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護理床,具體是一種醫院消化內科用護理床。
背景技術:
護理床,分為電動護理床及手動護理床,是行動不方便的病人在住院或居家護理時使用的病床。其主要目的是便于護工人員進行護理,便于病人康復。隨著科技的發展市場上又出現了語音操作和眼睛操作的電動護理床,既方便了對病人的護理,又豐富了病人的精神娛樂生活。消化內科是研究食管、胃、小腸、大腸、肝、膽及胰腺等疾病為主要內容的臨床三級學科。消化內科疾病種類繁多,醫學知識面廣,操作復雜而精細,消化內科的病人在進行后續的療養時,離不開護理床,眾所周知,消化內科的病人的腸胃往往不好,經常需要去廁所大小便,可以作為病人,其身體本身就虛弱,這樣來回跑廁所,對身體的損傷以及后續的回復影響很大,而且護理床旺旺那個需要進行移動,現有的護理床移動時往往不具備減震功效,而且現有的護理床的其固定裝置往往僅僅是將滾輪固定不動,這樣如果底面比較光滑,還是會出現滑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醫院消化內科用護理床,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醫院消化內科用護理床,包括床板和底座,床板與底座之間設有兩組相互平行的支撐架,支撐架由兩根相互交叉的支撐桿鉸接而成,所述床板的底部和底座的頂部均設置有兩條相互平行的滑槽,滑槽內均設有兩個滑塊5,支撐架3的四個端點分別與同一側的滑塊鉸接,位于底座上同一滑槽內的兩個滑塊均通過連桿與另一滑槽內的滑塊對應連接,連桿之間設有伸縮臂,伸縮臂上套設有拉伸彈簧,拉伸彈簧的兩端與伸縮臂的兩端固定連接;所述底座上端四周設置有支撐筒,床板下端與支撐筒對應設有定位桿支撐桿;所述床板的中央位置上開設有通孔,通位置上設有活動擋板;所述床板的側面開設有凹槽,凹槽內設置有弧形托板,弧形托板與床板側面鉸接,所述床板的左側設有靠背,靠背左側設有固定塊,固定塊上安裝有伸縮桿,伸縮桿的頂部設有連接桿,連接桿上設有輸液瓶架,輸液瓶架為一放置套,放置套呈u字形,且底部設有針管通孔;所述底座的四角均貫穿有豎桿,豎桿的下端安裝有滾輪,且豎桿的上端、下端設有限位板,豎桿上位于底座上下兩側外部還設有減震彈簧;所述底座的下部還安裝有穩定裝置,穩定裝置包括連接塊、絲桿和墊塊,連接塊下部設置有螺紋孔,螺紋孔內安裝有絲桿,絲桿下端連接有墊塊。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撐筒上端外側壁上設置用于鎖緊支撐桿的緊固螺釘。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弧形拖板上表面設有加熱層。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墊塊下部安裝有摩擦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結構合理,使用方便,高度調節平穩,可以方便實現床體移動狀態和穩定狀態的相互轉化,有利于腿腳不便的患者上下床;對于腸胃不好的消化內科患者可以選擇不用下床就可以進行大小便,使用方便;將輸液瓶倒置放在放置套內,針管從針管通孔中引出,可以不使用繩索等物固定,懸掛方便快速,且節約了輸液瓶的制造成本;減震效果好,需要保持穩定時,調節絲桿在螺紋孔中的長度,使摩擦墊接觸地面,不僅可以緩解滾輪承受的壓力,摩擦墊還能防止護理床的偏移。
附圖說明
圖1為醫院消化內科用護理床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醫院消化內科用護理床中輸液瓶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醫院消化內科用護理床中穩定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床板、2-底座、3-支撐架、4-滑槽、5-滑塊、6-拉伸彈簧、7-伸縮臂、8-支撐筒、9-支撐桿、10-緊固螺釘、11-通孔、12-活動擋板、13-弧形托板、14-加熱層、15-靠背、16-固定塊、17-伸縮桿、18-連接桿、19-輸液瓶架、191-放置套、192-針管通孔、20-豎桿、21-滾輪、22-限位板、23-減震彈簧、24-穩定裝置、241-連接塊、242-絲桿、243-墊塊、244-摩擦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請參閱圖1-3,一種醫院消化內科用護理床,包括床板1和底座2,床板1與底座2之間設有兩組相互平行的支撐架3,支撐架3由兩根相互交叉的支撐桿鉸接而成,所述床板1的底部和底座2的頂部均設置有兩條相互平行的滑槽4,滑槽4內均設有兩個滑塊5,支撐架3的四個端點分別與同一側的滑塊4鉸接,位于底座2上同一滑槽4內的兩個滑塊5均通過連桿(圖中未示出)與另一滑槽4內的滑塊5對應連接,所述連桿之間設有伸縮臂7,伸縮臂7上套設有拉伸彈簧6,拉伸彈簧6的兩端與伸縮臂7的兩端固定連接;所述底座2上端四周設置有支撐筒8,床板1下端與支撐筒8對應設有定位桿支撐桿9。
所述床板1的中央位置上開設有通孔11,通11位置上設有活動擋板12,當患者需要方便時,拉開活動擋板12,在通孔11的下方設置尿壺等裝尿的器具,進行方便,方便結束后,用活動擋板12蓋住通孔11即可。
所述床板1的側面開設有凹槽,凹槽內設置有弧形托板13,弧形托板13與床板1側面鉸接,在透析時,將弧形托板13拉出,患者將胳膊放置在弧形托板13上即可;所述弧形拖板13上表面設有加熱層14,在天氣寒冷時,可通電對加熱層14進行加熱,使患者手部不會著涼。
所述床板1的左側設有靠背15,靠背15左側設有調節板固定塊16,固定塊16上安裝有伸縮桿17,伸縮桿17的頂部設有連接桿18,連接桿18上設有輸液瓶架19,輸液瓶架19為一放置套191,放置套191呈u字形,且底部設有針管通孔192。
所述底座2的四角均貫穿有豎桿20,豎桿20的下端安裝有滾輪21,且豎桿20的上端、下端設有限位板22,豎桿20上位于底座2上下兩側外部還設有減震彈簧23。
所述底座2的下部還安裝有穩定裝置24,穩定裝置24包括連接塊241、絲桿242和墊塊243,連接塊241下部設置有螺紋孔,螺紋孔內安裝有絲桿242,絲桿242下端連接有墊塊243。
所述墊塊243下部安裝有摩擦塊244。
所述支撐筒8上端外側壁上設置用于鎖緊支撐桿9的緊固螺釘10。
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