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中藥
技術領域:
,具體涉及一種治療頸椎病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主要由于頸椎長期勞損、頸椎病,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出現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頸椎病主要表現是頸肩痛、上肢或下肢麻木無力、行走困難,以及頭暈等癥狀。中醫認為,頸椎病的主要病機是肝腎虧虛,精髓不足,氣血衰少,盤骨失于濡養,風寒濕邪易于驟襲,痹著經絡,氣滯血瘀。技術實現要素:鑒于以上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治療頸椎病的中藥組合物,該中藥組合物配方科學合理,具有補腎精,益氣養血、活血化瘀、利尿消腫等功效。用于治療頸椎病及其所引發的各種癥狀,療效顯著,治愈率高,且藥性平和,安全可靠,無依賴性,毒副作用小。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治療頸椎病的中藥組合物,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蜈蚣2-5份、南天竹子12-15份、草柏枝15-19份、刺五加18-22份、小懸鉤子12-15份、八角茴香18-22份、甜遠志10-15份、鳳尾參10-15份、龍頭草8-12份、硬九子連環草8-12份。進一步地,所述一種治療頸椎病的中藥組合物,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蜈蚣3份、南天竹子13份、草柏枝16份、刺五加19份、小懸鉤子13份、八角茴香19份、甜遠志12份、鳳尾參12份、龍頭草10份、硬九子連環草10份。制備方法:1)將上述藥材按比例加入砂鍋中,用水浸泡30分鐘,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30分鐘,倒出藥液,備用;2)往砂鍋中加入水,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30分鐘,倒出藥液與步驟1)得到的藥液混合,即可。本發明所采用原料的詳情如下:蜈蚣:辛,溫;有毒;具有息風鎮痙,通絡止痛,攻毒散結的功效;南天竹子:味酸甘,性平,有毒;具有斂肺止咳、明目烏須、解肌熱、清肝火、活血散滯、提神、強筋益氣的功效。草柏枝:味辛苦,性平;具有清熱解毒、養心安神、止痛的功效;刺五加:味辛、微苦,性溫;歸脾、腎、心經;具有補腎健脾、益氣安神、活血通絡的功效;小懸鉤子:性苦、微酸、平;具有補肝健胃、祛風止痛的功效;八角茴香:性辛,溫;具有溫陽散寒,理氣止痛的功效;甜遠志:味甜,性微溫;具有補心、肝、脾、腎,滋補陰血,補養精神,潤澤形體,止面寒腹痛,止勞熱咳嗽的功效;鳳尾參:性甘、微苦,溫;具有補氣血,通經絡,止咳平喘的功效;龍頭草:性甘;辛;平,具有補氣血,祛風濕,消腫毒的功效;三葉銅錢草:性味酸,微辛,平;具有活血化瘀,清熱解毒,利尿通淋的功效;硬九子連環草:性辛,平;具有活血化瘀,消癰散結的功效。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治療頸椎病的中藥組合物,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發明根據頸椎病的致病機理,遵循中醫的處方用藥原則,進行辨證配伍組方,選取蜈蚣、南天竹子、草柏枝、刺五加、小懸鉤子、八角茴香、甜遠志、鳳尾參、龍頭草、硬九子連環草為原料藥物。其中,南天竹子、刺五加、甜遠志具有補腎益氣等功效;南天竹子、刺五加、硬九子連環草、三葉銅錢草有活血化瘀等功效;龍頭草、鳳尾參具有補氣血,祛風濕的作用;三葉銅錢草、南天竹子、具有滲濕利水等功效;蜈蚣、草柏枝、小懸鉤子具有止痛的功效;以上諸藥配伍,其中有效成分相互作用、相互補充,協同增效,具有止痛,補腎精,益氣養血、活血化瘀、利尿消腫等功效,用于治療頸椎病及其所引發的各種癥狀具有顯著療效,治愈率高的效果,且藥性平和,安全可靠,無依賴性,毒副作用小。【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的實施例可以幫助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全面地理解本發明。實施例1一種治療頸椎病的中藥組合物,具體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稱取以下重量的原料:蜈蚣2克、南天竹子12克、草柏枝15克、刺五加18克、小懸鉤子12克、八角茴香18克、甜遠志10克、鳳尾參10克、龍頭草8克、硬九子連環草8克。2)將上述藥材按比例加入砂鍋中,用水浸泡30分鐘,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30分鐘,倒出藥液,備用。3)往砂鍋中加入水,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30分鐘,倒出藥液與步驟2)得到的藥液混合。實施例2一種治療頸椎病的中藥組合物,具體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稱取以下重量的原料:蜈蚣3克、南天竹子13克、草柏枝16克、刺五加19克、小懸鉤子13克、八角茴香19克、甜遠志12克、鳳尾參12克、龍頭草10克、硬九子連環草10克。2)將上述藥材按比例加入砂鍋中,用水浸泡30分鐘,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30分鐘,倒出藥液,備用。3)往砂鍋中加入水,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30分鐘,倒出藥液與步驟2)得到的藥液混合。實施例3一種治療頸椎病的中藥組合物,具體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稱取以下重量的原料:蜈蚣5克、南天竹子15克、草柏枝19克、刺五加22克、小懸鉤子15克、八角茴香22克、甜遠志15克、鳳尾參15克、龍頭草12克、硬九子連環草12克。2)將上述藥材按比例加入砂鍋中,用水浸泡30分鐘,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30分鐘,倒出藥液,備用。3)往砂鍋中加入水,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30分鐘,倒出藥液與步驟2)得到的藥液混合。實驗例本發明人通過大量的實驗研究,不斷更換原料藥的種類來進行藥效實驗對比,從而精選、確定出一種治療頸椎病效果最好的中藥組合物。本發明中藥組合物用于治療頸椎病及其所引發的各種癥狀具有顯著療效,治愈率高的效果。下面列舉研究過程中的部分對比實驗進行說明:1、原料藥種類對本發明中藥組合物的療效影響實驗本發明a:取本發明實施例1的方案;對比組a1:原料未采用南天竹子、小懸鉤子、草柏枝,其他原料、用量和制作方法同實施例1;對比組a2:原料藥采用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消腫功效的青刺尖代替南天竹子,采用具有祛風除濕,溫經止痛功效的川烏代替小懸鉤子,采用具有安神止血功效的柏樹果代替草柏枝,且青刺尖取12克,川烏取12克,柏樹果取15克,其他原料、用量和制作方法同實施例1;分別根據以上各組的技術方案制備中藥組合物,而后將各中藥組合物應用于治療頸椎病,再進行應用療效對比實驗,具體的方法如下:觀察對象:選取150例頸椎病患者,隨機分為3組,每組50例,分別采用以上各組制得的中藥組合物進行治療觀察。各組病例的病程、癥狀輕重程度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用藥和觀察方法:內服,每天服用一份本發明藥物,早晚各一次,10天為1個療程,3-5個療程即可痊愈,病情嚴重者遵醫囑酌增用量。用藥期間忌煙酒、辛辣、生冷、油膩食物。治療標準:參照《全球第二屆頸椎病座談紀要》結合《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相關標準進行診斷。頸椎病患者臨床表現為肩關節周圍肌肉、韌帶、肌腱、滑囊、關節囊等軟組織損傷、退變而引起的關節囊和關節周圍軟組織的一種慢性無菌性炎癥,以肩關節疼痛、運動功能障礙和肌肉萎縮。治愈:頸椎病的病癥消失,之后未見復發;有效:頸椎病的病癥好轉;無效:頸椎病的病癥無變化或變化輕微。療效對比結果:分別對各組病例進行治療觀察,所得結果如下表1所示:表1臨床觀察結果組別治愈有效無效總有效率本發明a24例23例3例94%對比組a116例15例19例62%對比組a219例20例11例78%由上表1可見,相對于改變本發明的原料組成,采用與實施例1相同的制作方法制得的中藥組合物,本發明實施例1制得的中藥組合物用于治療頸椎病具有更為優越的療效,其有效率高達94%。可見,改變原料藥物的種類,甚至是采用相同功效的原料藥進行替換,均會大大降低本發明中藥組合物的最終藥效。典型病例:病例1:張某某,患頸椎病4年,具有脖子發硬、發僵、疼痛、手臂麻木的癥狀。服用本發明中藥組合物1個療程之后脖子疼痛手、臂麻木的癥狀明顯改善,繼續服用本發明中藥組合物3個療程之后上述癥狀消失,基本痊愈。病例2:李某某,患頸椎病6年多,具有頸背疼痛、脖子僵硬難以轉動、手指發麻、下肢乏力、甚至視物模糊、吞咽困難等癥狀,通過推拿、理療、熱敷的治療方法均不能根治。服用本發明中藥組合物3個療程之后頸背疼痛、脖子僵硬難以轉動、手指發麻、下肢乏力、甚至視物模糊、吞咽困難的癥狀明顯改善,繼續服用本發明中藥組合物6個療程之后上述癥狀消失,基本痊愈。病例3:趙某某,患頸椎病5年多,具有偏頭痛、頭沉、枕部痛、眩暈、視物不清、上肢麻木的癥狀。服用本發明中藥組合物1個療程之后偏頭痛、頭沉、枕部痛、眩暈、視物不清、上肢麻木的癥狀的癥狀明顯改善,繼續服用本發明中藥組合物4個療程之后上述癥狀消失,基本痊愈。當前第1頁12