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衛生用品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抑菌保濕濕巾。
背景技術:
濕巾是選用濕強柔纖高滲透性基材,經折疊、加濕、包裝制成一次性的清潔衛生用品。自進入市場以來,以其柔軟、潔凈、衛生、使用簡單、攜帶方便的優點得到消費者的喜愛,并隨著消費者生活質量提高和衛生習慣的養成,濕巾市場廣闊,需求量越來越大。由于濕巾是與人體直接接觸的衛生用品,長期使用劣質濕巾擦拭皮膚,會使一些化學物質殘留在皮膚上,對人體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其質量問題受到更多的關注。
經檢索,目前還沒有將地衣酸添加到濕巾的相關專利。
現有技術的濕巾通常會添加一些如防腐劑等的強效殺菌滅菌化學品,以保證濕巾較長的保質期;或者添加刺激性大的香精來賦予產品獨特的香味,此類濕巾的安全性低;或者有效成分作用不明顯。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安全不刺激、抑菌、保濕效果顯著的濕巾。
為達到上述效果,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所述的一種抑菌保濕濕巾包含濕巾載體及濕巾液,所述濕巾液由地衣酸、丁香精油、烷基葡糖苷、海藻糖、乙醇、去離子水組成。
優選地,所述乙醇為85-95%濃度的乙醇溶液。
優選地,所述濕巾載體為濕強紙和無紡布中的任一種。
所述濕巾液各組分的質量百分比如下:地衣酸0.1-0.8%、丁香精油0.1-0.5%、烷基葡糖苷8-15%、海藻糖1-5%、乙醇1-5%、去離子水余量。
本發明還提供了濕巾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質量百分比稱取各原料;
(2)在常溫下將稱取的丁香精油溶于乙醇溶液中,混合均勻;
(3)在35-50℃溫度范圍內,采用去離子水將地衣酸、烷基葡糖苷、海藻糖溶解完全;
(4)將步驟(2)所得溶液加入步驟(3)所得溶液中,攪拌均勻,即得抑菌保濕液;
(5)將濕強紙或無紡布浸泡在抑菌保濕液中2-4小時后取出密封無菌包裝,即得所述抑菌保濕濕巾。
對本發明的部分材料作如下介紹:
濕強紙是指加入了濕強劑的紙,非織造,在溶液中浸泡仍保持15%以上的干強度并能阻抗破裂或離解的紙;無紡布由定向或隨機的纖維構成,容易分解,是新一代的環保材料。這兩種材料都有一定的抗菌性,能很好地隔離存在液體內細菌及蟲類的侵蝕,不霉蛀。
地衣酸是從冰島地衣中提取的一種廣譜抗生素,其有旋光性、高滲透性,可以進入細菌及細胞中發揮相應的作用。研究表明,地衣酸可直接殺死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細胞,破壞綠膿桿菌信號傳導途徑。地衣酸對霉菌(黑曲菌、黃曲菌、青菌和根菌等)、細菌(枯草桿菌、大腸桿菌、白葡萄球菌和乳酸桿菌等)、酵母菌(面包酵母、紅酵母等)和植物病原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丁香精油為淡黃或無色的澄明油狀液體,具有丁香的特殊芳香氣,其主要成分有丁香酚、乙酰丁香酚和β-石竹烯。藥理試驗證明,這些成分具有防腐、抗菌、驅蟲等作用。并有效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枯草芽孢桿菌、酵母、黑曲霉、青霉等病菌。另外,丁香精油具有消腫抗炎,促進損傷肌膚修復,改善粗糙皮膚的作用。
烷基葡糖苷是一類非離子表面活性劑,溫和不刺激,由脂肪醇與葡萄糖反應制得,其表面張力低、保濕效果好、去污力強,且配伍性強、刺激性低,生物降解性能好,是一種綠色的表面活性劑。
海藻糖是由特殊雙糖分子構成的非還原性糖構成,性質穩定,能在細胞表面形成特殊的保護膜,對肌膚有一定的保護作用。海藻糖的保濕作用在于:①糖分子中的羥基、梭基和其他極性基團可與水分子形成氫鍵而結合大量的水分,同時,糖分子鏈還相互交織成網狀,加之與水的氫鍵結合,起到很強的保水作用。此外,在胞外基質中,其與皮膚中的其他多糖組分及纖維狀蛋白質共同組成含大量水分的胞外膠狀基質,為皮膚提供水分;②多糖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可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均勻的薄膜,減少皮膚表面的水分蒸發,使水分從基底組織彌散到角質層,誘導角質層進一步水化,保存皮膚自身的水分,而完成潤膚作用。因此,海藻糖的高度吸水性和良好的成膜性完美地結合,能為皮膚提供很好的保濕效果。
本發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發明地衣酸有優良的抑菌作用,丁香精油抑菌消炎,營養護膚,兩者復配使用,協同作用,使得產品具有廣譜抗菌性;(2)本發明以地衣酸和丁香精油作為主要抑菌成分,復配一定比例的烷基葡糖苷和海藻糖,使得產品不僅具有優異的抑菌作用,還具有良好的保濕和去污性能;(3)濕巾載體浸泡在抑菌液中,不起化學反應,且柔而滑,使得濕巾膚感優良;(4)本發明以天然植物提取物作為主要活性成分,溫和不刺激,而且本發明不添加防腐劑和香精等成分,使得本發明的產品安全性更高,適用性廣。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闡述。
本發明實施例1~5本發明抑菌保濕濕巾液配方見表一
實施例1~5濕巾的制備方法如下:
(1)按質量百分比稱取各原料;
(2)在常溫下將稱取的丁香精油溶于乙醇溶液中,混合均勻;
(3)在35-50℃溫度范圍內,采用去離子水將地衣酸、烷基葡糖苷、海藻糖溶解完全;
(4)將步驟(2)所得溶液加入步驟(3)所得溶液中,攪拌均勻,即得抑菌保濕液;
(5)將濕強紙或無紡布浸泡在抑菌保濕液中2-4小時后取出密封無菌包裝,即得所述抑菌保濕濕巾。
對比例1
與實施例1的區別是未加入地衣酸和丁香精油,其他制備條件和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
對比例2
與實施例1的區別是未加入地衣酸,其他制備條件和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
對比例3
與實施例1的區別是未加入丁香精油,其他制備條件和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
對比例4
與實施例1的區別是地衣酸的含量為0.9%,其他制備條件和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
皮膚刺激試驗
(1)試驗樣品:實施例1抑菌保濕濕巾液;
(2)試驗動物:小白鼠
(3)實驗前24h將小白鼠背部頸椎兩側毛剃掉,去毛范圍左右2cm×2cm,一側用于實驗,一側用于對照,使用溫水清洗皮膚,然后將試驗樣品擦拭在一側測試皮膚上,每天擦拭1次,擦拭后1h觀察皮膚刺激反應,連續擦拭7天。
(4)試驗結果:7天皮膚刺激試驗,使用實施例1抑菌保濕濕巾液從未出現過紅斑水腫等等刺激反應。
抑菌滅菌測試
本實驗參照美國化妝品、盥洗用品和香精協會(ctfa)推薦的防腐體系效能評價方法,以ctfa推薦的經典的為期28天的滅菌單次挑戰實驗。
1.挑戰用微生物:皮膚癬菌(包括真菌、念珠菌、霉菌、細菌)
2.接種的方式和數量
(1)接種的方式:采用混合接種。因為自然界的微生物有混生雜居的特點,所以混合接種符合實際污染的情況。
(2)接種的數量:將各菌種接種于合適的培養基中,于28℃(真菌)、36℃(念珠菌)、28℃(霉菌)、37℃(細菌)培養箱中培養。真菌、念珠菌、霉菌培養72小時,細菌培養48小時后,挑選典型的菌落于滅菌的液體培養基中制成一定濃度的真菌、念珠菌、霉菌、細菌混合懸液,置于冰箱冷藏備用。真菌、念珠菌、霉菌每克懸液含菌量均為1×105cfu/g或cfu/ml;細菌每克懸液含菌量為1×106cfu/g或cfu/ml。
3.微生物挑戰實驗
量取實驗例1~5和對比例1~4抑菌保濕濕巾液各100ml,加入滅菌的容器內,加入混合真菌、念珠菌、霉菌、細菌懸液,充分混勻。每克樣品含真菌、念珠菌、霉菌量均為1×105cfu/g或cfu/ml;細菌量為1×106cfu/g或cfu/ml。然后置于28℃下。在接菌的0、7、14、21、28天取樣分析:準確量取10ml樣品,加到含有玻璃小球和90ml滅菌生理鹽水的錐形瓶內,充分震蕩混勻,此懸液為1:10稀釋液,然后再用生理鹽水按1:10依次稀釋。真菌28℃下培養72小時、念珠菌36℃下培養72小時、霉菌28℃下培養72小時,細菌37℃下培養48小時,按平板傾注法計數樣品中含菌量。
4.評價方法
在28天樣品中含真菌、念珠菌、霉菌或細菌在10cfu/g~100cfu/g(cfu/ml),表明該樣品對皮膚癬菌有較強的抑殺效果,通過挑戰試驗,在第7天下降到1000cfu/g(cfu/m1)以下視為通過,其它視為不通過。
5.實驗結果
在接種的0、7、14、2l和28天取樣檢測,實驗例1~5和對比例1~4抑菌保濕濕巾液樣品抑菌滅菌測驗結果見表二。
表二
由表二可見,實施例1~5的抑菌效果高于對比例1~4,實施例1的抑菌效果最好;對比例1基本沒有抑菌活性,與其他實施例和對比例對比可知在本發明抑菌保濕濕巾液中,地衣酸和丁香精油為主要有效成分;對比例2與實施例1的區別僅在于未添加地衣酸,結果組合物配伍完全改變,抑菌效果很差,失去協同增效作用,對比例3與實施例1的區別僅在于未添加丁香精油,結果組合物配伍完全改變,抑菌效果很差,失去協同增效作用,可見早本發明抑菌保濕濕巾液中地衣酸和丁香精油協同增效;對比例4與實施例1的區別僅在于地衣酸的含量為0.9%,對比例4有較好的抑菌效果,但其抑菌效果不如實施例1~5。本發明抑菌保濕濕巾液在抑菌滅菌上有顯著效果。
功效驗證
實驗目的:
通過對比分析上述各實施例和對比例中所制得的抑菌保濕濕巾的補水保濕和抑菌消炎的效果。
實驗對象:
200名志愿者其中,女性120人,男性80人,最大年齡30歲,最小年齡15歲,平均年齡22歲。
實驗方法
將志愿者平均分為10組,實施例1~5和對比例1~5,每組20人,對比例5位某抑菌保濕效果優異的市售抑菌保濕濕巾;志愿者早晚各使用對應組的抑菌保濕濕巾擦拭面部,持續15天,使用30min后詢問試用者情況和感受。
保濕性能:顯效為試用后志愿者明顯覺得皮膚水嫩;無效為志愿者使用后基本感受不到補水效果;一般為有補水保濕效果但是一般,介于顯效無效之間。
去污能力:顯效為志愿者使用后明顯覺得面部干凈清爽;無效為志愿者使用后并無變化;一般為志愿者使用后得面部干凈清爽但是效果一般,介于顯效無效之間。
抑菌消炎:顯效為志愿者使用后面部痤瘡、青春痘等明顯減少;無效為志愿者使用后并無變化;一般為志愿者使用后有效果但是一般,介于顯效無效之間。
實驗結果見下表三
表三
由表三可見實施例1~5抑菌保濕濕巾的保濕性能、去污性能和抑菌消炎效果的顯現人數均高于對比例1~5,實施例1保濕性能、去污性能和抑菌消炎效果最好,顯效人數最多;對比例1保濕性能、去污性能和抑菌消炎效果的顯現人數均為最低,對比例1與實施例1的區別僅為未添加地衣酸和丁香精油,可見在本發明抑菌保濕濕巾中地衣酸和丁香精油為主要有效成分;對比例2與實施例1的區別僅在于未添加地衣酸,結果組合物配伍完全改變,保濕性能、去污性能和抑菌消炎效果的顯現人數很少,失去協同增效作用,對比例3與實施例1的區別僅在于未添加丁香精油,結果組合物配伍完全改變,保濕性能、去污性能和抑菌消炎效果的顯現人數很少,失去協同增效作用,可見本發明抑菌保濕濕巾液中地衣酸和丁香精油協同增效;對比例4與實施例1的區別僅在于地衣酸的含量為0.9%,對比例4有較好的保濕性能、去污性能和抑菌消炎效果,但其抑菌效果不如實施例1~5。本發明抑菌保濕濕巾液在保濕性能、去污性能和抑菌消炎效果的顯現人數有顯著效果。
上實施例僅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案,并沒有對本發明有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從事本專業的技術人員,都有能力利用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一些更動或修飾,成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根據本發明技術實質,對本發明進行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