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中風的藥物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根據統計,中國每年發生腦中風的病人就達200萬。現幸存中風病人700萬,其中450萬病人不同程度喪失勞動力和生活不能自理,致殘率高達75%。中風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常見的難治性疾病,因此對中風的預防與治療的研究一直引起人們的極大關注。
中國發明專利104435318b公開了一種治療出血性中風中藥提取物成分群的提取方法及其應用。大黃、丹皮、赤芍、生地、三七按一定重量配比,粉碎后加水煎煮提取,提取液用二氯甲烷萃取后,水層再用正丁醇萃取,正丁醇萃取液回收干后為中藥提取物成分群。該中藥提取物用hplc-ms分析由芍藥苷類、鞣質類、丹皮酚苷類、蒽醌類、芪類、皂苷類及環烯醚萜苷類33個成分組成,能顯著降低自發性高血壓雄性大鼠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s-100β蛋白、il-1、tnf-α、血漿纖維蛋白原水平,可用于制備治療出血性中風藥物的用途。
中國發明專利102119935b提供了衣霉素的新用途,即其在制備治療缺血性腦中風藥物中的應用。動物試驗中,注射衣霉素后,大鼠的腦梗塞面積減少40%以上。該發明的作用機理是:小劑量的衣霉素誘導適宜的內質網應激,激活自噬,從而誘導藥理性預適應,顯著減少腦缺血造成的神經元損傷,且毒副作用小。
然而,當前治療中風的藥物的效果并不良好,中國每年中風病人死亡120萬。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目的:為了提高中風病人的治療效果,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治療中風的藥物。
為實現上述目的,經過發明人的大量實踐,本發明的藥物由下述原料制成:
黃麻、桂心、甘草、生姜、人參、川芎、白術、附子、防己、黃芩、芍藥、防風。作為優選,對各組分的配比作以下限制:
設黃麻的質量分數設為1,桂心、甘草為0.8~1.2,生姜2~3,人參、川芎、白術、附子、防己、黃芩、芍藥0.4~0.6、防風0.5~1。
進一步優選,本發明的藥物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計制成:
黃麻、桂心、甘草為1份,生姜2.5份,人參、川芎、白術、附子、防己、黃芩、芍藥0.5份、防風0.75份。
本發明所述藥物組合物的劑型可以是湯劑、丸劑、散劑、片劑、膠囊、顆粒劑等醫學上可接受的劑型,按現有常規工藝進行加工制備。
本發明還包括上述藥物在用于治療中風中的應用。
本發明的藥物配方,針對中風的發病機理,選用白術具有擴展血管、抗血凝、鎮靜的作用;川芎具有行氣止痛,溫腎助陽,化瘀破積作用;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降血壓的作用;防風具有祛風解解痙的作用;附子具有升陽中氣,救逆還陽,固氣化積作用;人參具有補氣固脫、寧心益智、養血生津的功效。諸方合用,可以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對心肌梗塞、腦梗、中風、心律失調、急性腦溢血癥等癥狀具有良好的療效。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更進一步的舉例說明。
取黃麻、桂心、甘草200克,生姜500克,人參、川芎、白術、附子、防己、黃芩、芍藥100克、防風150克,放入4升水中,煮沸,過濾,得湯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