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中風的重要藥組合物及應用。
背景技術:
中風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常見的難治性疾病,常常帶來三偏癥狀:偏癱(一側肢體肌力減退、活動不利或完全不能活動)、偏身感覺障礙(冷熱不知、疼痛不覺)、偏盲(視野缺損、視物模糊),并伴有語言不利或運動性失語。較大范圍或多次復發的后遺癥的癥狀可留有精神和智力障礙(人格改變、精神萎靡、易激動、癡呆)。因此對中風的預防與治療的研究一直引起人們的極大關注。
中國發明專利101843851b涉及抗高血壓中風藥物的制備,旨在提供一種抗高血壓中風的鐵皮石斛尼莫地平合用藥物及其制備方法。該抗高血壓中風的鐵皮石斛尼莫地平合用藥物,藥效成分包括鐵皮石斛水提物和尼莫地平,鐵皮石斛水提物與尼莫地平的質量比為1.0~4.0∶0.12~0.24。該發明還提供了基于該藥物的浸膏、顆粒劑、片劑、膠囊、藥物中間體及其制備方法。該發明揭示合用藥物的使用與鐵皮石斛或尼莫地平任何一種的單獨使用相比較,不但能較快速的降低血壓,更加能夠降低死亡率、延長生存時間。如將其作為特定用途的藥物運用,能夠緩和持久的降低高血壓患者血壓,延緩高血壓性腦血管損害進展,對人類預防高血壓中風,降低高血壓病的致殘、致死率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發明專利102614234b公開了一種抗中風藥物組合物及片劑及其制備方法。方法:將原藥材川芎以及當歸第一次加10倍量70%乙醇,置于提取罐,保持70-100℃提取2小時,濾出提取液,得到第一提取液,固體濾渣待用。在固體濾渣中加入8倍量70%乙醇,置于提取罐,保持70-100℃提取1.5小時,濾出提取液,濾出提取液,得到第二提取液以及固體濾渣。混合提取液,在溫度為60-70℃條件下,對混合液進行減壓濃縮至無醇味,得到提取濃縮物,濃縮物的相對密度為1.10~1.30,其中密度在60℃時測得;在提取濃縮物中加入粉碎的天然冰片溶解,即得藥用組合物;所用藥材的重量配比為:川芎10~50份、當歸50~10份、天然冰片1~10份。得到的組合物對中風、腦神經功能的受損具有明顯的修復作用。
中國發明專利104435318b公開了一種治療出血性中風中藥提取物成分群的提取方法及其應用。大黃、丹皮、赤芍、生地、三七按一定重量配比,粉碎后加水煎煮提取,提取液用二氯甲烷萃取后,水層再用正丁醇萃取,正丁醇萃取液回收干后為中藥提取物成分群。該中藥提取物用hplc-ms分析由芍藥苷類、鞣質類、丹皮酚苷類、蒽醌類、芪類、皂苷類及環烯醚萜苷類33個成分組成,能顯著降低自發性高血壓雄性大鼠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s-100β蛋白、il-1、tnf-α、血漿纖維蛋白原水平,可用于制備治療出血性中風藥物的用途。
然而,當前治療中風的藥物的效果并不良好。根據統計,中國每年發生腦中風的病人就達200萬。現幸存中風病人700萬,其中450萬病人不同程度喪失勞動力和生活不能自理,致殘率高達75%。中國每年中風病人死亡120萬。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目的:為了提高中風病人的治療效果,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治療中風的中藥組合物。
為實現上述目的,經過發明人的大量實踐,本發明的藥物由下述原料制成:
黃麻、石膏、桂心、干姜、川芎、當歸、黃芩、杏仁。
作為優選,對各組分的按重量配比作以下限制:
當歸1份、黃芩1~1.5份、桂心、干姜、川芎2~3份、石膏、杏仁3~4份、黃麻6~7份。
進一步優選,本發明的藥物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計制成:
當歸、黃芩1份、桂心、干姜、川芎2份、石膏、杏仁3份、黃麻6份。
本發明所述藥物組合物的劑型可以是湯劑、丸劑、散劑、片劑、膠囊、顆粒劑等醫學上可接受的劑型,按現有常規工藝進行加工制備。
本發明還包括上述藥物在用于治療中風中的應用。
本發明的藥物配方,針對中風的發病機理,選用當歸具有補血活血的作用;川芎具有行氣止痛,溫腎助陽,化瘀破積作用;干姜具有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飲的作用;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降血壓的作用;諸方合用,可以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對心肌梗塞、腦梗、中風、心律失調、急性腦溢血癥等癥狀具有良好的療效。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更進一步的舉例說明。
取當歸、黃芩100克、桂心、干姜、川芎200克、石膏、杏仁300克、黃麻600克,備用;將黃麻放入4升水中,煮沸,過濾,再加入其他的所有藥材,煮沸,得湯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