套筒(12)上下活動套穿在第四伸縮桿(13)外。
本發明專用于手部受傷人員的消毒和包扎,在手術過程中,傷員可將受傷側的手臂放置在手臂托架上,傷員的手臂有著力點支撐,無需自主懸空或他人幫助抬起,因此不會感到疲勞,手部放置更平穩,因此有利于醫生的手術操作,使用方便、效果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托盤支撐桿及輔助支撐桿的右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
1、工具托盤;2、第一伸縮桿;3、第一定位螺絲;4、第二伸縮桿;5、第二定位螺絲;6、第二伸縮套筒;7、旋轉套筒;8、第三伸縮桿;9、收集盒插筒;10、排液管;11、廢液收集盒;12、升降套筒;13、第四伸縮桿;14、托架插筒;15、手臂托架;16、升降定位螺絲;17、第四定位螺絲;18、第四伸縮套筒;19、主定位插筒;20、底盤;21、第三定位螺絲;22、次定位插筒;23、第三伸縮套筒;24、第一伸縮套筒;25、萬向輪;26、輔助支撐桿;27、托盤支撐桿;28、連桿;29、收集盒支撐桿;30、托架支撐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發明,并非用于限定本發明的范圍。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手部手術臺,包括底盤(20),底盤(20)上面固定連接有主定位插筒(19)和次定位插筒(22),主定位插筒(19)內插接有豎直設置的托架支撐桿(30),次定位插筒(22)內插接有豎直設置的收集盒支撐桿(29),托架支撐桿(30)上端連接有手臂托架(15),收集盒支撐桿(29)上端連接有廢液收集盒(11),手臂托架(15)前端伸至廢液收集盒(11)上方,收集盒支撐桿(29)相對旋轉連接有旋轉套筒(7),旋轉套筒(7)固定連接有橫向設置的連桿(28),連桿(28)另一端固定連接有托盤支撐桿(27),托盤支撐桿(27)上端固定連接有工具托盤(1),托盤支撐桿(27)下端相對旋轉連接有萬向輪(25)。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托盤支撐桿(27)一側固定連接有輔助支撐桿(26),輔助支撐桿(26)為“L”型或開口向下的“U”型,輔助支撐桿(26)的自由端也相對旋轉連接有萬向輪(25)。
所述廢液收集盒(11)外面固定連接有升降套筒(12),升降套筒(12)上下活動套穿在所述托架支撐桿(30)外。
所述升降套筒(12)側壁螺紋連接有升降定位螺絲(16),升降套筒(12)通過升降定位螺絲(16)定位在所述托架支撐桿(30)上。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手臂托架(15)下面固定連接有托架插筒(14),托架插筒(14)插接在所述托架支撐桿(30)上端。
所述廢液收集盒(11)下面固定連接有收集盒插筒(9),收集盒插筒(9)插接在所述收集盒支撐桿(29)上端。
所述廢液收集盒(11)的水平投影為圓形,所述收集盒支撐桿(29)上端連接在廢液收集盒(11)的底壁中心下面。
所述廢液收集盒(11)的底壁密閉連通有排液管(10)。
所述托盤支撐桿(27)包括第一伸縮套筒(24),第一伸縮套筒(24)內插接有第一伸縮桿(2),第一伸縮套筒(24)的側壁螺紋連接有第一定位螺絲(3),第一伸縮桿(2)通過第一定位螺絲(3)定位在第一伸縮套筒(24)內,所述工具托盤(1)連接在第一伸縮桿(2)上端,所述萬向輪(25)連接在第一伸縮套筒(24)下端,所述連桿(28)的其中一端與第一伸縮套筒(24)固定相連;連桿(28)包括第二伸縮套筒(6),第二伸縮套筒(6)內插接有第二伸縮桿(4),第二伸縮套筒(6)的側壁螺紋連接有第二定位螺絲(5),第二伸縮桿(4)通過第二定位螺絲(5)定位在第二伸縮套筒(6)內,所述旋轉套筒(7)與第二伸縮套筒(6)的自由端或第二伸縮桿(4)的自由端固定相連;所述收集盒支撐桿(29)包括第三伸縮套筒(23),第三伸縮套筒(23)內插接有第三伸縮桿(8),第三伸縮套筒(23)的側壁螺紋連接有第三定位螺絲(21),第三伸縮桿(8)通過第三定位螺絲(21)定位在第三伸縮套筒(23)內,所述廢液收集盒(11)連接在第三伸縮桿(8)上端,第三伸縮套筒(23)下端與所述底盤(20)相連接,旋轉套筒(7)從第三伸縮桿(8)內活動穿過,旋轉套筒(7)相對旋轉架設在第三伸縮套筒(23)上端。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所述托架支撐桿(30)包括第四伸縮套筒(18),第四伸縮套筒(18)內插接有第四伸縮桿(13),第四伸縮套筒(18)的側壁螺紋連接有第四定位螺絲(17),第四伸縮桿(13)通過第四定位螺絲(17)定位在第四伸縮套筒(18)內,所述手臂托架(15)連接在第四伸縮桿(13)上端,第四伸縮套筒(18)下端與所述底盤(20)相連接,所述升降套筒(12)上下活動套穿在第四伸縮桿(13)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