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洗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導尿裝置。
背景技術:
導尿是臨床上常見的醫療操作之一,導尿管是實現導尿的主要用具。在內科疾病、外科疾病、婦產科疾病、骨科疾病及泌尿外科疾病手術前后均需要對患者進行導尿。尤其對于前列腺患者更是需要長期插導尿管。
傳統的導尿管主要結構包括尿管主體和尿袋,尿管主體具有尿液流通通道,尿袋連接于尿管主體的下端部,并與尿液流通通道的出口連通。使用時,尿管主體的上端部固定于人體內部,尿液流通通道的上端口與膀胱連通,尿液通過尿液流通通道流至尿袋內部。
上述結構的導尿管在使用時,具有以下缺陷:上述排尿不受人為控制,即只要膀胱中有尿液,尿液就會沿尿液流通通道流至尿袋內部。并且因尿袋需要固定在患者身體或者其他位置,大大限制了患者的活動。如果在病人要求排尿時才插入患者體內,排尿結束后再將導尿管拔出,這樣反復插入和拔出會給患者增加痛苦,并且容易產生尿路感染,對患者生理、精神上造成進一步的傷害。
另外,尿袋中收集的尿液也會因為自身重量對設置于患者體內的尿管主體產生一定的拉力,容易導致尿管主體從患者體內脫出,對尿道造成損傷;而且通常尿管主體固定在膀胱,尿袋產生的牽引拉力會間接作用于膀胱上,影響患者的健康。
因此,如何改進排尿管的結構,使患者排尿可控,是本領域內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導尿裝置,包括尿管主體,所述尿管主體的上端部外圍設置有定位囊,所述尿管主體上還設置有與所述定位囊內腔連通的支路;所述尿管主體還具有尿液主管,所述尿液主管包括尿液進口和尿液出口,所述尿液進口和所述尿液出口之間還設置有開關閥,用于連通或者斷開所述尿液進口和所述尿液出口,并且所述開關閥靠近所述尿液出口。
可選的,所述開關閥定位于所述尿液主管的內部,二者周向密封;所述開關閥包括第一本體以及相對所述第一本體橫向滑動密封的第二本體,所述第一本體和所述第二本體之間還設置有橫向延伸的彈性部件;當按壓所述第二本體和所述第一本體橫向相對移動至預定位置時,所述開關閥內部通道導通,并且所述第二本體在移動過程中壓縮或者拉伸所述彈性部件。
可選的,所述第一本體設置有連通所述尿液進口和所述尿液出口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二本體設置有第二通道,常態下所述第二本體封堵所述第一通道;當按壓所述第二本體和所述第一本體橫向相對移動至預定位置時,所述第一通道通過所述第二通道導通。
可選的,所述第一本體具有一端開口的閥腔,所述第一本體周壁上開設有連通所述閥腔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及所述閥腔形成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本體自所述開口橫置于所述閥腔,且所述第二本體外周壁與所述閥腔內周壁周向密封;常態下,所述第二本體部分露置于所述開口外部,位于所述閥腔內部的部分封堵所述第一通孔或者所述第二通孔。
可選的,所述第二本體包括閥芯軸和密封蓋,二者均橫向滑設于所述閥腔內部;所述閥芯軸與所述閥腔周向密封;所述彈性部件包括第一彈性部件和第二彈性部件;所述第一彈性部件設置于所述閥芯軸的內端部與所述閥腔內壁之間,所述第二通道設置于所述閥芯軸;所述第二彈性部件設置于所述密封蓋與所述閥腔內壁之間,常態下,所述閥芯軸部分露置于所述閥腔的外部,所述密封蓋覆蓋于所述第一通孔或者第二通孔。
可選的,所述閥腔的內壁還設置有凹陷的滑軌,所述滑軌橫向延伸,所述密封蓋的相應位置設置有與所述滑軌配合滑動的滑道。
可選的,所述開關閥的材料為硬質塑料或者軟質硅膠。
可選的,所述開關閥通過注塑工藝與所述尿管主體一體成型,所述開關閥周向包裹于所述尿管主體中。
可選的,沿長度方向,所述尿管主體包括可拆卸連接的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定位囊設置于所述第一管段的上端部,所述開關閥位于所述第一管段的下端部;所述支路包括相互連通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分別設置于所述第一管段和所述第二管段;所述第一支路的下端部設置有單向閥。
可選的,所述第一管段和所述第二管段的相對端面上其中一者設置有凹槽,另一者設置有與所述凹槽配合安裝的凸起,所述第一管段的配合端部內置有金屬或者磁性部件,所述第二管段上設置有電磁鐵,所述第二管段還內置有導線,所述電磁鐵通過所述導線與外部電源連接。
與現有技術中排尿不可控相比,本發明中的導尿裝置的尿液主管中設置有開關閥,患者可以通過操作開關閥,控制膀胱內尿液是否排出,實現排尿的可控性。同時與現有技術攜帶尿袋相比,該導尿裝置結構簡單,便于攜帶,解決了前列腺病人插管后,攜帶尿袋活動不便的問題,降低了尿路感染情況的發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種實施例中導尿裝置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一種實施例中開關閥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所示開關閥處于導通狀態的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另一種實施例中開關閥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開關閥與尿管主體的俯視圖;
圖6為圖1中A處放大圖。
其中,圖1至圖6中:
尿管主體1、第一管段11、凹槽11a、第二管段12、導線121、凸起122、尿液主管1a、第一支路11b、第二支路12b;
定位囊2;
開關閥3、第一本體31、閥腔311、第一通孔312、第二通孔313、第二本體32、閥芯軸321、密封蓋322、第二通道32a、彈性部件33、第一彈性部件331、第二彈性部件332、硅膠34;
單向閥4。
具體實施方式
針對背景技術中所述的現有導尿管排尿不受人為控制的技術問題,本文進行了深入研究,并且在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
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請參考圖1,圖1為本發明一種實施例中導尿裝置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導尿裝置,主要用于將患者膀胱內的尿液導流至體外。導尿裝置包括尿管主體1,尿管主體1的主要為其他管道的開設以及部件的安裝提供平臺。尿管主體1可以采用硅膠類比較軟的軟質材料,軟質材料可以降低尿管主體1安裝于患者體內時,尿管主體1對患者身體的損傷,以及提高安裝后的舒適性。
另外,為了降低尿管主體1安裝于患者體內引發感染的概率,尿管主體1的外壁還可以涂有納米銀離子涂層或者殼聚糖涂層。納米銀離子或者殼聚糖具有殺菌消炎的功效。
尿管主體1的上端部外圍設置有定位囊2,其主要作用是實現尿管主體1與患者膀胱的定位。定位囊2可以為環狀,其數量可以為一個,也可以為多個。
尿管主體1還未與膀胱定位前,定位囊2中無介質,定位囊2的內部基本處于真空狀態,即定位囊2貼合與尿管主體1的外壁。尿管主體1上還設置有與定位囊2內腔連通的支路,當尿管主體1安裝于患者體內后,自支路的下端向定位囊2的內部充注液體或者氣體,定位囊2膨脹體積變大,從而定位于膀胱尿道口位置。通常,連通定位囊2的支路上還設置有單向閥4,常態下單向閥4處于關閉狀態,當對定位囊2的內部充注液體或者氣體時,在液體或者氣體壓力的作用下,單向閥4被打開。當完成液體或者氣體充注后,單向閥4自動關閉。單向閥4可以為回彈密封片。
尿管主體1還包括尿液主管1a,尿液主管1a包括尿液進口和尿液出口。尿管主體1安裝于患者體內后,尿液進口連通膀胱內腔,尿液出口端延伸到會陰部或陰莖部。
本發明所提供的導尿裝置還包括開關閥3,設置于尿液進口和所述尿液出口之間。開關閥3用于連通或者斷開尿液進口和尿液出口。
常態時,開關閥3處于關閉狀態,即尿液進口和尿液出口斷開;當患者需要排尿時,因開關閥3靠近尿液出口位置設置,患者可以手動打開開關閥3,使尿液出口和尿液進口連通,從而使膀胱內部的尿液經尿液出口排至體外,排尿結束后,患者再將開關閥3調整至關閉狀態。
與現有技術中排尿不可控相比,本發明中的導尿裝置的尿液主管1a中設置有開關閥3,患者可以通過操作開關閥3,控制膀胱內尿液是否排出,實現排尿的可控性。同時與現有技術攜帶尿袋相比,該導尿裝置結構簡單,便于攜帶,解決了前列腺病人插管后,攜帶尿袋活動不便的問題,降低了尿路感染情況的發生。
開關閥3可以定位于尿液主管1a的內部。這樣可以減少與患者接觸的零部件的數量,提高攜帶導尿裝置的舒適性,及進一步降低感染風險。
請參考圖2和圖3,圖2為本發明一種實施例中開關閥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所示開關閥處于導通狀態的示意圖。
具體地,開關閥3可以包括第一本體31以及相對第一本體31可以橫向滑動的第二本體32。需要說明的是,本文中所述的橫向是指沿尿液主管1a的徑向。第一本體31和第二本體32之間還設置有橫向延伸的彈性部件33。
第一本體31設置有連通尿液進口和尿液出口的第一通道,常態下,第二本體32封堵第一通道;當按壓第二本體32橫向移動至預定位置時,第一通道導通,即尿液進口和尿液出口通過第一通道導通,并且第二本體32在移動過程中壓縮或者拉伸所述彈性部件33。
當第二本體32上的按壓力撤消后,在彈性部件33回復力的作用下,所述第二本體32恢復至原始位置,再次封堵所述第一通道。
也就是說,當患者需要排尿時,可以手動按壓第二本體32相對第一本體31橫向移動,使第一通道導通,進而實現尿液進口和尿液出口的導通。
進一步地,上述實施例中的第二本體32可以設置有第二通道32a,第一通道通過第二通道32a導通。即當按壓第二本體32橫向移動至預定位置后,第一通道通過第二通道32a導通。
第一通道的結構可以由多種形式,以下給出了第一通道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請再次參考圖2,在一種具體的實施方式中,第一本體31的內部具有一端開口的閥腔311,第一本體31上開設有連通閥腔311的第一通孔312和第二通孔313,第一通孔312、閥腔311和第二通孔313形成第一通道。第二本體32自開口橫置于閥腔311,并且第二本體32與閥腔311內部周向密封,常態下第二本體32部分露置于閥腔311外部,位于閥腔311內部的部分封堵所述第一通孔312或者第二通孔313。彈性部件33可以連接于第二本體32的內端部與閥腔311的內部之間,當按壓第二本體32和第一本體31相對運動時,壓縮彈性部件33。
本文中彈性部件33優選彈簧,當然也可以是其他能夠實現伸縮的部件。
為了降低第二通道32a的加工難度,第二通道32a可以為豎直設置的通孔,即第一通孔312和第二通孔313同軸設置。
該實施方式中第一本體31設置為閥腔311結構可以盡量降低開關閥3的重量,降低開關閥3因自身重力所產生的對膀胱的牽引力,降低導尿裝置對患者身體的影響。并且第二本體32部分位于閥腔311外部,便于患者按壓第二本體32。
請參考圖4,圖4為本發明另一種實施例中開關閥3的結構示意圖。
在另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第二本體32可以包括閥芯軸321和密封蓋322,二者均橫向滑設于閥腔311內部;閥芯軸321和密封蓋322橫向并列布置。閥芯軸321與閥腔311周向密封。
彈性部件33可以具體包括第一彈性部件331和第二彈性部件332;同樣第一彈性部件331和第二彈性部件332可以均為彈簧。第一彈性部件331設置于閥芯軸321的內端部與閥腔311內壁之間,第二通道32a設置于閥芯軸321;第二彈性部件332設置于密封蓋322與閥腔311內壁之間,常態下,閥芯軸321部分露至于閥腔311開口的外部,密封蓋322覆蓋于所述第一通孔312或者第二通孔313。圖4中給出了密封蓋322封堵第二通孔313的實施方式。通過合理的結構布置,密封蓋322也是可以封堵第一通孔312的,本文在此不做贅述。
當按壓閥芯軸321和第一本體31相對橫向運動時,閥芯軸321推動密封蓋322兩者一起向右橫向運動,即閥芯軸321將密封蓋322推離第一通孔312或者第二通孔313,當閥芯軸321運動至預定位置后,第一通孔312和第二通孔313通過閥芯軸321上的第二通道32a導通。
閥芯軸321在向右移動的過程中壓縮第一彈性部件331;密封蓋322在向右移動的過程中,同時壓縮第二彈性部件332,這樣當閥芯軸321上的外力撤銷后,閥芯軸321和密封蓋322分別在第一彈性部件331和第二彈性部件332的回復力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即密封蓋322將第一通孔312或者第二通孔313封堵。
該實施方式中第二本體32包括閥芯軸321和密封蓋322,兩者分別通過第一彈性部件331和第二彈性部件332與閥腔311連接,這樣當第一彈性部件331失效時,密封蓋322可以在第二彈性部件332的作用下恢復至初始位置,增加導尿裝置的可靠性。
為了避免密封蓋322隨意滑動導致尿液流出,還可以進行以下設置。
進一步地,上述實施例中的閥腔311的內壁還可以設置有凹陷的滑軌,滑軌橫向延伸,密封蓋322相應位置設置有與滑軌配合滑動的滑道。滑軌為凹陷結構,相應地滑道為凸起結構。密封蓋322在被橫向推動時,密封蓋322的滑道可以沿滑軌運動,增加密封蓋322動作的可靠性。并且滑軌可以為凹陷結構,避免對滑軌的設置對閥芯軸321的動作產生影響。
上述各實施例中的第一通孔312和第二通孔313的直徑的大致范圍可以為0.1mm至3mm。
本文中的第一本體31和第二本體32可以為圓柱狀,第二本體32的內端部可以加工為圓弧狀或者圓錐狀或者其他形狀。
為了進一步提高男士患者攜帶的舒適性,最好將尿管主體1完全置于體內,但是尿管主體1太短無法完成尿管主體1的安裝,故導尿裝置還可以進行如下設置。
請再次參考圖1,上述各實施例中,沿長度方向,尿管主體1可以包括第一管段11和第二管段12,其中第一管段11和第二管段12可拆卸連接。定位囊2設置于第一管段11的上端部,開關閥3設置于第一管段11的下端部。其中,支路也相應包括第一支路11b和第二支路12b,當第一管段11和第二管段12處于連接狀態時,第一支路11b和第二支路12b對接,自第二支路11b的進口充注氣體或液體,氣體或液體經第二支路12b、第一支路11b進入定位囊2。當然用于關閉支路下端部的單向閥4也設置于第一支路11b,如圖6所示。
為了便于第一支路11b和第二支路12b準確且密封對接,第二支路12b的上端還可以設置有伸出的連接段,連接段的外徑可以略小于第一支路11b下端的內徑。
同理,如果尿管主體1上還設置有其他通道時,其他通道的設置可以參考以上支路在第一管段11和第二管段12上的設置。
將尿管主體1安裝于患者體內前,先將第一管段11和第二管段12配合安裝形成一個整體,然后再將組裝后的第一管段11和第二管段12插入患者體內,這樣第一管段11完全內置于患者體內,第二管段12部分置于患者體內,下端部露置于患者體外。通過第二管段12上設置的第二支路12b對定位囊2進行充注氣體或者液體,以使定位囊2固定于膀胱尿道口位置。
當定位囊2與膀胱尿道口定位后,將第二管段12從第一管段11上拆卸下來,從而實現導尿裝置完全內置于患者體內,從外部看不到。這樣大大提高了患者攜帶的舒適性。
以下給出了一種實現第一管段11和第二管段12可拆卸的具體實施方式。
在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第一管段11和第二管段12的相對端面上其中一者設置有凹槽,另一者設置有與凹槽配合安裝的凸起,第一管段11的配合端部內置有金屬或者磁性部件,第二管段12上設置有電磁鐵,第二管段12還內置有導線121,電磁鐵通過導線121與外部電源連接。
圖1中示出了第一管段11下端面設置凹槽11a,凹槽11a內置有金屬(圖1中未示出),第二管段12上端面設置凸起122,凸起122部設置有電磁鐵(圖1中未示出)的具體實施方式。
當電源處于通電狀態時,第二管段12中的電磁鐵具有磁性,吸引位于第一管段11中的金屬或者磁性部件,在磁力的作用下,第一管段11和第二管段12緊密結合在一起;當電源處于斷開狀態時,第二管段12中的電磁鐵磁性消失,不再吸引第一管段11中的金屬,使第一管段11和第二管段12二者分離。或者改變第二管段12中電磁鐵的電流方向,使第二管段12中的電磁鐵與第一管段11中磁性部件相對端部的磁極相反,在同極相斥作用下,第一管段11和第二管段12分離。
請參考圖5,圖5為開關閥3與尿管主體1的俯視圖。
上述各實施例中,開關閥3通過注塑工藝與尿管主體1一體成型,開關閥3周向包裹于尿管主體1中。通常尿管主體1的材料優選硅膠,即成型后,開關閥3的周向被硅膠34包裹于。
以上對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導尿裝置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發明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發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發明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