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輔助站立功能的康復行走訓練車,具體涉及一種具有輔助站立和代步功能的機械傳動裝置。
背景技術:
由于各種災難和疾病造成的殘障人士逐年增加,他們存在不同程度的能力喪失,如行走、視力、動手及語言等。為了給老年人和殘障人士提供性能優越的代步工具,幫助他們提高行動自由度、提高生活質量,目前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家對智能輪椅進行了研究,使智能輪椅具有自動行走、用戶交互等功能。
但是當前市場上大多數智能輪椅只起到給老年人及殘障人士代步的作用,或者單一的輔助站立功能,功能過于簡化或缺失,無法滿足殘障人士的現實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輔助站立功能的康復行走訓練車,此車具有輔助站立和代步功能,可以大大方便腿腳障礙人士的各種生活需求,通過控制器,可以實現康復行走訓練車的移動、轉向、升降等功能。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為:
所述具有輔助站立功能的康復行走訓練車主要由扶把手1、臺板2、推桿3、坐墊4、坐墊架5、三角板6、提升螺母7、梯形絲桿8、電機一9、底邊擋板一10、輪子架一11、電動輪一12、機架13、擋膝板14、連桿一15、連接孔15a、連桿二16、連板17、底板18、轉向連桿一19、導向桿一20、導向桿二21、轉向連桿二22、導向桿三23、電機二24、前輪一25、輪子架二26、前輪二27、輪子架三28、電動輪二29、輪子架四30、底邊擋板二31、控制器32、聯軸器33、銷釘一34、銷釘二35、銷釘三36、銷釘四37、螺母一38、螺母二39、銷釘五40、銷釘六41、銷釘七42、控制面板43、圓柱銷44、電機安裝座45、連桿三46、連接孔二46a、連桿四47組成。
所述機架13安裝在底板18上,擋膝板14通過銷釘一34、銷釘二35與機架13形成銷釘連接。底板18與底邊擋板一10、底邊擋板二31固定連接。輪子架一11與底邊擋板一10固定連接,輪子架一11上安裝有電動輪一12,保持電動輪一12在運動時始終朝向正前方。輪子架四30與底邊擋板二31固定連接,輪子架四30上安裝有電動輪二29,保持電動輪二29在運動時始終朝向正前方。轉向連桿一19與底邊擋板一10通過銷釘三36形成鉸鏈連接。轉向連桿二22與底邊擋板二31通過銷釘六41形成鉸鏈連接。轉向連桿一19與輪子架二26固定連接,轉向連桿二22與輪子架三28固定連接;前輪一25安裝在輪子架一26上,前輪二27安裝在輪子架三28上。導向桿一20、導向桿二21通過銷釘42與導向桿三23形成鉸鏈連接。導向桿一20與轉向連桿一19通過銷釘四37形成銷釘連接,導向桿二21與轉向連桿二22通過銷釘五40形成銷釘連接。導向桿三23的另一端與電機二24的輸出軸固定連接,電機二24安裝在底板18上。所述控制器32安裝在底板18上,通過控制器32控制電機二24正反轉來實現轉向功能。
所述三角板6與機架13、推桿3、提升螺母7形成鉸鏈連接,三角板6可以繞三個連接點旋轉。提升螺母7與梯形絲桿8配合形成螺紋傳動。梯形絲桿8通過聯軸器33與電機一9連接。電機一9與電機安裝座45固定連接,電機安裝座45上設置有圓柱銷44,圓柱銷44安裝在機架13上,電機一9可以繞圓柱銷44相對機架13旋轉。坐墊架5與三角板6固定連接,坐墊4通過螺母一38、螺母二39安裝在坐墊架5上。
所述連桿一15、連桿二16與機架13形成鉸鏈連接,連桿一15、連桿二16可以繞著連接點旋轉。連桿三46、連桿四47與機架13形成鉸鏈連接,連桿三46、連桿四47可以繞著連接點旋轉。所述連板17與連桿一15、連桿二16、連桿三46、連桿四47形成鉸鏈連接。所述連桿一15上設置有連接孔一15a,所述連桿三46上設置有連接孔二46a;推桿3通過連接孔一15a、連接孔二46a與連桿一15、連桿三46連接。機架13、連桿一15、連桿二16、連桿三46、連桿四47、連板17組成面板提升機構,推桿3運動可以推動面板提升機構向上移動。
所述臺板2與連板17固定連接,臺板2上安裝有扶把手1和控制面板43。控制面板43起控制轉向、移動、升降等功能。
所述康復行走訓練車在運動時,控制器32驅動電機一9正轉,電機一9通過聯軸器33帶動梯形絲杠8轉動,從而梯形絲杠8驅動提升螺母7沿軸向上升,提升螺母7推動三角板6運動,三角板6繞著機架13一端轉動,進而坐墊4、坐墊架5可以繞著機架13一端旋轉,從而帶動推桿3運動。當提升螺母7運動到極限位置時,坐墊4提升到最高位置,面板2提升到最終狀態。當電機一9反轉時,使整個機構收縮,恢復初始狀態。
所述擋膝板14起到了支撐膝蓋及小腿的作用,防止膝蓋及小腿前傾或側邊滑落。
本發明可以達到的技術效果是:
本發明設置有控制面板,通過控制面板來控制電機一和電機二的運動。本發明通過電機二的運動可以實現康復行走訓練車的轉向功能。本發明設置有梯形絲杠和提升螺母,在運動時通過電機一正反轉推動提升螺母上下運動,可以帶動三角板和推桿運動,實現坐墊的提升與下降,并且通過推桿帶動面板提升機構的運動,實現坐墊和面板的聯動效果。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發明具有輔助站立功能的康復行走訓練車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具有輔助站立功能的康復行走訓練車轉向機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具有輔助站立功能的康復行走訓練車輔助站立機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具有輔助站立功能的康復行走訓練車面板提升機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具有輔助站立功能的康復行走訓練車提升極限位置示意圖。
圖中附圖標記說明:1.扶把手,2.臺板,3.推桿,4.坐墊,5.坐墊架,6.三角板,7.提升螺母,8.梯形絲桿,9.電機一,10.底邊擋板一,11.輪子架一,12.電動輪一,13.機架,14.擋膝板,15.連桿一,15a連接孔,16.連桿二,17.連板,18.底板,19.轉向連桿一,20.導向桿一,21.導向桿二,22.轉向連桿二,23.導向桿三,24.電機二,25.前輪一,26.輪子架二,27.前輪二,28.輪子架三,29.電動輪二,30.輪子架四,31.底邊擋板二,32.控制器,33.聯軸器,34.銷釘一,35.銷釘二,36銷釘三,37.銷釘四,38.螺母一,39.螺母二,40.銷釘五,41.銷釘六,42.銷釘七,43.控制面板,44.圓柱銷,45.電機安裝座,46.連桿三,46a.連接孔二,47.連桿四。
具體實施方式
圖中,所述具有輔助站立功能的康復行走訓練車主要由扶把手1、臺板2、推桿3、坐墊4、坐墊架5、三角板6、提升螺母7、梯形絲桿8、電機一9、底邊擋板一10、輪子架一11、電動輪一12、機架13、擋膝板14、連桿一15、連接孔15a、連桿二16、連板17、底板18、轉向連桿一19、導向桿一20、導向桿二21、轉向連桿二22、導向桿三23、電機二24、前輪一25、輪子架二26、前輪二27、輪子架三28、電動輪二29、輪子架四30、底邊擋板二31、控制器32、聯軸器33、銷釘一34、銷釘二35、銷釘三36、銷釘四37、螺母一38、螺母二39、銷釘五40、銷釘六41、銷釘七42、控制面板43、圓柱銷44、電機安裝座45、連桿三46、連接孔二46a、連桿四47組成。
所述機架13安裝在底板18上,擋膝板14通過銷釘一34、銷釘二35與機架13形成銷釘連接。底板18與底邊擋板一10、底邊擋板二31固定連接。輪子架一11與底邊擋板一10固定連接,輪子架一11上安裝有電動輪一12,保持電動輪一12在運動時始終朝向正前方。輪子架四30與底邊擋板二31固定連接,輪子架四30上安裝有電動輪二29,保持電動輪二29在運動時始終朝向正前方。轉向連桿一19與底邊擋板一10通過銷釘三36形成鉸鏈連接。轉向連桿二22與底邊擋板二31通過銷釘六41形成鉸鏈連接。轉向連桿一19與輪子架二26固定連接,轉向連桿二22與輪子架三28固定連接;前輪一25安裝在輪子架一26上,前輪二27安裝在輪子架三28上。導向桿一20、導向桿二21通過銷釘42與導向桿三23形成鉸鏈連接。導向桿一20與轉向連桿一19通過銷釘四37形成銷釘連接,導向桿二21與轉向連桿二22通過銷釘五40形成銷釘連接。導向桿三23的另一端與電機二24的輸出軸固定連接,電機二24安裝在底板18上。所述控制器32安裝在底板18上,通過控制器32控制電機二24正反轉來實現轉向功能。
所述三角板6與機架13、推桿3、提升螺母7形成鉸鏈連接,三角板6可以繞三個連接點旋轉。提升螺母7與梯形絲桿8配合形成螺紋傳動。梯形絲桿8通過聯軸器33與電機一9連接。電機一9與電機安裝座45固定連接,電機安裝座45上設置有圓柱銷44,圓柱銷44安裝在機架13上,電機一9可以繞圓柱銷44相對機架13旋轉。坐墊架5與三角板6固定連接,坐墊4通過螺母一38、螺母二39安裝在坐墊架5上。
所述連桿一15、連桿二16與機架13形成鉸鏈連接,連桿一15、連桿二16可以繞著連接點旋轉。連桿三46、連桿四47與機架13形成鉸鏈連接,連桿三46、連桿四47可以繞著連接點旋轉。所述連板17與連桿一15、連桿二16、連桿三46、連桿四47形成鉸鏈連接。所述連桿一15上設置有連接孔一15a,所述連桿三46上設置有連接孔二46a;推桿3通過連接孔一15a、連接孔二46a與連桿一15、連桿三46連接。機架13、連桿一15、連桿二16、連桿三46、連桿四47、連板17組成面板提升機構,推桿3運動可以推動面板提升機構向上移動。
所述臺板2與連板17固定連接,臺板2上安裝有扶把手1和控制面板43。控制面板43起控制轉向、移動、升降等功能。
所述康復行走訓練車在運動時,控制器32驅動電機一9正轉,電機一9通過聯軸器33帶動梯形絲杠8轉動,從而梯形絲杠8驅動提升螺母7沿軸向上升,提升螺母7推動三角板6運動,三角板6繞著機架13一端轉動,進而坐墊4、坐墊架5可以繞著機架13一端旋轉,從而帶動推桿3運動。當提升螺母7運動到極限位置時,坐墊4提升到最高位置,面板2提升到最終狀態。當電機一9反轉時,使整個機構收縮,恢復初始狀態。
所述擋膝板14起到了支撐膝蓋及小腿的作用,防止膝蓋及小腿前傾或側邊滑落。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技術范圍內的通常變化和替換都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